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紹
中國嘉德2017秋季拍賣會12月18日開始在北京嘉德藝術中心舉槌。在12月18日晚間-19日凌晨的嘉德專場“大觀之夜”中,明代徐渭《寫生卷》和張大千《水月觀音》堪稱此次最受關注的兩件重量級拍品。 當天晚間,《石渠寶笈》著錄的徐渭《寫生卷》 以咨詢價形式上拍,6000萬元起拍,加傭金最終以1.27億元成交。明代沈周《送吳文定行圖并題卷》以1.29億元落槌,1.4835億元成交。張大千《水月觀音》以7100萬元起拍,以1.012億元成交,創其人物畫最高價。
人物生平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漢族,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長,號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漁隱、金壘、 金回山人、山陰布衣、白鷴山人、鵝鼻山儂、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 )。明代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戲曲家、軍事家。
時人都知道徐渭是個大畫家,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另一面,今天,小編想介紹一二。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接著往下看。
徐渭多才多藝,在詩文、戲劇、書畫等各方面都獨樹一幟,與解縉、楊慎并稱"明代三才子"。他是中國"潑墨大寫意畫派"創始人、"青藤畫派"之鼻祖。曾擔任胡宗憲幕僚,助其擒徐海、誘汪直。胡宗憲被下獄后,徐渭在憂懼發狂之下自殺九次卻不死。后因殺繼妻被下獄論死,被囚七年后,得張元忭等好友救免。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縱觀邊塞阨塞,常慷慨悲歌。晚年貧病交加,藏書數千卷也被變賣殆盡,他自稱"南腔北調人",于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去世,年七十三 。
自幼以才名著稱鄉里的徐渭,卻在科舉道路上卻屢遭挫折。直到四十一歲時,經歷了八次考試的他,始終也未能中舉。二十五歲時,徐家財產又被豪紳無賴霸占,所屬的房產、田園,蕩然無存。二十六歲時,徐渭的愛妻潘氏又得病溘然去世。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進犯浙閩沿海,紹興府成為烽火之地。平時好閱兵法的徐渭,先后參加了柯亭、皋埠、龕山等地的戰役,并出謀劃策,初步顯示了軍事才能。此時,徐渭引起了浙江巡撫胡宗憲的注意。將徐渭招入幕府,充當幕僚。他"知兵,好奇計",為胡宗憲謀劃,助其擒獲倭寇首領徐海、招撫海盜汪直。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胡宗憲再次被逮入獄,并死于獄中,他原先的幕僚也有數人受到牽連。徐渭生性本就有些偏激,因連年應試未中,加上精神上很不愉快,此時他對胡宗憲被構陷而死深感痛心,更擔憂自己受到迫害,于是對人生徹底失望,以至發狂。他寫了一篇文辭憤激的《自為墓志銘》,而后拔下壁柱上的鐵釘擊入耳竅,流血如迸,醫治數月才痊愈。后又用椎擊腎囊,也未死。如此反復發作,反復自殺有九次之多。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徐渭在又一次狂病發作中,因懷疑繼妻張氏不貞,將其殺死,他因此被關入監牢,服刑七年。 徐渭在獄中完成《周易參同契》注釋,揣摩書畫藝術。徐渭在獄中七年,其中只在隆慶二年(1568年)生母病故時短期出獄,辦理喪事。
徐渭六十歲時,應好友張元忭之招去北京,但不久兩人的關系就惡化了。由于和老友的交惡,加上與官僚們交往受到不平等的對待,徐渭情緒郁憤,舊病復發,便于居京三載后重歸家鄉。
徐渭一生不治產業,錢財隨手散盡,此時只得靠賣字畫度日。但手頭稍為寬裕,便不肯再作。他的一班門生和晚輩的朋友,或騙或搶,從徐渭手中得到了不少他的作品。徐渭晚年貧病交加,所蓄書籍數千卷變賣殆盡,常至斷炊。但他狷傲愈甚,不肯見富家貴室,低首乞食。有時豪飲酒肆,有時自持斧毀面破頭,精神病也日益嚴重。
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徐渭在窮困潦倒中去世,終年七十三歲 ,葬于紹興城南木柵山。死前,徐渭寫有《畸譜》,記述自己坎坷的人生經歷。當他去世時,身邊唯有一狗與之相伴,床上連一鋪席子都沒有。
書畫成就
徐渭的書法和明代早期書壇沉悶的氣氛對比顯得格外突出,他最擅長氣勢磅礴的狂草,但一般人很難看懂,用筆狼藉,他對自己的書法極為喜歡,自認為"書法第一,詩第二,文第三,畫第四"。徐渭超越了時代,打破了以"臺閣體"為主導的明代書壇的寂寞,開啟和引領了晚明"尚態"書風,把明代書法引向了新的高峰。陶望齡曾說過其書法"稱為奇絕,謂有明一人"。袁宏道則稱:"予不能書,而謬謂文長書決在王雅宜、文征仲之上,不論書法而論書神,先生者誠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俠客矣!"
徐渭的潑墨寫意花鳥畫,別開生面自成一家。其花鳥畫,兼收各家之長而不為所限,大膽變革,極具創造力。明代的水墨寫意畫迅速發展,以徐渭為代表的潑墨大寫意畫非常流行。徐渭憑借自己特有的才華,成為當時最有成就的寫意畫大師。他的寫意水墨花鳥畫,氣勢縱橫奔放,不拘小節,筆簡意賅,用墨多用潑墨,很少著色,層次分明,虛實相生,水墨淋漓,生動無比。他又融勁健的筆法于畫中,書與畫相得益彰,給人以豐富的想象。
徐渭一生命途多舛,遭遇坎坷,晚年悲苦凄涼,形影相吊,他將自己的悲憤和懷才不遇之感融注于筆端,創造了一幅又一幅驚世駭俗的水墨名畫。他開創了中國大寫意畫派的先河,為文人畫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其畫風對清代的八大山人、石濤、揚州八怪以及近現代的吳昌碩、齊白石等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總結
徐渭與解縉、楊慎并稱"明代三大才子"。鄭板橋對徐文長非常敬服,曾刻一印,自稱"青藤門下走狗"。文學家、藝術家木心評其為"十足的天才"。他能謀善斷,幾乎一己之力盡破多年的倭寇之患,晚年悉心培養名將李如松,使其建立不朽功勛。徐渭的詩,被袁宏道尊為"明代第一";他的戲劇,受到湯顯祖的極力推崇。至于繪畫,他更是中國藝術史上成就最為突出的人物之一。
謝謝閱讀,本文大部分資料來源于網絡資料,只為給大家提供一個了解徐渭的旁證罷了,并非原創。歡迎交流,期待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