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歲的孩子其實還是需要我們協助情緒表達的這個部分,家長可以嘗試一下:
1.等待孩子和自己冷靜,孩子有時候發脾氣的時候,先保護好自己不要被傷害到,如果他哭鬧暫時聽不進去,你可以先看看他,不說話,先待一會兒;同理,如果您覺得您自己很生氣,也可以先安慰自己,冷靜一下:
2,接著,可以嘗試表達孩子的情緒:
"我看到你很生氣[難過],可以告訴我發生了什么嗎?"
“你這樣......做,是因為你很生氣是嗎?”
幫助孩子把情緒和行為聯系起來。
表示理解:“如果我遇到這樣的事情(比如看到別人插隊),也會很生氣。”
這階段,主要是傾聽孩子說,孩子覺得你理解他,情緒會好一些。
3.強調“不開心可以,但是傷害人不行”
"我知道你覺得不開心,但扔東西或者砸人是不安全的行為。我知道你是先說你很生氣,我們可以找其他方式來表達情緒。"
4.鼓勵語言表達:
"當你感到生氣的時候,可以試著跟我說出來。告訴我你需要什么,這樣我可以幫助你。"
"你可以告訴我,為什么你覺得不滿意。我們可以一起找解決辦法。"
5.提供替代行為:
"如果你覺得生氣,你可以試著深呼吸幾次,或者數到十。這樣會讓你感覺更好一些。"
"如果你不開心,可以和我分享,我們可以一起畫畫、玩游戲,或者做其他讓你開心的事情。"
6.設定規則和界限(再次強調):
"我們不能扔東西或者砸人,因為這樣會受傷或者傷害別人。"
"在我們家,我們用溫和的語言表達情緒,而不是用行為傷害自己或者別人。"
7.給予肯定和獎勵:
"我注意到你學會了控制情緒,很棒!"
"當你能夠用適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時,我會很開心并且會給你一個擁抱/夸獎/小禮物。"
請記住,在引導孩子過程中,保持冷靜,并與他們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信任關系。重復使用這些話術,讓孩子逐漸理解和接受適當的行為方式,并確保他們知道您一直在他們身邊支持和愛護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