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阿昆和他的妻子從海南飛到北京,來到獨生女兒家,那家可真大,真漂亮。四室兩廳,滿滿的幸福。
女兒女婿育有兩個女兒,是其樂融融的一家人。因為他們的到來,家里也就熱鬧起來。只是阿昆的妻子阿依身體不舒服,看了啥也心煩。女兒女婿邀請他兩出去看看風景,阿依說:“我不想出去,你們出去吧!”實際上她嫌棄北京人多,車多,一出去那嗚嗚泱泱的人流河流,就影象了她的好心情。實質上是自己的問題。
在北京住了兩天,還是回小縣城吧,我們小縣城就好,安靜!
因此就回來了,阿依的思緒回到了從前,真是好后悔呀,那是女兒上初中的時候,因為不好好學習,每天雞飛狗跳的鼓勵女兒好好學習,雖說考了一個不怎么樣的大學,只是女兒心氣高,獨自一個人闖北京,不僅找到了自己的工作,找到了自己的心愛的人,安了家生了娃,而且還是兩個。人家的生活過得幸福了,人家的眼界也見了大世面,只是媽媽 卻老了。
每天媽媽躺在沙發上,想著將來的日子可怎么過呀?假如孩子要是在省城的話,一腳油門的事,我們就去省城了。現在女兒去了首都,遇上個事情,再說速度快,回家來也得幾小時。
其實,是阿依思考問題鉆了牛角尖,女兒在北京還有一套房子,到時候你們去北京醫療條件也好,再說你們老了的事情,就是有女兒給你們打理了,別那么矯情。
仔細想一想,上世紀60年代出生的人,趕上了國家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家家戶戶是獨生子女,有少部分特殊情況有二胎。現在這些人也都進入了老年時代,因此養老的問題就出現了。這些人孩子不僅僅是一個,而且因為上大學,后來工作就到了大城市,甚至有的出國了,假如身體健康,心情愉快,遇上什么事情都想的開,老年生活還會過得幸福,假如想不開的話,身體還老出毛病,那現在的生活就成為了活著的災難。
國家提倡社區養老,這個政策非常好,只是每個老人的心態也要調整好,積極鍛煉身體,這些都是很重要的關鍵點。
只是更有甚者,到大城市漂了多少年,已經到了40多歲的年齡,依然漂著,沒有成家的觀念,更沒有生孩子的愿望。大人就越操心了,看著每天升起的太陽,心中卻是一片黑暗。和朋友說話也是淚水連連。生活咋這么難呢?
其本質還是自己的心太自私,自己的承受能力太弱。少點自私,增加些自己的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