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萬箭穿心的電影,有個問題留在我心里。萬箭穿心,誰的錯?是馬學武的錯,是李寶莉的錯,還是小寶的錯?
馬學武錯在哪?做為一個男人,他選擇跳江而死,完全不顧后果。我能理解他的絕望,但我不贊同他的行為。
他在家庭和工作兩方面都沒能好好處理,一方面是李寶莉的原因,可他自己也有不對的地方。李寶莉是他娶的,那他就該清楚的知道李寶莉是個什么樣的人。如果說李寶莉結婚前和結婚后不同,變得很不講理,變得刻薄了。
很多的事,都讓馬學武忍無可忍了,真的想離婚了。那就不能選擇一個好的辦法嗎?非要這樣做,結果對誰有利?
李寶莉讓其他人知道馬學武“賣淫”,這件事做得很過分。馬學武因這件事而受到的影響很大,工作不盡人意,生活上也是如此。
當他知道是被李寶莉舉報之后,就選擇了跳江而死。把一切的重擔都放在了李寶莉的身上,讓她來擔起這個重擔。使李寶莉放棄了之前的工作,去做起了很辛苦的“挑夫”生活。
難道馬學武沒有錯?遇到家庭不和,工作不順就選擇死亡。那生活還要不要繼續,那自己的責任就不負了,有什么理由讓在乎自己的人傷心難過?他有未成年的兒子,還有要贍養的母親,這樣的情況,怎么可以選擇去死?
再說李寶莉這樣,是錯是對。一開始她的行為確實不對,但后來她做的事,又沒有理由不給她點贊。
她不應該對馬學武管得太嚴,也不應該不相信馬學武,更不應該沒有了解清楚情況,就沖動做決定。因為她的行為,才使馬學武去跳江,這個是她的錯。
而后面她的行為,我是有理由點贊的。不可否認她對她兒子的愛是真的,為了她兒子她做的真的很多。一個女人十幾年如一日的干活,而且不顧風雨。只為了讓她兒子好好學習,為了生活能繼續。她的選擇是什么?她沒有哭,也沒有鬧,只是日復一日的做事。
可能很多人會說,如果不是她,馬學武就不會去死,那她就不用這樣,都是她自己造成的。可有沒有人換個角度想問題,她想這樣嗎?她后來的行為,不是知錯能改的表現嗎?到最后她只想讓她兒子開心,這樣的一個母親,這樣一個失去丈夫的女人,你還想要她怎么樣?
最后我們說一說,小寶有什么錯?是的,他應該怪她的母親,如果不是她,那他爸爸就不會死,他就不會成為一個沒有爸爸的孩子。他就不會從小缺少父愛,也就不會對李寶莉恨之入骨。可他這種恨就是正確的嗎?他這樣恨自己的母親就有意義嗎?他讀這么多的書,難道還不能放下對自己母親的恨嗎?他就沒有錯?
在我看來,他們一家人都有錯。馬學武錯在太懦弱了,遇到事情就選擇了死亡。李寶莉錯在太在乎男人,在乎到失去理智,小寶錯在不懂得放下,恨自己的母親,自己也過得不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