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學習臨界知識而言,首先要掌握的是底層思維和方法,其次才是具體的知識和技能。
首先我們要跳出“低水平的勤奮陷阱”也就是我們大多數人在用原始的老師教的那種讀書方法,就是把一本書從頭讀到尾,遇到有啟發的句子就劃線或者摘抄。在這個原始的方法基礎上進行努力就是低水平的勤奮。
讀書方法的升級:在新舊知識間建立聯系。英國的萊斯特大學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來研究人們如何記住事情:他們讓實驗對象觀看一些名人的照片,比如成龍,張信哲,劉德華,然后在這個時候監測他們大腦中哪些神經細胞受到了刺激,然后再把這些名人在不同地方的照片拿給測試者觀看。科學家發現,當實驗對象看到同一個人出現的另一張照片里的時候,相同的神經細胞會受到刺激。也就是說我們的大腦再看到新的照片時沒有為他單獨開辟空間,而是調用以前的回憶,形成新的記憶。換句話說,我們記住新知識更好的辦法是和已有的知識進行聯系。由此得出大腦的記憶,靠的是將信息與舊經驗聯系起來。能將這一原理運用到極致的就是我們的記憶宮殿法。然而大腦這種通過已有知識學習新知識的特性,除了能夠幫助我們記憶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將新舊知識構建成知識網絡。通過在新舊知識間建立聯系網,我們便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和領域同一個知識進行分析,從而加深我們的理解和認識。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原始的讀書方法是花很多時間去閱讀一本新書,去記錄新的名言警句,卻從不花時間去加工,這些信息將其和已有的知識建立聯系我們,看似節約了很多加工整合的時間和精力,以便能夠讀更多的書,但卻是買櫝還珠,撿了芝麻,丟西瓜,把最有價值的工作放棄了。而我們更應該做的是放慢速度,花時間記錄讀書筆記不僅僅摘記名言,而是描述讀書后受到的啟發內容,這些啟發和我們過去的哪些經驗相關。再從讀書去發現我們的臨界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