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到用時方恨少,話到嘴邊說不出。相信大部分人在某些時刻會有這種感覺,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就是我們缺乏自己的知識體系,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首先,聯機學習,用自己知識晶體交換更多晶體。其次,以問題為中心,創建自己的問題樹。最后,用知識IPO讓知識變成價值。
隨著線上教育的普及,以及人們對于未來不確定性的焦慮。越多越多人參與線上打卡學習,從學英語到學時間管理,從畫PPT到EXCEL公式。只要是涉及職場必備技能的線上課程,在網上買的十分火爆。學習的很多,但真正學到知識并且把知識應用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有多少?不得而知。
從人們花錢買課的那個瞬間開始,就已經沒有那么焦慮了,所以之后的學習熱情就像單調遞減函數一樣逐漸下降。其實我們只要知道知識在哪,用的時候能找到這些知識就行。其意義是人們不需要記憶知識,只需要有調用知識的能力即可。大腦不該用來記憶,應該用來思考、創造。
在解放了大腦之后,我們如何學習?采用聯機學習是最好的手段。打磨一個自己的知識模塊,拋出去,與別人的知識模塊進行交換。這種學習方法就比較高效。比自己一個人學習兩個模塊的效率高許多。而且兩個人都受益。
除此之外,我們需要形成自己的知識晶體,把學到的知識串聯起來形成體系。學習到的東西,通過整理形成相應邏輯關系。把這些結構化知識講述給別人,或者自我實踐。逐漸打磨就能形成自己的技能。
目前,大多數人的學習方式是什么都學,感覺哪個有用就學哪個。其實這種學習方式效率并不高。原因是學習的范圍較廣,沒有聚焦,知識之間關聯度較低,不易形成知識晶體。此外,如果學習到的知識不是近期解決問題所需,很可能知識被遺忘,等真正需要時,又要撿起來學習,無疑浪費時間成本。這是以知識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實際上,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方式更有效,更符合實際。
你需要的是用來解決問題的知識。增強學習動力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到真正感興趣的問題。假設你想轉型做一名銷售,但不知道如何去銷售。圍繞這個問題,那你就要學習銷售技巧、心理學、商務談判等相關知識。把這些知識形成銷售知識晶體,那就基本形成了銷售的底層邏輯。有了這套邏輯,在同等條件下,你肯定要比沒有銷售知識晶體的人強。至于這個晶體的有效性如何,這就需要在實際銷售過程中再復盤晶體結構,學習更多的知識來完善結構。
比終身學習者更重要的是終身提問者。當我們遇到每個難題,都提出疑問,并采用這種方法學習。那么我們就形成了一個問題樹,這棵樹下面有各種各樣的知識金晶體。當你遇到類似的問題時,只需要調用某個樹枝的知識晶體,就可以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所以別總列書單,列問題單。
如果想把知識變得更有價值。還需要做到IPO。I(input question)輸入問題:以持續解決問題為目標。P(problem solving)解決問題:以整合多學科知識為手段。O(output)輸出產品:通過咨詢研發、授課整合和寫作,讓思想產品化。IPO分三步。第一,必須有一個真實的高價值并且有可能被解決的問題(I)。第二,不是學習知識,而是解決問題(P)第三,輸出思想倒逼輸入知識(O)
做到了聯機學習,用一塊晶體換更多的晶體;做到了以問題為中心,形成自己的問題樹;做到了知識IPO,將知識變得更有價值,就做到建立了自己的知識體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