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5 月 10 日? 星期四 陰
粽葉飄香,端午節的主角便登場了。為祭奠屈原大夫而誕生的粽子始于南北朝,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記載:“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羅水,而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簡貯米,投水以祭之。”現如今,祭祀的意義已經弱化了,作為節慶的美食倒是膾炙人口。
嘉興人對于粽子的熱愛是不受時令和節氣限制的,早餐、午餐、點心、晚餐、宵夜,輪番上場。五芳齋門口更是天天排著長隊,人頭攢動。嘉興粽子以糯而不糊,香糯可口,咸甜適中而著名,“嘉湖細點”便是其雅致的別稱。有肉粽、豆沙、蜜棗、蛋黃、八寶等數十種花色品種,尤以鮮肉粽最為出名。鮮肉粽采用上等白糯、后腿瘦肉、徽州伏箬,精工細作,造型美觀、肉嫩味香、肥而不膩、箬香濃郁,被譽為“粽子之王”。
吃罷五芳齋粽子,蕩舟南湖,東西兩湖如鴛鴦交頸,景色悠然。南湖盛產菱角,南湖菱是獨步天下的,又稱元寶菱、餛飩菱、和尚菱;特別之處是其菱無角,呈元寶形,色澤碧綠。剝開薄薄的綠色外衣,藕白色的菱肉便呈現出來。南湖菱可生吃,咬一口,生脆甜潤,清爽可口;又能做菜,將它剝殼烹炒,撒上蔥花,如點翠白玉,清香撲鼻。用南湖菱燒肉或燒制菱飯,也是別具江南風味。
魚米之鄉的嘉興位于長江三角洲的杭嘉湖平原,毗鄰上海,別稱嘉禾、禾城、秀州。下轄二個市轄區(南湖區、秀洲區)、三個縣級市(海寧市、平湖市、桐鄉市)、二個縣(嘉善縣、海鹽縣)。物產豐饒,風光秀麗。
“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的錢江涌潮觀景地—海寧,是方人杰地靈的寶地。素有“絲綢之府,才子之鄉”的美譽,是徐志摩、王國維、蔣百里、金庸等眾多文化名人的故鄉。除了錢塘觀潮、名人薈萃以及近些年的皮具之都之外,海寧斜橋的榨菜也是蜚聲中外的,質地脆嫩,色澤鮮艷,咸辣適度,味鮮爽口的斜橋榨菜歷史悠久,“手捏柔軟性,辣粉裹菜身,表面起皺紋,撕有絲縷形”,這廿字,是識別斜橋榨菜的要訣。作為出國三寶之一,實為佐餐小吃之佳品。
采用優質糯米和酒糟,糟漬而成的平湖糟蛋,曾是乾隆年間的貢品,聞名遐邇。鴨蛋經過糟漬后,蛋殼脫落,只余一層薄翳裹住蛋體;其質腴而柔軟,蛋白為乳白色果凍狀,蛋黃呈桔紅色半凝固,有著醇和濃郁的酒香。只要用筷或叉輕輕撥破軟翳即可食用,其味鮮美異常,柔韌細嫩,入口順滑,食后回甜,余味延綿不絕。
關于平湖糟蛋,若干年前曾經聽過一個笑話,說是一紹興商人經由平湖去上海虹橋機場,搭機北上。隨身行李中有一瓶友人所贈糟蛋,過安檢時,安檢員問及瓶裝何物,商人便用紹興官話回答:“作”蛋。安檢員心頭一緊,又問道:里頭到底裝的什么?商人沒好氣地提高了聲調:“作”蛋嗎!就是“作”蛋嗎!結果被當場控制住。當然,最后事情還是水落石出,還了紹興商人一個清白。 原委卻是,機場安檢員系北方人氏,把“作”蛋聽成了炸彈,不過也怪商人的紹興官話,把糟蛋的“糟”念得太過稀奇。
看到這里,江南的朋友估計會會心一笑,想當年,我可是笑得眼淚都出來了。
? ? ? ? ? ? ? ? 寫意江南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