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豐鎮的年味市井圖

王書文

舊歷新年時的老豐鎮更像豐鎮。

青磚灰瓦的店鋪門頭貼滿手寫春聯,墨跡遒勁的“生意興隆通四海”旁,蒙文祈福符印在紅紙上隨風飄動。

街心“廣盛魁”“大德昌”等老字號挑起羊皮燈籠,燈面繪著八仙過海或駿馬踏云,燭光透過皮面暈開一片暖黃。街角土地廟前,供著蒙古牧人獻的奶豆腐與漢人焚的檀香,青煙融進飄雪。

臘月廿三,老豐鎮的青石板路開始滲出油潤的光。老張頭支起油鍋炸年貨的當口,對面醬園子的老板娘正往檐下掛燒肉,果木煙薰氣混著胡麻油香,在晨霧里織成一張粘稠的網,把整條街裹成琥珀。

鎮東頭的供銷社早半個月就擺出紅紙燈籠。褪色的玻璃柜臺后,李會計戴著老花鏡打算盤,算珠聲和門外三輪車的鈴鐺此起彼伏。剪紅紙的老裁縫鋪最熱鬧,王奶奶戴著銀頂針,剪刀在紅紙上游走如魚,窗花里的胖娃娃抱著金元寶,睫毛根根分明。

臘月的集市要擠破忻州街。張屠戶的肉案前疊著油亮的后臀尖,案板剁肉的節奏像在敲打年鼓。街角老茶館騰出前廳賣炒貨,瓜子殼在青磚地上積了半寸厚。最扎眼的是鎮西頭劉瘸子的糖畫攤,金黃的糖稀在青石板上流淌,轉眼就凝成昂首的龍,引得孩子們攥著壓歲錢不肯挪步。臘月的市井文化恰如一幅清末民初豐鎮年俗的《清明上河圖》。

山西商隊的騾車滿載汾酒、老陳醋,與蒙古駝隊的皮貨、風干羊肉擠滿街衢。腳夫肩扛“京廣雜貨”木箱吆喝:“讓道!景德鎮細瓷碗別碰碎了!”

楊柳青的《連年有余》與歸化城(呼和浩特)印的《成吉思汗狩獵圖》并列懸掛,老漢操山西口音叫賣:“買門神送灶王爺,關公爺保平安,格斯爾王(蒙古英雄)鎮邪祟!”

穿開襠褲的娃娃攥著銅錢,擠在吹糖人攤前嚷著“要匹馬!”“捏個敖包!”,糖稀裹著炒米、奶渣的“蒙式麻糖”被塞進羊皮襖口袋。

忻州街擺開了年貨矩陣。南北貨棧形成“前店后坊”格局,祁縣茶磚與天津洋堿同柜銷售;年畫攤暗藏玄機,楊柳青門神下壓著“抵制日貨”傳單;爆竹鋪后院存有俄制火藥配方改良的”雙響雷”。

大王廟是香火經濟圈。正殿供桌前設“代寫文書”攤位,黃表紙上印有商務印書館logo。偏殿簽筒暗藏機關,可出“上上簽”概率達七成。廟會期間香灰論斤售賣,作肥料銷往城郊菜園。

薛剛山時空疊影。登山道旁摩崖石刻新增火柴廠廣告,山頂祭風臺改建氣象觀測站,留存德制風速儀基座,背陰處藏有民國初年“反纏足會”活動巖畫。

東河灣一夜之間變成冰上社會。冰車租賃按時辰收費,使用瑞士懷表計時;冰面鑿洞垂釣者需向河務局繳納“冰稅”。冰雕作品出現蒸汽火車、留聲機等新式題材。

回民街也有自己的晨昏節律。雜碎湯用美孚煤油桶改制湯鍋,燒麥皮用機制面粉與傳統石磨粉按“三七比例”調和。凌晨三點有蒙商駝隊運來草原堿土,用于肉質保鮮。

十字街茶食暗藏著密碼。混糖月餅摻入荷蘭煉乳提升甜度;點心匣子用《申報》報紙作內襯;老茶莊木匾背面刻有晉商票號密押符號。

土塘銀樓暗市圈外人未知。金飾作坊地下室設日式天秤檢測成色,柜臺玻璃板下壓著滬上股票行情電報,后門連通當鋪,絕當品中可見柯達相機。

豬圈巷藥鋪生態也很有趣。百子柜暗格藏盤尼西林針劑,代煎藥灶臺兼烤中藥香皂,坐堂郎中出售血壓計。

三十晌午,老郵局的門廊下飄著墨香。退休的趙校長年年在這寫春聯,狼毫掃過灑金紅紙,行楷里藏著六十年的腕力。裁縫鋪王奶奶的幺孫舉著新寫的"天增歲月人增壽",小跑著往青磚老宅去,門環上昨日的殘雪簌簌落在簇新的對聯上。

三十晚上,富戶廚房蒸著“八大碗”-扒肉條、喇嘛肉(藏傳風味)、黃米糕;平民院中架起鐵鍋,酸菜燉羊骨沸騰,撒一把山西老陳醋。

守歲的長明燈要添三次油。子時廟門開,百十盞燈籠像天上飄落的煙火。老銀匠蹲在西街石橋邊,看自己打的銅香爐在供桌上騰起青煙。他想起五十年前跟父親學鏨花,那時文廟里的燈影比現在密得多。

小城彎彎曲曲,順城街、通順橋、五龍街、平安街、慶喜橋、蘆官巷、人市。青石板鋪就的路面,上面留下深深的車轍,仿佛能聽到木輪車碾過石板路的嘎吱嘎吱聲和車把式瀟灑的響鞭……

百年前的老豐鎮已處晚清民初社會轉型期,呈現“新舊碰撞"的特殊文化圖景。

文廟已是黃昏。科舉制度廢止后,大成殿月臺成為新式學堂晨操場,明倫堂廊柱上出現"抵制洋貨"的墨書標語,石鼓文碑刻旁新增德律風(電話)線路圖。

而武廟卻在勃興,正殿壁畫中出現持毛瑟槍的關平形象,商幫集資鑄造重達千斤的鑄鐵青龍刀。配殿改設民團指揮部,照壁背面繪有簡易城防圖。

南閣頂層銅壺滴漏旁懸掛西洋自鳴鐘,磚雕"魁星點斗"上方加裝霓虹燈管,石階裂縫中可見銅元、鷹洋等貨幣鑲嵌。

城隍廟判官殿前設"代書處",為文盲代寫訟訟,戲臺演出既有《目連救母》,也穿插文明戲,西廂房暗藏老式照相館,存有百年前廟會玻璃底片。這些歷史褶皺中,潛藏著中國城鎮近代化轉型的微觀密碼。

初五迎財神,戲臺子搭在大王廟前,一直要紅火到臘月盡。戲院最能反映老豐鎮的市井氣息。

清晨天色微明,戲園子門口的燈籠還未熄滅,雜役清掃前一日留下的瓜子殼、茶漬。班主與賬房核對今日戲單,門口張貼紅紙戲碼:“日場《金水橋》,夜場《走雪山》,加演二人臺《打金錢》。

戲班學徒摸黑練功,吊嗓聲穿透薄霧;武生翻跟頭熱身,刀槍劍戟碰撞聲叮當作響。班主吆喝:“今日劉掌柜包了頭排座,都打起精神!”

上午,戲園子所在的街巷活泛起來,賣炸糕、羊雜湯的攤販支起爐灶,香氣飄進戲園。角兒們對鏡勾臉,筆尖蘸朱砂描畫眉眼;衣箱師傅整理蟒袍、靠旗,叮叮當當的釵環聲里混著師傅的念叨:“鳳冠的珠子少了兩顆,定是昨日被娃娃們扯了!”?

臺上琴師試弦調音,老生與花旦對著空蕩蕩的堂座排練,班主皺眉打斷:“詞兒錯了!‘見嫂娘’這句要帶哭腔,再來!”

午后,看客入場,茶香彌漫。頭排方桌鋪上藍布,擺好茶壺、果碟;二樓雅座垂下竹簾,富家太太們搖扇嗑瓜子,伙計穿梭添水。門口“檢票”的老漢吆喝:“站票二十文,小孩扒臺邊小心挨打!”?

皮貨商、糧行老板拱手寒暄,借看戲談生意;穿長衫的鄉紳與戴圓帽的蒙古牧民并肩而坐,跑堂遞上熱毛巾:“王掌柜,給您留了《明公斷》的戲本子!”

日場開鑼,晉劇正戲,鼓板驟響。臺上大幕拉開,鑼鼓鐃鈸齊鳴,老生一捋長髯開唱:“孤王我坐金殿心神不定——”臺下叫好聲四起。?

演到悲情處,有婦人抹淚;武生連翻十幾個筋斗時,銅錢、銀角子雨點般砸向戲臺,學徒趕忙趴地撿錢。某鄉紳忽然站起高喊:“賞劉老板大洋兩塊!”全場沸騰。

傍晚,戲散人未散,日場結束,觀眾擠在戲園門口買燒麥充饑,小販兜售泥人、紙風車。幾個蒙古漢子圍坐街邊,用馬頭琴即興拉奏《走西口》,與戲園飄出的梆子聲混成一片。?

后巷里,班主低聲與保安團頭目交涉:“這個月的‘平安錢’已備妥,軍爺多關照”;賬房愁眉苦臉撥算盤:“包場錢抵不過煙土漲價,角兒的份銀怕要拖了……”

夜場是高潮,燈火人情,油燈搖曳。戲臺兩側高懸汽燈,旦角水袖如云,唱腔婉轉;丑角插科打諢,逗得滿堂哄笑。二樓雅間飄出鴉片煙味,某軍官摟著姨太太點戲:“加演一段《小寡婦上墳》!”?

戲至中途,一隊士兵持槍闖入,吆喝“征糧籌餉”,班主慌忙塞錢息事,臺下觀眾縮脖噤聲。士兵走后,琴師輕咳一聲,戲臺鑼鼓再起,仿佛無事發生。

子夜,曲終人散,燈火闌珊。戲園大門吱呀關閉,學徒蹲在煤油燈下縫補戲服,老琴師獨坐臺邊拉胡琴,哼著《梵王宮》的調子。后廚灶上煨著小米粥,角兒們卸了妝圍坐喝粥,笑罵今日的紕漏。?

更夫打梆聲漸遠,戲園屋頂野貓竄過,街角隱約傳來駝鈴聲——明日,又會有走西口的商隊帶來新戲班,或是亂世的另一段風波。

待到正月十五,屋檐下的冰溜子開始滴水。老藥鋪門前的石臼里,沒燃盡的香頭積了半尺,混著鞭炮碎屑,在雪水里泡成赭紅的泥。孩子們舉著走馬燈滿街瘋跑,光影掠過青磚照壁,高蹺隊扮成唐僧、關羽與蒙古王爺,踩著鼓點扭過十字街;龍燈舞隊鉆進“大盛魁”商號討賞錢,掌柜拋出一串銅錢:“龍抬頭,生意旺!”。恍惚又是百年前某個上元夜。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488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34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327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54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37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83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75評論 3 43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14評論 0 28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625評論 1 332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55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37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44評論 5 35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73評論 3 34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62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15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43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699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公元1757年(乾隆22年),乾隆皇帝下旨,關閉除廣州以外的其他通商口岸。在這一閉關鎖國的政策之下,廣州成為了當時...
    此時明月在閱讀 1,216評論 0 8
  • 豐鎮老城已在若干年前換了新裝。可兒時老豐鎮一直埋藏在我記憶深處,有時想起如一部老電影,畫面雖感陳舊,可還清晰依舊。...
    高原行走的樹閱讀 2,044評論 0 19
  • @王書文 經過十年浩劫,許多人家都沒有家譜了,而值得自豪的是我的祖輩歷經磨難還為我們后輩人保留了下一張云譜。說起云...
    高原行走的樹閱讀 6,027評論 9 83
  • 圖文|戴文子 寫在前面 農歷臘月廿三,是為小年。 算上今日,我回到老家已有十天。除去必要的親朋好友走動來往,剩下的...
    戴文子閱讀 459評論 1 4
  • 我是很相信前世今生的。 這是一件特別美妙的事情,你在什么時候,什么地點,遇見什么樣的人,發生什么樣的故事,大抵都是...
    謝十一閱讀 796評論 4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