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時期,有一位著名的大將,名叫馬援(yuán),他從小就胸懷大志。馬援讀了好多的書,懂禮儀,還精通武藝,待人忠心耿耿。哥哥死后,馬援就按當時喪禮送葬,侍奉守寡的嫂子,恭敬盡到做小叔子的禮儀。后來,馬援當了督郵,相當于現在縣檢察長,領了郡太守的命令押送一批犯人到長安。(長安現在的西安)途中他看見囚犯們痛苦哀嚎,不忍心囚犯們受苦,就放了囚犯,自己也因為這件事丟了官,逃亡到別處躲起來。
這時恰好趕上大赦,就是趕上皇上免去犯人們的罪,以前的事就不再追究。于是他安心地搞起畜牧業和農業生產。不到幾年工夫,馬援成了一個大畜牧主和地主。他有牛羊幾千頭,糧食幾萬石(dàn )。(石,中國市制容量單位,十斗為一石。)但是,他對富裕生活并不滿足。他把自己積攢的財產、牛羊,都分送給他的兄弟、朋友。他說:“一個人做個守財奴,太沒有意思了。” 他常對朋友說:“做個大丈夫,總要‘窮當益堅,老當益壯’才行”。就是說,做個大丈夫,總要越窮困,志向越要堅定;越年老,志氣越要壯盛。
后來, 馬援成了東漢有名的將領,為光武帝統一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尤其在平定西南部族的叛亂和匈奴的騷亂上,馬援立了很大的功勞。有人勸他說:“您已經很辛苦了,應該在家里休養休養了。”馬援說:“男子漢大丈夫,死也應該死在戰場上,讓別人用馬皮裹著尸體送回來埋葬(這就是“馬革裹尸”這個成語),怎么能夠老待在家中,守著妻子兒女過日子呢?”
后來洞庭湖一帶又發生了壞人作亂,光武帝派兵征討這幫壞人,因為山澤瘴氣很大熏死好多的人,全軍沒留一個。馬援知道了,向光武帝稟告,請讓自己帶兵出征。光武帝看看他,想了一會兒說道:“你年紀太老了吧?!瘪R援道:“我雖然六十二了,但還能披甲上馬,不能算老。”馬援穿好鎧甲一躍就登上了馬鞍,威風凜凜,十分自豪,浩浩蕩蕩地率領著漢軍帶兵打仗去了。光武帝稱贊道:“這個老人家,真是老當益壯??!
后人把光武帝話演化成“老當益壯”這個成語。
小朋友們,故事講完了。成語“老當益壯”出自《后漢書·馬援傳》?!袄稀钡囊馑际抢夏?;“當”的意思是應該;“益”的意思是更加;“壯”的意思是強壯,雄壯?!袄袭斠鎵选敝改昙o雖老但志氣豪壯。多用來贊揚老年人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精神。
故事講了馬援哥哥死后侍奉寡嫂;經過努力發展畜牧業與農業,財產積攢多后,又把財產送給別人;成了東漢名將后,六十二歲還領兵打仗,真是老當益壯!故事告訴我們:要知書識禮,努力拼搏,樂于幫助別人,還要有勇氣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