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中秋之夜臨睡前,我特意問9歲女兒,能否背誦幾首關(guān)于月亮的古詩?我以為會聽到唐朝李白那首經(jīng)典傳世之作---《靜夜思》,結(jié)果聽聞:"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 飛在青云端。仙人垂兩足, 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 問言與誰餐?"這首略帶稚氣,語言質(zhì)樸,似信手拈來,卻隱藏著神話傳說,彰顯作者豐富想象力的古詩。在此月圓之際,頗為應景。我在腦海中努力搜尋,似曾相識但不知出自何處,何人之手?故作淡定問女兒,"《古朗月行》,李白寫的呀?"女兒奇怪望著我。我汗顏,再次讓女兒把題名說出來:古代的古,朗為朗誦的朗。。。并應我要求又背誦一遍。作為回饋,我背誦了張九齡《望月懷遠》,當我剛說"海上"二字,女兒也能順口道出"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再次問之,雖無果。但也有唐朝詩歌之盛行,深入尋常人家之感。我繼續(xù)將"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背誦完后,女兒望著我,一臉蒙圈。我竊笑,早先朋友圈有見分享這首詩,有心背誦今得以在女兒面前顯擺,并與之細細解析。
? ? ? 當我告訴女兒,作者張九齡是唐朝丞相,女兒好奇問,那蘇東坡不也是丞相?我大笑,在此我要特別感謝尹奇軍老師的兩次分享,第一次"一蓑煙雨任平生"讓我走近蘇東坡,窺一多才多藝,亦莊亦諧,豪情萬丈,對苦難的傲視和對痛苦的超越,全能多面手之大文豪背后些許故事,并將尹老師關(guān)于蘇東坡的課件分享做為睡前故事講給女兒聽,讓她不僅僅會背蘇東坡的詩,也能知道那些詩作背后的故事,并因此成了蘇東坡的小粉絲。當我解釋蘇軾與張九齡所處朝代的不同,并告知三首描寫月亮,流傳至今的古詩均出自唐朝,并再次把尹奇軍老師在《盛世風華數(shù)唐詩》中的精彩授課,節(jié)選部分和女兒分享,當女兒得知近300年歷史的唐朝竟然出了2800多位詩人,49000多首詩歌,出現(xiàn)的超一流的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絕對一流孟浩然、劉禹錫、元稹、李商隱、杜牧等;和一流王昌齡、王之渙、韓愈等課本上頻現(xiàn)的古詩名家均出自唐朝,表示不可思議。
? ? ? 通過尹老師精彩演講,讓我們更深層次領(lǐng)略唐詩風采,讓更多的人透過古詩詞背后的故事,讀懂詩人內(nèi)心情懷,跨越歷史長河,與之對話。這份歷史文化的傳承,代代相承,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