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危言聳聽,事實上它正在發生。
「數百萬劑包裝完整,不曾使用的疫苗被從垃圾車上卸下,傾倒在臭氣熏天的垃圾場里。本應該儲存干凈明亮的冷柜里的新冠疫苗,此時此刻卻雜亂地和大量廢品一起,被堆土機碾碎,成為一堆廢品?!?/i>
這是出現在新聞里的畫面。但與此同時,仍有一些國家在等待新冠疫苗。
根據 BMJ 報道,加拿大在本月丟棄 1360 萬劑疫苗;而 NBC 新聞則表示,上月德國已丟棄 300 萬劑。健康數據公司 Airfinity 進行的數據模型預估提示,全球可能已丟棄 10.1 億支疫苗。
作為醫療產品的疫苗,其特殊性決定了一定程度的浪費是無可避免的。
疫苗被丟棄,本是因為它保質期短、保質要求高這一原因。國家標準規定,未開封的疫苗可在 2~8 度中冷藏保存 6 個月,同時必須在開封后 6 小時內使用完畢;25 度以上環境下,保質期則縮短為 2 小時。
對發達國家來說,滿足這些條件保護其不變質相對容易;對于一些電力供給不充足、冷鏈保存不發達的國家,疫苗變質廢棄的幅度也會相應增加,這無可厚非。
實際上造成疫苗大量浪費的更大原因是“超額囤貨”和“疫苗猶豫”。
以加拿大為例,據 BBC 新聞報道,加拿大在 2020 年底已經和七家藥廠預訂了四億劑的疫苗,供應遠超所需的量,這些數量的疫苗足以讓加拿大國民每人接種五次。
「我不認為這是富國的貪婪,」全球供應分析公司 Airfinity 的首席研究員馬特·林利指出,「他們不知道哪種疫苗會有效,所以不得不多購買幾種。」
同時出現的問題是,疫苗副作用的報道也陸續出現。去年三月時,英國報道了 79 例接種某品牌新冠疫苗后產生血栓的案例,其中 19 人死亡。面對此類報道,大眾對于疫苗產生了猶豫的心理,害怕罕見但可能致命的副反應而不敢去接種。
即使國內確診數量節節上升,許多民眾仍選擇等待。盡管 WHO 聲稱接種該疫苗的益處遠遠大于風險,最終仍只有 230 萬人接種,遠低于預計采購量的兩千萬。
與疫苗浪費相對的,是部分國家的低接種率。
2022 年 7 月 18 日 Our World in Data 的數據顯示,非洲人口最多國家尼日利亞,第一針的接種率僅為 17.4%,仍有約 1 億 6 千萬人未接種。其余國家如蒲隆迪,第一針接種率僅為 0.1%,而在海地、也門等國家,第一針接種率也僅有 2.1% 與 2.4%。
對于一些發達國家而言,要么自己生產疫苗,要么花錢直接購買疫苗,但是對于廣大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一些經濟落后的國家而言,疫苗的供應是嚴重不足的,只能寄希望于 WHO 主導的「新冠疫苗實施計劃(COVAX)」來獲得疫苗。
COVAX計劃是指,2021 年 6 月,G7 成員國成承諾未來一年內,向貧困國家捐贈 10 億只疫苗,聽起來解決了很多問題,但實際實施時情況卻要復雜許多。
BMJ 指出,由于疫苗猶豫情緒的到來,許多國家捐贈不需要的疫苗給 COVAX ,期待能減少庫存壓力。而這些疫苗在本國不斷運輸流轉,跑了一圈下來確認國內沒有任何人愿意接種后,才會卡著期限時間捐獻給 COVAX。
COVAX 要求捐贈的疫苗保質期需大于 2.5 個月,以確保受贈國有足夠的時間分派運輸。但是,當年度有三分之二的疫苗保質期不足三個月,又有 50% 的疫苗是在 2021 年的最后六周才進行共享。
截至 2022 年 5 月 31 日,已有 1.9 億劑的疫苗透過 COVAX 分發至 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造福了許多人民;但也有大量疫苗,依舊無法走完「最后一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