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復盤劉潤五分鐘商學院中關于激發善意的內容。
1. 什么是激發善意?
激發善意,就是為了“雇傭整個人”。你從來不可能真正激發一個人,你只能給他一個理由,讓他激發自己。
工作同樣的時間,能做多少事,和一個人的主觀能動性關系巨大。德魯克認真研究了20年IBM后說:我們不能只雇傭員工的雙手,而必須連雙手的主人一起雇傭。
2. 案例
比如海底撈,有客人想要把沒吃完的半盤西瓜打包,海底撈員工給他包了一個西瓜。這有點像“我原本只想獲取一縷春風,你卻給我整個春天。”
之所以員工這樣想盡辦法打動顧客,是因為公司這樣想盡辦法打動員工。
海底撈打動員工的方法:農村孩子來到城市,公司給他們培訓如何使用ATM機,如何坐地鐵。發工資時,公司會把一部分錢直接打給他們的父母。店長離職,就算去了競爭對手那里,公司都會給這個員工8萬元的“嫁妝”。如果是小區經理,給20萬。大區經理,送一家火鍋店。
這樣對待員工,稍微有點感恩之心的員工,都會有善意。
盡力來自于本份,盡心則來自于善意。
彼得·德魯克認為:管理的本質,是激發善意。我們雇傭的不是人的雙手,而是整個人,包括他的腦,和他的心。
3. 金句
001 留住優秀員工三招:
寫封親筆信給他贊賞他的才能;
替他給他女朋友送上情人節的玫瑰;
代他給父母定個生日蛋糕;
002 激發善意的反面思考:
適量:過量會導致員工驕傲自滿、相互攀比、恃才傲物
適質:是否給予員工他想要的
適規:激發善意依然要遵循規章制度
適時:時機很重要
適應:需要打破適應,員工對激勵措施適應后就會產生適應性偏見
003 商業唯物、管理唯心
004 企業文化激發善,規則制度抑制惡
4.思考
激發善意,讓員工產生自我驅動力,自發地做事情,應該是最好的狀態。在此基礎上,再輔以流程、規章制度。能不能真正對員工好,讓員工有學習和進步的空間,是激發善意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