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社會實踐、沒有獲獎、沒有技能、沒有項目經歷、沒有證書,我的簡歷該怎么寫?
這是幾天前一位粉絲在公眾號后臺的留言。
這已經不是第一個了。我想,也不會是最后一個。
我真的很想回復說:大學四年,你早干嘛去了?
能給到的最好的建議或許是:從你的目標職位出發,去思考你相關的經歷,相應的技能或者興趣愛好。并研究崗位職責及任職資格,針對性的書寫簡歷。
大四了,讓你“做”簡歷,已經來不及了,你只能用寫的。
簡歷是做出來的,一步一個腳印實踐出來的。
而非大家理解的,用寫出來的。
假如是你求職的技術研發類的崗位,最好的競爭力在于,你的項目經驗。
倘若你沒實習,沒證書,沒社團也OK,你只要有一個作品,比如你做UI的。
自己設計一個網頁或者APP界面,放到附件里面,或者在面試的時候給面試官看,這樣就很有說服力。
倘若你真的沒實習,沒社團,沒項目經歷,沒證書,最后連技能都沒有。只能說:不怪你,怪誰?難道怪我?
大學四年,你這么荒廢著,浪了四年,到了找工作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沒有一技之長。
你看室友每天玩游戲,看韓劇。
看到這里,你還以為大學就應該是這么過的。
你也學人家每天玩游戲,學人家看韓劇。
畢業后才發現,別人家里給安排了一個月薪過萬的工作,而你抓破了腦袋,簡歷上還是只有個人信息,不光沒獎學金,你居然連個榮譽都沒有。
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長大后你還是輸給別人家的孩子。
原本你有機會靠自己實力,縮小差距,但你偏偏想靠臉靠運氣。
極少數人有背景,絕大部分人,都只有背影。
記得看過一篇文章,標題是《混吃等死這種事,我們是沒資格的》。
大多數人家庭背景都是普通的,家里是富二代,官二代,拆二代也只是一小部分。
普普通通的人,真的沒資格在大學里混吃等死。
你可以混吃等死,但你要想清楚,畢業后你該往何去。
畢業后面臨的壓力,在學校里是無法體會的。
養活自己,要考慮房子,車子,今后結婚,孩子,父母漸漸年邁即將退休,老去之后會有傷病,需要費用,孩子長大教育基金投入,還要考慮現金儲備,避免通脹導致儲備金縮水……
等等等等………
請不要說你想創業,國家號召創業鼓勵創業。
中國的中小企業三年內的死亡率高達95%。而且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有多年社會經驗的人創辦的企業。
想創業固然很好,但必須具備一定的資源,例如,人脈,資金,技術,項目,管理等等。
否則,還是找份工作,學習幾年再創業,也不遲。
而那些一畢業就創業成功的,在大學階段,他們就有針對性,有目的性的去與不同領域的人接觸,去積累。
“禮物說”“超級課程表”等90后創業成功項目,都不是隨隨便便成功的。
一個沒有任何經驗的人,畢業后創業成功的可能性,近乎為零。
不要說,學校沒教我們怎么寫簡歷,就業指導老師也只是照本宣科的念了課本。
為什么現在每年那么多畢業生,經濟形勢越來越差,工作越來越難找。我什么都沒有,該怎么辦?
學校沒教你玩游戲,你會了。
學校沒教你談戀愛,你會了。
學校沒教你追韓劇,你會了。
學校沒教你看美劇,你會了。
學校沒教你打籃球,你會了。
學校沒教你刷微博,你會了。
學校沒教你每天浪,你會了。
………
為什么這些你都會,唯獨不會為自己的未來考慮。
卻偏偏說,學校沒有手把手教我們找工作,我就是不會。
每所學校在大一階段,應該都會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
師兄就讀的三流院校都有,你們的學校,應該不會比這還差吧。
雖然學校教的是理論層面,但還是有具有實踐意義。
最根本的在于,你要發現自己喜歡的,今后想從事的工作,并且大學四年有針對性的塑造核心競爭力。
否則,公司請一個什么都不會的人,是做慈善么?
如果這篇文章傷害到你,你可以取關,但希望你好好思考下今后的方向。
如果你已經大四了,你還可以根據目標崗位,去思考自己去崗位匹配的點,并寫在簡歷上。
或者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平時積累的知識,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們最看重的還是經驗,倘若沒有經驗,我們更喜歡名校以及專業對口的人。
我們也很挑四六級,這兩天招聘的崗位,沒六級的都不給面試機會。
借用《中國合伙人》里“夢想是什么”的演講里的一句話——“這就是現實。”
如果你大三了,你還可以做一些彌補,在即將到來的暑假,去找一份實習,一份與今后想從事的工作相關的實習。
實習不比正式工作好找,需要緣分。如果找不到你喜歡的,請找一份相近的。假如你真的什么都沒有,請不要在最后一個暑假去旅行。
畢業旅行很重要,一定要有畢業旅行,但如果你沒有競爭力,明年再想找,那真的是來不及。
你可以在明年拿到Offer之后,去畢業旅行,那時候,一定是毫無負擔的一場旅行,終身難忘。
如果你剛剛大二,你應該從自己所學專業的角度出發,去思考自己是否喜歡這個專業,今后是否想從事這類工作。
如果不喜歡,你可以申請換專業,或者自學自考證書。
在暑假期間,去實習,做一些社會實踐。
只有實踐,才能真真切切體會到,你喜歡的,究竟是什么樣的。
如果你只是大一新生,你應該慶幸,你還有三年的時間。
但也不要放松,三年,彈指一揮間的事。
建議你多讀書,多參加活動。閱讀的目的在于發現你喜歡的,不要僅限于一類書籍,多嘗試各個領域。
多參加活動的目的并不是為了獲得幾個榮譽寫在簡歷上,而在于你從活動中體會到的感受到的一切。
比如你從演講中學會了如何在公眾面前表現自己,在技術類競賽中學會了如何專注。
“不要害怕失敗,因為當你意識到失敗只是彎路,你就已經走在成功的直道上了。”——《中國合伙人》
請相信,覺得為時已晚的時候,恰恰是最早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