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讀完海明威的《老人與海》,確切的說應該是用喜馬拉雅聽完中文版,用電子書讀英文版,歷時4天,5個小時。老人與海,我看過這部電影,但是讀原著還是第1次。
讀的過程中發現中文版翻譯的很好,但是英文版表述就很一般,造成一種錯覺原來優美的句子是中文翻譯的好,而不是海明威寫的好。或許是因為對英文的理解不夠深入,哪怕是一句簡單的句子,用中文翻譯過來,居然那么的優美,頓時覺得英文表述有點平淡無奇。
這次閱讀的體驗非常的好,讓我嘗試了一種新的讀書方式。這種方式下,閱讀名著有三個好處。一是我能體會到英文和中文切換帶來的跳躍感,這也就是經常人們說的中英文切換是需要有語境的,而這種語境不需要與人對話,可以直接通過這種方式得到。另外就是準確理解英文長句斷句的意思,以前在做閱讀理解時最害怕的就是長句斷句,經常找不到主謂賓,意思就讀不懂了,但是在中文版聽,英文版讀的過程當中,就不存在這種困境。最后就是陌生的單詞你也可以一筆帶過,迅速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好多的名詞看兩遍就記住了,在后面的閱讀時很容易想起他,即使一是想不起來也不會影響你對文章的閱讀。
這讓我想起以后讀原著這種方式可能更輕松、更簡單,可以把它教給我的孩子,介紹給周圍的朋友。信息時代信息資源、電子產品、應用軟件極大豐富,最大的好處就是我們可以迅速找到優質資源,利用手中的產品提供最便捷的自學服務,隨時隨地提高我們的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