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模型中的關鍵詞:策略、賠率意識、系統性、紀律、對抗本能等。“賭神”是用理智制定算法確保利益最大化,同時對抗人性弱點的人;“賭徒”則是被情緒控制,被賭博本身控制,贏靠運氣,輸是必然的人。一個主動布局、守住底線,一個隨波主流,把結果交到別人手中。說一下反面教材:想起我前幾年的幾筆投資經歷,P2P、朋友介紹的“私募”(其實是個人)、依靠朋友買股票等等,全部都是“賭徒”思維,自己沒有學習基礎的理財知識、沒有投入時間和經歷,甚至都不知道朋友買的什么,是不可能管理好運氣的。
學習“賭神思維”后,接下來在家庭理財方面做些優化。
1、樹立勝率和賠率的概念,做好風險防控,比如,與個人簽合同做理財,勝率非常小,風險很大,從法律上講,甚至可以說勝率接近0;賠率也很底,贏一把, 15%左右的收益率。如果組合在一起看,是絕對沒有理由去做這件事的。
2、制定全局策略,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輸贏。這件事我想起來一個好玩的現象:我們往往對股市里賠了幾萬元不覺得心疼,卻會對買一件衣服打多少折扣(其實也就是幾十塊、最多幾百元的區別)花費很長的時間(當然,享受砍價的過程也是一種快樂,不在討論范圍之內)。現在想來,這就是沒有全局策略的概念導致的。從錢的角度講,在20%的重大花銷上多花心思、花時間,制定分割比例、長短期策略等,比如買房、理財;在小花費上只要框定一個額度即可,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比如買菜、吃飯、穿衣等等。
嚴守紀律和離桌能力,都可以理解為對策略的執行,是對抗人的“貪婪”本性的武器。當年買了一支股票,賺了20%左右,開始出現下跌,很快就跌了10%,我總覺得可能再漲回來(其實毫無根據,就覺得之前漲過跟多)。朋友建議我趕緊拋掉,大盤不好,還會繼續跌的。我抱著僥幸心理沒有那么做,過了今年,股票已經退市,顆粒無收。對于高風險的產品,一定做好止損線,并嚴格執行。
#筆記
防住自己的享樂心態。不被游戲本身的娛樂性所帶偏目的。
防住僥幸心理和懶惰,學點兒概率,面向全局制定策略。
防住沖動,嚴格遵守策略內的每一條操作紀律。
防住貪婪,在正確的時候逼自己離桌,躲過命運的無差別絞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