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這個問題,我們理所當然的認為,有了母親那就一定有了父親。這樣說也沒錯,只不過這僅僅是生物學層面的,可并不是只要提供了精子就算是父親。
而我們要探討的是父親這個職業(yè),是職業(yè)就有一定的職責。從職業(yè)的角度看,父親獨有兩大主要職責,就是對子女的保護和教導。
最近看了一本書《爸爸50萬歲》,作者牛津大學實驗心理學系的演化人類學家安娜·梅欽博士,經過十余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爸爸這個職業(yè)其實是從大約50萬年前開始的。
《爸爸50萬歲》圖書封面
那在這之前,父親都干什么去了呢?我們祖先中的男性為了養(yǎng)活族群中的婦女兒童,需要不斷的狩獵,也就沒有時間去照顧孩子,只能是由外祖母、姨母和姐妹們等有親屬關系的女性通過相互合作來養(yǎng)育子女。
而到了50萬年前,人類發(fā)展進入了晚期猿人階段,為了適應復雜環(huán)節(jié)中繁衍生息的需要,腦容量不斷擴大。為了讓嬰兒能夠通過目前狹窄的產道,只能更早出生。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母親需要哺育和照料極其脆弱嬰兒,那些更早一些出生的幼兒同樣需要照顧。而這個時候,人類的捕獵技術也大大改進,使得男性有了一定的時間可以參與到孩子的照顧中來。還可以用新學會的用火技能,制作更利于幼兒消化的熟食。也承擔起教導的職責,教授子女制作工具,抵御野獸、捕獵等生存技能。也教他們復雜的社交技能,使他們能夠與其他獵人合作。
而這一切腦容量的擴大開始——腦袋大更早出生。又因為擴大的腦容量,學會了工具的制作和團隊的溝通協(xié)作,使得有了更多的食物和時間。讓男性開始守護自己的女性伴侶,照顧伴侶的孩子,并教授其生存技能。
至此,人類誕生了一個新的職業(yè)——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