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不積蛙步無以至千里;大道致簡,知易行難········,熟悉的句子,熟悉的場景,我又坐在臺下聽諶老師講課,回爐再煉。
至真的道理隨處可見,隨口可說,但真正做到有幾個?一直堅持做到的又有幾個?問到最后得到的回答是一片沉默,有時比堅持更難是開始,沒有開始,然后的然后都是空談。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下士自不承認為下士,卻自以為是,更不認為自己是無知;上士從不認為自己是上士,卻勤而行之,只因上士知道自己有太多的無知;上士如神,下士如瘟,我更愿意做一個普通而正常的中士,時存時亡,時而放松,時而懈怠,但一直在路上,大道不孤,眾行致遠,做人做事都需要一個好平臺,學習也一樣,珍惜你身邊難得的資源,不然貴人于你如同路人。
諶老師在課堂上分享學校林老師帶課的事例,是告訴我們:優秀之所以優秀,是別人能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只要過程用心,做事認真,結果也不會太差人意,如果有不盡人意的,至少也問心無愧,少留遺憾。其實套用在我們的家庭、孩子、工作、生活上也是通用的,目標要定得合理可行,做事態度要認真負責,過程要適時調整,結果要坦然接納,把精力聚焦自己身上,誰想幸福誰改變,誰改變誰受益,改變是行動,行動是打敗一切焦慮而行之有效的好辦法。
輸出是根本,我本人非常認同,學習、吸收、內化、輸出,每次的輸出都是收獲成長的過程,讓所學內容進一步內化與鞏固,我資質不高,只好以勤補拙,老師布置的分享作業,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從開始被動分享,到現在主動分享,除了表達能力有所提升,更希望大家能感受到在分享中成長的快樂與充實。
學習的目的是讓自己變得更好,讓自己的思維、能力、格局不斷提升,然后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到底是什么樣子呢?沒有標準答案,以自己的答案為答案,讓花成為花,讓樹成為樹,讓自己成為自己。花與樹注定只能成為花與樹,別于花期長短,燦爛與否,而人有上士、中士、下士之分,重要的是我要想成為何等人士,我本身是有選擇的權力。之前看到過一段話,大意是說:我不能選擇怎么出生,怎么死亡,但我可以選擇怎么生活,怎么去愛。是的,每個人的生命質量與生命態度是可以選擇的,這讓我想起余秋雨先生說過的一段話:生命是由選擇而組成的,請你選擇一個快樂的人生,如果有一天你不快樂了,說明你的選擇可能出了問題。
不學無術,學而不用等于沒用,學以致用就是用你學到東西應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歸根到底還是行動,掃灑應對皆修行,把心掃干凈了,你眼中的世界就明亮起來。老師告訴我們學習的方向與方法,至于怎樣用才能到達遠方的燈塔,得靠自己不斷修行,前路看似綠草如茵,腳下可能一坑又一坑。“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有幸加入領先未來這個學習團隊,我有種找到組織的感覺,有人帶頭,有人善后,一種幸福感由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