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時常感慨,如果早一點知道這個方法,我的學生時代就不用對著那么枯燥的白紙黑字;如果老師早一點用上這個頭腦風暴,上課的時候打瞌睡的人數也會少得多;如果公司企業從老板到職員都善于利用這個方法去思考決策,那么這家公司決策和效率也會相對高得多。
不賣關子了,這個頭腦風暴、思維訓練的工具,改變學習方式提高效率的利器就是——思維導圖。
一、何謂“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又稱腦圖或心智地圖,它是一種圖像式思維的工具。產生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創始人為東尼博贊先生。
思維導圖又叫腦圖或心智導圖,它是一種圖像式思維的工具以及一種利用圖像式思考輔助工具。
二、思維導圖對于學習和工作的幫助
思維導圖是一種形象化的方法,運用中心主題、顏色、文字,并用線條按照一定的邏輯關系連接起來。圖像的開放性和多元性能刺激激發無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正是因為這個特質,它和文字相比,在信息呈現上沒有文字準確。而文字雖然表達準確,卻相對枯燥。
因此,采用圖文結合的思維導圖不僅能激發學習的樂趣,提高思考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海量信息中迅速捕捉到關鍵內容,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學習的效率,快速提升了分析問題和決策的能力,對于長期記憶的保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思維導圖的分類:
全圖思維導圖:由彩圖和線條組成的思維導圖,這種思維導圖風格上是最活潑的,給予讀者更多的想象力和思維的空間,也是最受歡迎的一種。因這種全圖思維導圖沒有文字,也沒有旁人解讀,所以需要閱讀者發揮想象空間,比較適用于自我介紹、互相開啟心智,頭腦風暴等。
全文字思維導圖:由文字和線條組成的思維導圖,優點是內容呈現準確清晰,讓人一目了然,能夠迅速掌握所要傳達的核心內容。這種思維導圖適合用在信息需要清楚傳達,沒有人解釋說明的場合。比如讀書筆記,聽課記錄等等。
圖文并茂的思維導圖:由圖文字和線條組成的思維導圖,特色是不僅內容表達清楚,形式上又比較活潑,是最常見最實用的一種思維導圖,我們一般所使用的思維導圖通常都是這種模式。這種思維導圖用處非常廣泛,可以用于會議記錄,旅行清單整理,書籍大綱整理,還可以是一個年度計劃等等。
三、如何解讀思維導圖?
1、解讀中心主題(Central Image)
一般來說,在一張位于思維導圖中間,有一個彩色的圖片,這也是這張思維導圖中最明顯的圖片,往往透過圖片,能夠傳達一個主題思想,我們稱之為中心主題。
2、解讀主干(Main Branch)
連接中心主題并且由中心主題往外,做放射線的延伸拓展,由粗到細的線條,我們稱之為主干。
3、解讀支干(Sub Branch)
連接在主干之后所有細細的線條,相當于主干的次級目錄,我們稱之為枝干。
拿這張思維導圖來說,中心主題是一個黃色的月亮和一個帶有數字的淺綠色標注01信息的壁玉,代表著英文名“月神”和中文名“資壁”;連接中心主題的主干有四條,分別是“學士帽”、“zzzz”、“三只金元寶”、“微笑的心”,頭腦風暴一下,分別代表著“教育”、“夢想”、“財富(工作)”和”興趣愛好“;在繼續解讀枝干,比如教育分支中,"abc"代表著專業是外語系。
注意,我們在解讀一副思維導圖的時候,最好按照順時針的方向進行解讀,遇到讀不懂的圖時,可以從下一層的枝干中去尋找相關信息幫助理解。
四 、如何動手做思維導圖?
1、邏輯分類是動手做思維導圖的第一塊基石。
分類是提升邏輯思維能力的有效方式,通常的情況下,我們是以生活經驗為線索,按照一定的邏輯關系把頭腦風暴中的聯想出來的映像分類。分類沒有標準的答案,不同的人,因為成長的環境不同,接觸的事物不同,所以分類沒有統一的標準。如果一大類的東西非常多,可以在這層分類中建立二級子分類項目。
2、運用聯想的方法進行”頭腦風暴“
(1)從尋找“相近”“相反”和“相關”的入手;
我們從“胖子”這個詞,相關相近的可以聯想到“體重”、“減肥”、“運動”、“身寬體胖”,相反的則可以聯想到“瘦子”、“營養均衡”等。
我們在背單詞的時候,可以用這個方法,以一個主題為線,把一類的詞聯想起來記憶。比如以fruit(水果)這個類別,可以聯想記憶apple、orange、pear、banana、grape、litchi......
(2)運用5w3h進行系統性的整理歸納
5w即who、what、when、where、why;
3h即how 、how many、how much;
用這種方法幫助我們歸納整理或者敘述一個事件是非常好的一個 辦法,尤其適用于記敘文體的寫作前的思維梳理。
聯想的方法不僅可以輔助我們的記憶,幫助我們尋找靈感,而且也可以看到不同事物之間的共性。比如朋友之間在做興趣愛好的思維導圖時,把每個人的興趣愛好都用思維導圖整理出來,這樣我們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哪幾個人是志同道合的,日后也可以根據相同的興趣愛好組織開展活動。
(3)運用“五感”進行聯想
人體的五感主要是形、聲、聞、味、觸,也就是對應人體的物種感覺器官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
表面上看似不相關的兩件事物,可以能運用“五感”加關聯性把他們聯系起來。比如,我們在寫作時,形容一個人非常和藹可親,可以把他比喻成春風,這主要就是運用了五感中的觸覺。
我們運用“五感”聯想法做頭腦風暴時,通常一個問題會聯想到多種答案,這樣的話,我們就會從中篩選出最優的回答,這樣長時間地堅持下去,我們看問題的角度也會有所不同,思維的維度就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3、思維導圖——動手“做”才是王道
當我們看到別人把思維導圖運用的游刃有余時,通常只是羨慕和舔屏的份兒,心里總是犯嘀咕,不會畫畫怎么辦?會不會很耗費時間?
其實,對于剛接觸思維導圖的新人來說,這樣的想法念頭都會時時刻刻縈繞并阻礙你的行動。思維導圖是一種革命性的思維方式和工具,它對圖像追求的是一種視覺表達方式,并不是像藝術家那樣追求手繪的藝術性,很多時候,我們只需要會把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物品和思維映像表達出來就可以,只要你會畫簡單的幾何圖形,完全可以很快地上手操作。
思維導圖不僅不耗費時間,相反,還會幫你節省很多不必要的時間損耗。比如,在記錄的時候,我們在筆記上寫上”A加上B大于C“,而用符號直接就是”A+B>C“,這還只是比較簡單的記錄,更為復雜的是,有時候我們需要記錄一大段文字內容才能表達清楚,而思維導圖只需要幾個關鍵詞就OK了。傳統的記錄方式都是滿滿的文字,我們在記錄以后,一方面自己都不想回去翻閱,另一方面,在用的時候檢索起來也是相當繁瑣的。
所以,從現在開始,不要有顧慮,直接開始”做“才是王道。
工具介紹:
空白的本子或者素寫本,A4紙也可以替代;
不同顏色和粗細的彩色筆;(彩鉛、馬克筆、針管筆)
步驟說明:
第一步:先畫出中心主題;
把所要表達的中心主題提煉為一個”關鍵詞“或”一個短句“,然后根據主題所要表達的內容繪制一個中心圖,比如觀點類的中心圖可以畫一個”燈泡“,閱讀類的可以畫”一本書“,工具類的可以畫一個”扳手“;如果實在不會畫圖,那就畫一個圓圈或者方框,把字寫在中間,適當做些裝飾。
第二步:畫主干
畫主干前,先進行頭腦風暴,想一下需要表達的主干有幾條,并按照一定的邏輯進行分類,然后繪制線條和關鍵詞(畫),主干和文字最好統一顏色,一些常見的簡筆畫可以在網上直接搜索臨摹。
第三步:畫支干
主干繪制好以后,繼續應用分類技巧,為每一個主干添加支干內容。如果支干內容較多,可以進一步地分類歸納。
第四步:繪插圖
中心主題,主干和支干都繪制好了以后,為關鍵的部位添加插圖,以提醒注意。
如果你是新手,建議你在訓練的時候,為每一個主干都繪制一個能夠表達主干意思的簡單插畫,開始的時候可以先臨摹一些大神的畫,再從中思考可以改進和提高的樣式,一些常見的簡筆畫也可以自行百度。
不是有句話說嘛,站在巨人的肩上前行,你會走的更遠。
五、思維導圖相關軟件
Mindmanager
Xmind
iMindMap
FreeMind
MindMapper
百度腦圖
六、思維導圖相關書單推薦
《東尼博贊思維導圖系列:思維導圖》
《我的第一本思維導圖入門書》
《思維導圖實踐版》
《日常生活中的思維導圖》
《博贊兒童思維導圖》
希望通過今天的分享,你也可以輕松運用思維導圖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讓你笑傲考場、贏在職場!
如果對思維導圖有什么問題,不妨在下面留言交流,我們下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