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拭塵埃(一二二四):歲曶曶其若頹兮,時亦冉冉而將至

讀到一則分享,其中寫到:

“女兒這次的營銷方案作業得了最高分,在224人里面排第一名。從第一次論文得了低分難過到哭,后面幾次分數不高主動向老師請教問題所在,付出很多努力,克服語言障礙,逐步提升,得到老師表揚,一直到這次能夠名列第一。看得見的成長和進步!為你驕傲!”

讀到一則分享,其中寫到:

“在藏族歷史上,托林寺的地位舉足輕重。著名的益西沃、阿底峽、仁欽桑布等人物的故事都以托林寺為背景展開,它凝結了印度、尼泊爾和拉達克的工匠的心血,也是三地的建筑和佛像風格的集大成者。

托林,意為“空中飛翔”之意。

1036年,孟加拉高僧阿底峽大師入藏后,為了譯經和弘法的需要,古格王又在原有寺院的基礎上,擴建了托林寺的規模,其后托林寺成為古格王朝弘揚佛教文化的最重要道場。

噶當派的創始人阿底峽尊者,阿底峽尊者到了藏區,傳三士道傳了無數次,培養了無數個弟子。圖二為阿底峽尊者寫《道炬論》之地!

中觀應成派的正見與廣行、偉大廣行、加持派圓融形成道次第的造者,三士道的造者,就是阿底峽尊者。”

讀到一則分享,其中寫到:

“岡仁波齊峰是中國岡底斯山脈主峰,神山神秘之處,山的向陽面,不知緣何,終年積雪不化,白雪皚皚;而神山之背面,長年沒雪,即使被白雪覆蓋,太陽一出,隨即融化,與大自然常規剛好相反。巍峨挺拔的神山既有氣勢雄峻之處,又有幽靜肅穆之所,被眾多的奇峰環抱,更有那奇妙的巖石、峽谷、灌木古柏、潔泉清流……

感恩上師三寶加持轉山圓滿!

祈禱國泰民安,大家心愿如意!”

讀到一則分享,其中寫到:

“心智是什么?

如果說大腦是我們思考的硬件,

那么心智就是思考的軟件。

它會把成長過程中所接收的一切信息、所做出的應對和獲得的反饋整合起來,

提煉出一系列信念和規律,

構建起一套關于外部世界如何運轉的認知框架。”

讀到一則分享,其中寫到:

“智者不爭,低調藏鋒,守心律己;

仁者不責,豁達包容,處眾以和;

善者不評,慎言守口,沉默是金;

強者不露,高山不語,靜水流深。”

讀到一則分享,其中寫到:

“無意間看到一個問題說:「短暫的陪伴是獎勵還是懲罰」?

熱評說:你不貪心便是獎勵,你不期待便不是懲罰!“我好像明白了許多。”

讀到一則分享,其中寫到:

“操場跑圈,小時候就覺得跟驢拉磨一樣。現在還是,但感覺這是磨自己的耐性。好久沒有跑操場了,感覺如果這速度再快一點,天天3公里就回到中學了。小米手表顯示更快一點,回到中學,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羨慕別人,不如戰勝自己。”

讀到一則分享,其中寫到:

“在聶拉木休整了一天,10月3日至10月11日重裝希夏邦馬南北大環線,全程130多公里,歷時8+1天,這次狀態不錯,露營地海拔基本在5400米以上,沒有高反沒有頭痛,最高埡口海拔6040+,大風、小雪、各種海子、雪山、冰川,感謝隊友支持,此行值得擁有。”

讀到一則留言,開啟一段對話。

他:今天早上出去電單車壞了,從外面回來去雞窩里撿雞蛋,沒有注意看,突然雞窩里有條蛇,呲的一聲差點被它咬到,中午吃飯的時候魚刺又卡住喉嚨了。想了N種辦法魚刺就是不出來,沒有辦法了,又去了醫院,先是掛號,然后拍片。一看結果,喉嚨里沒有見到魚刺,可能之前吐出來了,唉悲催的一天。

我:差點被它咬到--沒有咬到,躲過一劫;喉嚨里沒有見到魚刺--雖然是烏龍,沒有比有,好。悲催的一天--幸運的、有驚無險的一天。這些都在提示你,要小心照顧好自己,做事的時候做事,吃飯的時候吃飯,都要專心,提防三心二意。

我:電單車壞了--這個是一連串悲催的開始,很可能也是因為它,你避開了本來會很倒霉的什么。

我:晚上,和兩個小的電話里討論一下。看看他們對你描述的這些個的看法,是怎樣的。

他:平凡又新奇的一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我們在慢慢的磨煉自己,父母親在慢慢的老去,孩子們在成長。世界如此美好!加油!

我:來個你那的晚霞?

他:今天沒有晚霞。(他給了我一張照片,在我看來還是有晚霞的,并且還挺好看的,就像那之前我看到天邊時的感覺:可以說是沒有晚霞的,可以說是有晚霞的。比起讓人發出哇的一聲來,算是沒有;比起讓人什么色彩都看不到來,算是有)

翻一本書(舍斯托夫文集.第7卷,鑰匙的統治/(俄羅斯)列夫·舍斯托夫著;張冰譯.—北京:商務印書館),其中寫到:

“我的任務是讓奔馳的思想暫時停下來。至于說我們將用什么辦法讓它停下來,理智動物理由,還是彼得-達米安的一聲驚呼(對神而言,即使讓過去成為從未有過也是可能的),結果都一樣。

神的秘密是不可知的,人類命運開始和結束的領域,是理性的人的研究所無法企及的。

人類生活是如此復雜,以至于根本就不可能被納入我們所構想的任何理念。”

“這里是有危險,誰會就此進行爭辯?可是,哥倫布并不聽從自己身邊那些康德們的勸說,而是抱著僥幸心理出發去遠航,同樣也沒聽從柏拉圖的個別人的靈魂。

靈魂渴望廣闊天地,渴望遠離自家的由那些哲學家以手工制作的灶神。

所有知識,都不外乎是一種概括性的貧乏。靈魂不愿意有所知,不愿意有所理解,為的是不要束縛住自己。

一切以諾言始也以諾言終。若你對此滿意,就接受理性的指導,對經驗進行概括和預設,并繼續相信這重要和必要。若你對此不滿意,那就干脆把這些預計和概括扔掉,勇敢地、頭也不會地去走向未知,走向神所指的方向,未來會碰到什么,隨它便吧。”

“世界是世界本身,人是人自己。

如果安寧是人的終極目標,那么應當淡漠一切,對自己和他人的悲傷都同樣淡然處之。”

“我們的思想,一旦被詞語所包裹,之所以會成為謊言,與其說是因為無法為其找到合適的用語,倒不如說是因為我們不善于以思想呈現于我們頭腦的樣子來表述它。

我們可以說的比所要說的要多得多,我們撒謊可以比已撒的謊少得多。

不,這里說的是全人類的弱點。人們全都在撒謊,撒得令人難以忍受,并且還經常生活在這種謊言的氛圍中。”

“人們往往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改變自己的信念的。

人是一種非常短視的生物,并且短視不是他們的偶然屬性,而是本質屬性。

不是因為好才可愛,而是因為可愛才好。我們為自己選擇真理,這是一個普遍法則。”

“阿夫列里克的馬克:“按照自然的方式生活”。

因為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過眼云煙。

他的全部文字都如一層薄霧一般籠罩著一種神秘而又令人痛苦的憂郁感,這是一種知道今生今世再也看不見自由世界的沒有出路的獄中囚徒的憂郁感。

狂熱虔誠和堅韌不拔乃是軟弱膽怯的具有局限性的人的本質特征,因此也是謊言和惡的特征。

真正的斯多葛派,不是說個不停,而是一味斗個不停的人。

我們得學會及時止步。”

“有一種真理害怕提問,因為其無從表現、展示。其不能也不愿成為觀賞物。其永遠都戴著一頂隱身帽。其消失時,消失的不光是自身,甚至還有對它們的回憶,就好像它們在世上從來沒有過似的:那個曾經親眼見過它們的人,與從來沒有見過它們的人,根本沒有任何區別。”

“同一律:甲永遠等于甲,不可能是非甲。亞里士多德,眾所周知,在此有一個限定:在此時此地。這個限定是必要的。

由此可見,同一律和矛盾律就是對經驗現實才有意義,因為對于形而上學而言,空間和時間是不存在的。

在形而上學中,可以有并且實際上也有:任何詞都有其反義詞。”

“大家全都相信,應當把異己思想者當作敵人,應當不是同他們辯論,而是和他們吵架。

有多少偉大甚至超偉大的思想,僅僅由于它們不能和有關唯一真理的理論妥協,無法在充滿這一理論的空氣中呼吸而死滅了。要不就是它們其實并沒有死滅,只是在人們和歷史之前消滅了?我們完全可以假設:并非所有對人來說不存在的和史書上未予記載的一切,都可以認為是不存在的。”

“并不是所有的存在之謎都已經解開了,我之所以說這個,是因為我覺得,人們總是忘記這一點。

柏拉圖本不該如此充滿自信地說他本不知道的事情。(誰身前正直,誰的靈魂就純潔,就像健康的人漂亮;誰作孽多,誰的靈魂就破爛不堪,就像生病的人丑陋。)

有些人得病之后會變得漂亮。

那些壞人,恰好是最令人憎惡的壞人,那些不懂得也不想懂得善惡之別的人,有一顆非常純潔、光滑的靈魂,無論他們曾經做過什么,他們都認為自己做得對。內心斗爭,如此折磨著敏感的、內心不平靜的極度的心靈緊張感,與他們可謂絕緣。

普通的、正常的資本家,靈魂純潔得近乎理想狀態,他們以其特有的方式知道什么是善惡,能避免大惡而行小善,所以睡起覺來總是很安寧。

放高利貸者的靈魂,比圣人們的靈魂光滑純正得多,面容也比后者更光滑,眼神比后者更無憂,更快樂。

這是我親眼所見的,我不能欺騙自己: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爾斯泰都有一顆丑陋的被徹底毀壞的靈魂。若彌諾斯真的遵照柏拉圖的規則,他興許會把他們兩個打發到地獄里去。”

“什么東西,粗蠻之力,天才,智慧,知識,都可能得勝,唯獨不是善。因為:一、這是真實,也即說它符合現實。二、我要以問代答:為什么不應談論這件事,為什么要對此保持沉默?”

“叔本華斷言:人不得不在無聊和痛苦之間選擇,離開了無聊,就會遭遇痛苦;離開了痛苦,就會遭遇無聊。”

“我更傾向于喜歡多神教的神,他們也知道累,餓,冷,他們相對人的優越性僅僅在于:累了能停下來歇一歇,餓了能吃點東西,冷了能取點暖,他們不會由于匱乏而死去。

我認為人類生存的困難性根本不在于他某次會走到絕望的地步。

人們為什么會如此信心十足地從神身上剝奪那些他們自己高度珍視的東西呢?我以為這不需要任何理由。”

“全知是一種真正的不幸。那個無所不知的人除了給自己額頭一槍之外,是沒有別的出路的。

知道得很多,這很好。全都知道,就太可怕了。

全能也同樣。誰是全能的,誰就一無所需。

處于永恒的安寧當中,完美生物的第三特征。

我們也看重知識,能力和安寧,如果這些特征都只達到優越的程度,而優越性為我們所看重,這樣一來就會有完美。”

[圣人的模樣]

早上,在和你一起出門前,我們一起察看了那個蟲繭。它的顏色變深了,并且表面像是摸了油脂。在看著你走進校門我返回之后,我去到陽臺,還沒有想清楚是來專門看它的吧?見到頭前起了變化,一塊黑在眼前,這塊黑已然不是先前的蟲繭,而是蝴蝶。

時間在八點。它就在這么一節課之間,發生了如此突兀的一變。盯著它看,有點怕風會把它吹落。多余的擔心。看清楚了,它用雙手和雙腳牢牢地將自己倒垂在葉背上。它不是應該有六只手爪或者八只手爪的嗎?怎么會就跟我們一樣,一雙手和一雙腳?

看清楚了,它的翅膀,有里面一層和外面一層。里面一層的里側看上去淡一些,顯出褐色;外面一層的外側看上去深一些,顯出黑色。不管是褐色還是黑色的底上,都有一些白斑。看上去,它是一只自己見到過很多次的、相貌不怎么惹人眼目的蝴蝶。

它什么時候出來的?它怎樣出來的?已經過去了,也沒有看到,就不管它了。接下來,可以惦記的,確實也總在惦記的,就是:它什么時候會飛走?它的飛走,就像嬰孩第一次行走吧?總會出現的,時辰到了時。啥時?不知道,感覺是接下的任一時刻。

起先,想著老老實實坐在旁邊看著它的。看著,看著,就沒法堅持了。它就這么掛著吧,像攀巖的人掛在巖壁上。我去翻我的書。好在文章是一篇一篇有自然分隔的。每一個分隔,都自然給出一個提示,讓我扭頭看看那枝葉。有時分明地見到,不管。

有時冷不丁沒看見,就要取了眼鏡戴上,看清楚一些。如此一來二去。見到它從倒垂的姿態變成了趴在葉面上了。那一下,我起初還以為它已經飛走了呢,正在驚訝,然后見到了葉面上的身形,更確切地說是透過樹葉,顯出來的它的影子。然后是翅膀。

可以預料,它將要起飛了。真的,我在拍下它那影子之后,過了五分鐘或者十分鐘,再抬頭,那兒什么也沒有了,沒了影子,沒了翅膀。它飛去了哪里?我是無從知道的,就像起初是哪一只蝴蝶來過,在這產下蟲卵我也不曾知道,直到遇見那條毛毛蟲。

在我翻的這本書上,又遇到了一段寫托爾斯泰的文字。這段文字大意說了:到了八十的時候,歌德在過生日的時候,有感嘆那是個隆重的日子。這是一種陪襯。托爾斯泰到了八十是怎樣的,沒有交代,筆墨落在他八十二歲時的出走,說的是他是在命名紀念日的第二天離家出走的。這個,是我讀他寫的日記時所不知道的。

好奇。查了一下,在網上。他是11月7日去世的,網上說這是俄歷,對應的公歷是11月20日。網上又說他是10月28日出走的,這個應該也是俄歷,轉換成公歷,會是哪天?掰著指頭算一下,實際上是在紙上一天一天對應著算,出走是在11月9日。

網上有記載說:“俄歷1910年11月7日(公歷11月20日),托爾斯泰辭世,11月9日他在全世界新聞媒體的圍觀下被匆匆埋葬,沒有宗教儀式,他與教會的惡劣關系眾所周知。”在這本書上,有說他在出走之前,早就有了出走的念頭。網上有更多信息。

在這本書上,在這一段有引用他在六十多歲時的一個表述:

“我常常想象自己是我想寫的那部歷史中的人物。我們可以假設,一個曾在革命小組里受過教育的人,起先是個革命者,后來是民粹派,社會主義者,東正教徒,雅典的僧侶,最后是個無神論者,一個顧家的人,一個教派信徒,他往往什么都干,卻又不等干完就統統扔掉。人們恥笑他,他終究一事無成,默默無聞地荒廢了自己的一生。而他卻是個圣人。”

或許,圣人的模樣,就似這只從毛毛蟲變身來的蝴蝶?更確切地說,經歷了類似毛毛蟲到蝴蝶般的這種變化,一個人就成了圣人。

歲曶曶其若頹兮,時亦冉冉而將至

---2023年10月12日









===

(以前寫的文字,在20220802的這個早上,想起來要以卷積的方式與新的文字交織在一起。過往隨文的附圖,就不去管它了,去掉好啦。對于自己而言,最有味道的,始終是文字。一天一篇吧,讀一遍,修訂下錯別字(若見到)。)

拂拭塵埃(二八六)?2021.04.07

早上,站在柵欄墻外面。里面,她們在做操;外面,它們在玩耍。這一次,來了第三只狗,它起先追著小白玩,小黑只好在邊上旁觀。小白大概是被追累了,找個地方躲了起來,這個是上半場。下半場,小黑和小白在玩,它也想加入的,可惜它已經被主人套上的籠頭。

不是怕它咬人的緣故,是怕它舔食地上的塑料袋。它獨自的時候,戴著籠頭是很安分的;它想加入到玩耍之中的時候,那籠頭讓它抓狂。它試著用軀體的動作和前肢的動作的配合,把那籠頭給取下來。在我的眼前,它成功了一次。在我的眼前,它嘗試了一次又一次。

它那試圖掙脫的舉止,讓我覺察到它的靈性。晚上,見到過一只戴了籠頭的大狗,它很溫順,跑去嗅小黑的味道。小黑見到它時,已經把尾巴耷拉下來,屁股往下傾斜,腳顯出有些發軟的樣子,任憑它嗅,沒敢回頭。沒有快跑,只是一小步一小步地試圖走開。怕它。

在注意到那只狗之前,我先到草地上系松開的鞋帶,然后注意到路邊站了一男一女兩位老人,他們在微笑著,沖著我這邊。沒理由啊,我又不認識他們。然后,在看到身邊的小黑定在那里--注視著他們的狗,才明白過來:他們這是覺到了小黑的可愛。一回生,二回熟。

這是我們第二次遇上,相互有些熟悉了,他們臉上帶了笑。上一次還陌生,他們很嚴厲地把那狗給牽開了。這次那狗并沒有栓繩子。那大狗戴個籠頭,或有必要,反正它也沒試圖掙脫掉。這小狗戴個籠頭,似沒必要,反正先前它和小白也玩得尚好。戴上就沒得玩了。

上午,去聽一位講故事。自己遲到了十分鐘,一進去,就見到了她們兩個并肩坐在那里,其中一位是中間人,她和兩邊都熟,她是架在兩邊的那座橋。講故事的是位老太太,和自己的父母是一輩的,喊阿姨比較合適。不過,雖然事先這么想到過的,終歸沒有喊出口。

她說她的故事三分鐘就可以的,我聽了兩個多鐘頭,她還在講,我還在聽。如果不是我后面的時間點受限,這故事還可以連著講下去的。這也是這次自己事后得到的一個教訓:如果一個約會是開放的,最后不要在后面安排別的約會。否則如這次,最后自己有點走神。

因為得惦記那后面的時刻。中間人說,她很能看人的,一眼之間就能看出大概。這是和她遇上的有趣之處,雖然這有趣在才冒出時,多少讓自己有些尷尬。一次,是在故事的中間,她說一句:你一看就不會有錢。她一說,我聽到就是一愣。她追上一句:人這么呆板。

一次,是在故事結束,我們起身往外走,她說一句:古古怪怪的。這一次是走在她邊上聽到的,她就像是在自言自語,所以不像上次當面那樣,她能夠及時捕獲到我的反應。中間人選擇了和我一起離開她。看得出,她還想單獨與中間人處處,畢竟她很喜歡這中間人。

中間人說:她學心理的,你也學心理的。是,在這故事的說和聽之間,兩個人也算是在相互打量。她不是我頭次遇上,就會覺到熟悉的那類人;她是那種,以后倘若再遇上,我會覺到越來越熟悉的那類人。她的故事講得越多,在那故事的縫隙之間需要填充的會越多。

后來,我跑去圖書館里完成了還書和借書。有一些是閑書,當下沒啥用以后或有用的;有一些是工具書,當下要翻來借鑒以后或就要忘掉的。很緊湊的時間開銷,或者說很高效。然后,在設定的時間點,不早不晚,剛剛好,到達設定的地點,見上事先約好的那人。

早上,坐在對面,看她吃早餐。她突然問一句:你什么時候回老家?下周五。你什么時候回來?再下周的周日。你怎么不去湘西啦?要去的,或許五月。我笑笑:你到底是想我去湘西,還是不想我去湘西。她笑笑:不想。晚上,帶小黑走在外面,又遇到了一只螢火蟲。

我都奇怪,怎么總是一只在飛?遇上,還是喜歡,雖已經沒有先前那次的興奮。出門去聽這故事之前,想到過或許要問出的:你會想在你的墓志銘上寫些什么?然后,在這問題浮現的時候,先試圖給出自己的答案。這個沒有問出來,畢竟自己沒有覺到問出是妥當的。

晚上,她英語試卷上有一個填空需要訂正,是聽力。她放了那段語音,我看著試卷聽了兩遍,雖然已經聽清楚了那個詞的發音,腦袋里沒能勾出相隨應的詞。讓她把書本拿過來,看著這張試卷所對應的單元的詞匯表,從上往下。見到了一個詞,與自己聽到的發音相同。

填進去,語義也對得上。得。沒有為自己做成這事得意或者不得意。反倒是,順帶讀了兩遍那短文。那個小故事,讓自己覺到有趣:我現在十一歲,過十五年,我二十六歲。我的父母和我住在一起。我的房間小,他們的房間大。她要訂正的、我費力才找出的單詞就是“他們的”。

把她代入為我,她媽媽和我就成了“他們”。完成于2021年04月07日。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748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165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595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633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435評論 6 40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943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035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75評論 0 287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713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99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88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303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034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412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64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408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47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