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汪志鵬
應溫大錢老師邀請,為一群喜歡思維導圖的小伙伴們準備了一堂微課:【手繪思維導圖要領】
我從:1為何要手繪?2手繪的關鍵點是什么?3手繪的步驟以及4如何更好四個方面和大家分享了手繪思維導圖的要領。
一 為何手繪?
現在電腦、手機上有各種導圖應用軟件,方便快捷,為什么還要堅持手繪呢?手繪到底有什么好處呢?
1 修心養性
當下的世界,人們做事都喜歡“短平快”,稍不留神就容易浮躁,常常沒辦法靜下心來,而繪制導圖的時候,需要你全身心投入,會讓自己慢下來,從而心靈也會安寧。
畫導圖也會豐富自己個人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導圖,比如旅游計劃,工作上利弊分析等等...... 會產生更多的可能性。
2 鍛煉大腦
繪制一幅好的思維導圖,既要發揮右腦的想象力,也需要左腦的邏輯思維能力,運用“關鍵詞法制”讓自己的想法不斷的涌現,堅持繪制不但提升想象力,更會提升思維的速率。另外,在手繪的時候,在文圖轉換的時候,會讓你對信息的感知力得以提升,繪圖的速度不會太快,這剛好給大腦更充足的時間來消化吸收,加強記憶。
在這里我著重想要給大家分享的是,手繪導圖,可以鍛煉提升自己全局看問題的能力,相對于繪圖軟件,手繪導圖可用的資源是有限,就只有一張白紙的大小,這需要你不斷從全局出發來思考和布局你的導圖,因為你不可能畫太多的分支和層級,分支太多,一是不美觀,而是,當分支太多的時候,大腦會覺得非常復雜,根本不愿意看下去,這就需要你在繪圖的過程中,對要表達的信息不斷的提煉加工,這會讓思考更加深入,反應到生活中就是做事能夠抓住關鍵點。用思維導圖電腦軟件繪制時,不需要考量這些因素,也就失去了這個寶貴的鍛煉機會,但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無限資源。
3 生命力
一幅好的作品就像其它藝術品一樣,是有生命力的,無論何時拿出來,都會鮮活的展現在你的面前,因為在創作過程中,作者傾注了自己的情感。
二)關鍵點
關鍵點1:更多的使用圖像
中國有一句諺語:一圖勝千言。因為圖像具備傳遞信息、溝通、創意和傳遞感受和美感這四大功能,圖像在傳遞信息的時候,會更容易更直觀帶給人感受,加深印象。在日常溝通中,經常會出現對一件事情無法表達,比如裝修:效果圖遠比文字和語言來的直接。使用圖像也是視覺化思考,會激發創意,產生更多的可能性和新的構想。圖片相對于文字往往更具吸引力,因為圖片傳遞出的感受和美感是文字無法表達的。
關鍵點2:更多的色彩
因為色彩會讓大腦興奮,激發創造性思維,并且使得變的有能量,色彩也會讓導圖增添跳躍感,賦予導圖生命力。同時,這也是一種生活態度:給生活多一點顏色。
關鍵點3:線條
線條要線線相連,切記斷開,因為每一條分支都是生長的,有生命的,每個線條都是自由靈動的,就像大自然中藤蔓,自然彎曲,因為直線會顯得呆板木吶。
關鍵點4:遵循法則
首先是順時針法則,從右上角開始,順時針方向繪制,當然,如果你喜歡從左上角開始,逆時針方向繪制也是可以的。但不要忽左忽右,最后連自己都搞不清楚順序。
其次就是漣漪法則,從中心圖開始,一級一級的向外延伸,不要一個分支一畫到底,為何如此,請爬樓看我寫的《如何讀懂一副思維導圖作品》。
最后是使用關鍵詞,這是思維導圖的精要所在,切忌整句整句的話寫在上面。
三)繪制步驟
1、準備
準備一個好的心情,不開心,不導圖;準備充足的時間,時間可以讓人靜下來;準備好內容,無論是做歸納性的導圖還是創意性的導圖,都要對即將繪制的內容一下初步的了解和思考;準備好工具:美術本,A3 A4紙、彩色筆。
2、中心圖
中心圖猶如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和主題契合,沒想法怎么辦?可以關鍵詞搜索百度圖片,找一個合適的進行臨摹,最好不要生搬硬套,做一些加工,讓臨摹變成一個再創作的過程。中心圖最好多彩立體,最終形成自己的風格。
3、分支
逐級繪制,層層遞進,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對繪制的內容由淺入深反復思考,而不是一個分支一通到底,逐級繪制就是對內容螺旋加工的過程。
4、細化
關注細節,更多的圖片和符號,對重點內容進行文圖轉換,從而讓你對它“印象深刻”。
5、上色
線條最好是一個分支使用一種顏色,冷暖色交替,這樣可以讓分支和分支之間區分清晰。
6、收尾
署上自己的大名,如同印章,起到平衡的作用,同時增加成就感。然后分享,分享產生價值。
四)問自己:還可以更好嗎?
首先就是要持續的行動,正所謂實踐出真知,為了讓自己可以持續繪制,我在簡書里發起了“思維導圖百圖繪制計劃”,百圖繪制,實戰踐行。
其次要有工匠精神,不斷的追求完美,關注細節,不斷總結,刻意的去練習,真正賦予你繪制的作品以靈魂。
積極樂觀的心態,心情美麗,不僅僅是繪好導圖的前提,也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
最重要的是觀念的轉變,擯棄那些不可能,畫不好,太麻煩......等等理由,你要清楚的是,這些所謂的理由,只不過是你為自己不去畫而找的借口而已。
最后祝愿所有的小伙伴們,因思維導圖而快樂,活出自由奔放的導圖精神。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