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思考(節選)
請反省一下,反向思考后的答復是否跟你原先的答復一樣真實,或更真實?例如,反向思考后的答復“我應該善待自己”,似乎跟原先的答復一樣真實或更真實,因為當我認為保羅應該善待我時,我就會生氣并憤懣,因此帶給自己極大的壓力,這并非在善待自己。如果我曾善待自己,就不必等別人來善待我。“我應該善待保羅”,至少它跟原先的答復一樣真實。當我想到保羅應該善待我,并為此而生氣和憤懣時,我對保羅很不友善,特別是內心深處。讓我從自己開始做起,先以我喜歡保羅對待我的方式來對待他。至于“保羅不應該善待我”,那必定比它的反面還更真實。他不應該善待我,是因為他的確沒有善待我,那原本就是事實真相。
繼續反躬自問
現在,你可以針對自己的批評繼續應用“4句問話”和“反向思考”了,每次只提問一句。請仔細讀你寫在“批評他人的轉念作業單”上面的所有答復,然后,一句句反問自己,好好審查每一個答復。
1.那是真的嗎?
2.你能百分之百肯定那是真的嗎?
3.當你持有那個想法時,你會如何反應呢?
4.沒有那個想法時,你會是怎樣的人呢?
接下去,請反向思考。
如果你努力做了上述的“轉念作業”,效果卻不彰顯,也沒關系,請繼續看下一章,或是換一個“轉念作業”的對象,稍后再回到這一章也無妨。不必擔心“轉念作業”的效用,你才剛剛起步而已,就像學騎腳踏車,你唯一能做的只是繼續搖搖晃晃。等你讀到案例中的對話,你會比較清楚,真的不必汲汲于成效問題。你可能像很多人一樣,當下似乎覺察不出任何效用,其實不知不覺之間,你早已有所改變了。“轉念作業”的功效常細微到令人難以察覺,但它的影響力卻是深遠難計的。
本書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