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仁波齊》觀后感——從人物關系和故事脈絡出發

? ? ? ?“《岡仁波齊》是一個沒有程式化劇本的概念,只是這個想法已經在我腦海里生長了十幾年。后來終于確定了拍攝方案:就是用一年的時間,跟著一組真實朝圣的隊伍拍攝。用一種苦行僧的方式,跟他們朝夕相處,同吃同住。也不事先規定劇情,就從他們本身的生活里挖掘故事和人物,我相信這里面一定能拍出有意思的東西。”——導演張楊

《岡仁波齊》

雖然這部電影沒有劇本,但導演心中早有大致故事走向和人物設定,他們按圖索驥,在尋找中遇到了斯朗卓嘎,成了電影的突破口,最終竟在同一個村子里找齊了符合預想的所有素人演員。如張揚導演所述,就把他們擱在一個日常生活的狀態里,從他們本身的故事和人物關系里發掘線索,再提煉出來進行戲劇化的表達。

看了三遍《岡仁波齊》(兩次院線、一次網盤),期間在網上查找資料,就是想理清人物關系與朝拜際遇,并試圖以個人想法進行解讀,因此若有偏差或“牽強”的地方都是我個人的想象與思考,與本片無關。(前兩段的列舉,也是為說明這個電影沒有程式化劇本,我只是根據電影所呈現出的故事脈絡進行揣測與解讀。)

首先,來看一下全片的人物關系。

緣起。楊培想完成弟弟(即尼瑪扎堆的父親)的遺愿朝拜岡仁波齊,尼瑪扎堆悔恨沒能帶著父親朝圣,同時為報答楊培叔叔養育之恩,遂決定春節后朝拜岡仁波齊。消息一出,得到家人、親戚、鄰里朋友的積極響應,有同屬馬的色巴江措與即將馬年生產的次仁曲珍、有因蓋房出事而欠債失意的仁青晉美一家、有因殺生太多敬畏因果想懺悔贖罪的江措旺堆、以及兒媳婦斯朗卓嘎和其娘家親戚的兩位少年。

11人,歷時一年,用身體丈量這2500公里的朝拜之路。這里面,有9歲的小姑娘、10多歲的少年、2、30歲的年輕夫妻、48歲的領路人、72歲的老人;從身份上看,有即將臨盆的孕婦、有自幼殘疾的少年、有家徒四壁的屠夫、有因蓋房意外而欠債失意的夫婦……有的為了馬年祈福、有的遭遇困楚、有的為了懺悔贖罪,但更多地是為了利益眾生而去朝拜。這支隊伍的構成,從年齡、身份等綜合來看,像不像是社會的縮影——多元又很實際。而里面的老人與小孩,我想這是一種傳承,9歲的小姑娘,就是信仰的未來、信仰的希望。


《岡仁波齊》人物關系

途中際遇

壹:新生(次仁曲珍)

這次朝拜之路,發生的第一個故事便是次仁曲珍生產。第一次看時滿腦子疑問:她不坐月子的嗎?她不坐月子的嗎?她不坐月子的嗎?但后來思考,新生兒,這便是開始。

貳:受恩

接下來,朝拜時遇到了蓋房子的人,他們熱情的招呼大家過來喝茶休息。攀談過后便告別,繼續踏上朝拜之路。

叁:頭疼(扎西措姆)

途中,扎扎跟媽媽(姆曲)說她頭疼,后來休息時,姆曲告訴她:“女孩子要多磕頭,長見識”。這里,兩次電影院字幕都寫的“磕頭長見識”,從網盤下載的版本翻譯的是“磕頭開智慧”。我比較傾向后者。

肆:善意提醒

朝拜時,遇到一位路過的大叔,他告訴屠夫磕頭時不要戴頭巾或帽子,指點小姑娘走得太多,告訴仁青晉美磕頭時額頭要碰地;再遇到時,大叔友善地邀請留宿,家中交流時大叔再次糾正了磕頭需要注意的事項細節、告訴大家如何發愿:“步伐與咒語相協調”、“如果你許了愿,要按照許愿的步伐走,最重要的是你磕頭的時候,要有一顆虔誠的心”、“朝圣是為了眾生祈?!薄诵斜赜形規?,這位大叔嚴格又慈悲,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長者、智者,他們會善意地提醒我們的不足之處,我們不僅要感激提攜,還要虛心接受并改正。

大叔的這段對話,讓我感觸頗深。虔誠,體現在每個細節,從身口意,到發大愿,一件事既然做了就要做好。正如印光大師說:「佛法從恭敬中求,一分恭敬,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十分利益?!?/p>

留宿的同時,他們幫忙耕地,這是知恩報恩。最后一晚我們發現,屠夫為了朝拜,下定決心戒酒了。

伍:苦難沒有盡頭,只有自己是出口(仁青晉美)

仁青晉美為了保護女兒而被山石砸傷腿,帳篷里談起爺爺父親與自己從沒做過壞事,為什么會如此不幸,覺得老天不公平,此次朝拜也祈愿其他人幸福安康。尼瑪扎堆說,“有很多人經歷過類似的苦難,但不同的是你們擁有一個好的心態。”

是啊,正因為我承受過苦難,才希望你們諸事如意,不必經歷。

我們或許都遭遇過不公、遭遇過苦難與不幸,肯定會質疑“Why me?”“為什么是我!?”。遇到難處時,我們是否能像仁青晉美那樣,依然葆有初心、心懷善良、充滿希望、積極生活,如果能夠處理好,那么便無所畏懼,沒有什么能打倒你。

佛教里說,因果通三世。今生的修善作惡,未必即生受報;今生的禍??鄻?,未必是由于即生的因素;今生多半的遭遇是由于往世業力的果報,今生的所作所為多半尚待到后世感報。


因果通三世

因為我們敬畏果報,因此不敢造作;因為我們明白因果,當遭遇果報時,我們從因上找,而不怨嘆。

陸:施恩

在他們休息時碰到朝圣的夫妻,叫他們過來喝茶休息,并送了糌粑。這便與“貳:受恩”呼應,從受恩喝茶到施恩叫別人喝茶,這是知恩報恩,將善意、友愛傳遞下去。

柒:不怕犯錯,怕不改過(江措旺堆)


江措旺堆

短短的幾秒鐘,屠夫磕頭時等待蟲子爬過后再進行,這與他之前的屠夫形象形成強烈對比,包括了上面所述的戒酒,這一小小的舉動,反映出江措旺堆的慈悲心,代表了他的改過自新?!胺畔峦赖读⒌爻煞稹本褪墙胪炎詈玫捏w現。

改過要從哪里下手?要從最難的地方下手,這樣才能“德日進,過日少”。

佛教并不是說燒香拜佛就能消除業障、保佑平安順利,這是迷信,這是對佛教的誤解。佛像的意義,是一種提醒,要我們時刻記住并落實老師的教導,生以恭敬心、虔誠心??拇箢^,是在一次次五體投地的過程中,降伏內心的傲慢、嗔恨與嫉妒,而生起平等心、慈悲心與恭敬心。

《增壹阿含經》序品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狈鸾淌欠鹜拥慕逃?,是在我們明理之后,糾正自己的行為,以比法律規范力度還強的自覺性,去規范提升自己的行為與意識。

捌:理解與寬恕(尼瑪扎堆)

領隊尼瑪扎堆在距離拉薩100多公里處發生了車禍,因對方著急救助病人放他們走了。事故的處理不到3分鐘,一切是那么自然、平和。此后,他們共同拉車,返回前進,一步都不敷衍。

玖:打工賺錢(達瓦扎西)

到拉薩后,由于沒有錢去岡仁波齊,他們便開始打工賺錢,同時用磕頭換取住宿。這一點讓我感受到他們的隨遇而安,以及對身外之物的淡然。這必然是有充實亦滿足的內心,才沒有那么多欲望,需要錢時就去賺。另外,洗發少年達瓦扎西在拉薩認識了發廊姑娘,懵懂又悸動,他們互相理解又輕輕關懷。

拾:老人的善意與死亡(楊培)

在去岡仁波齊的途中,老人楊培將在火堆露宿的男子請到帳篷同住,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依然是那么溫暖、自然與信任。


楊培邀請火堆路人入住帳篷


火堆路人入住帳篷

也是今晚,老人開始夜里咳嗽。

老人家一路上基本不磕頭,僅誦經行走。拜岡仁波齊時,開始磕頭(略有咳嗽)。


一起朝拜

可以看出,從那晚楊培邀請火堆路人同睡帳篷后,他們都是結伴一同前行的。

發現老人去世的那個早上,火堆路人也在帳篷里。在這里,沒有往常的眼淚與哀嚎,大家反應都很平靜,正是因為信仰,我們能夠理解這份平靜。老人無私奉獻一心向善的一生,能夠完成心愿朝拜岡仁波齊,并在這里毫無痛苦平靜的離世,是楊培老人本身的圓滿與福報。


共同為老人誦經

最后請來喇嘛,背起老人去天葬的正是這位火堆路人,請認準他的向日葵發型。本以為這該是他的侄子尼瑪扎堆來進行,而火堆路人來背送老人的行為,我想不僅突出老人那晚留宿陌生人同睡的善舉,得到了善報;也代表了火堆路人對老人的知恩報恩。


最后,告別楊培?;鸲崖啡艘惨恢倍荚凇?br>


送別楊培

楊培老人的離世,呼應了朝拜一開始丁孜登達的新生,體現出生命以生老病死的輪回交替。一路上,我們受恩、施恩,傳遞善意,受到長者的提攜糾正,改過自新,與苦難的自己和解,理解并原諒他人過失……每個人物形象多多少少在十個故事中得以塑造而更立體。

全片給我最大的感受是:一切是那么的自然、平和、順理成章。不管是頓頓吃糌粑、休息時堆瑪尼堆、每晚搭帳篷與誦經、棄車頭拉車、打工賺錢,還是在風雪里磕頭、水洼里匍匐,他們對外界、對境遇,是那么的波瀾不驚,泰然處之。果然,信仰能夠賦予一個人最充盈和堅實的內心,最終達到平和與安寧。

導演張楊在他的手記中寫道:“行走在路上的時候,你才能感受到世界之大。永遠有著與你截然不同的故事在不同的地方發生……見的世面廣了,也就不會把自己的內心局限在一個小格局里。

嗯,我的引用也首尾呼應。


-end-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533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55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365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61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46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89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78評論 3 43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18評論 0 28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637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58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39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46評論 5 35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80評論 3 34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62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19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47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02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