看著別人的生活,活在自己的世界。現在才意識到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是“用心”,跟隨內心的用心,你會發現簡單舒適的快樂且輕松,而且事情并沒有那么復雜,而只是儀式化的或違心,倒會覺得不是滋味。突然聯想到剛上高中時的事,語文老師讓寫一篇作文,題目不記得了,但那片內容我寫的大約記得,寫的是我所見二伯去世時的感受,結果這遍作文受到老師的表揚,還在班上念;后來一天早上老師叫我去辦公室背文言文,背完后,再接著就讓我當語文科代表了,當時我有點受寵若驚,現在想來應該是老師當時覺得我是用心之人,不過后來覺得自己不太稱職,就主動辭職了。回頭想想,自己是個不用心的人,因為自己用心的事情并不多,學會用心,善待自己,善待身邊的人自己需要不斷的修練。還記得一次,跟一個朋友打電話,他說了好久,后來到最后,他說,我說了那么多,你還是不懂我意思,你有沒有用心聽,我記得當時回了一句,我很認真的在聽啊,然后感覺電話那頭好無奈的樣子。現在想想可能確實自己沒有用心體會。意識到之前是認真,但是并不是用心。回過頭想想,我們身邊很多的人或事,是不是都是因為客觀因素條件,還有外界的一些觀念聲音,而沒有好好去問問自己,是不是自己喜歡的或者內心真實所向往的,當然還有就是因為沒有辨識基礎,我們不知如何選擇,只有被動或被安排或隨大流。是不是只有在經歷過某件事后,才會問問自已的內心,和自己的內心對對話,該何去何從。
說了那么多,其實只是覺得的隨心用心會過的輕松簡單快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