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的時候喜歡看甜甜的韓劇,可是當全身充滿負能量的時候,想尋找發泄的出口,日劇是最好的選擇。這應該就是為什么有段時間我特別迷日本的電視劇的一大原因吧,像《四重奏》
《惡女三部曲》
電視劇心照不宣的固定模式,主人公都是正義的,善良的,永遠都是那樣的積極開心沒煩惱并且富有正能量??墒侨毡倦娨晞s不然,像《晝顏》就講述了主人公出軌的心路歷程,我們對于“出軌”抑或是“小三”這種字眼,我們心中對于人物的大致輪廓都已經浮現,絕對是渣男,肯定是壞女人的既定印象。
可是,沒有誰可以被貼標簽,以區分其“好人”,“壞人”。每個人身上有不同部分的自己,它可以是溫柔的,它可以是邪惡的,它可以是天真無邪的,也可以是十惡不赦的。
每個人都有意愿去做好事,可是也免不了干壞事。曾經聽過一句話“不能因為一件壞事而將一個人判了死刑,認定他就是壞人?!蔽覀儗τ诤萌?,壞人的界定也很模糊,什么是好人,什么又是壞人呢?誰又能說的清呢!
這種類型的日劇,經常給我一種反三觀的感覺,好像背離了傳統價值觀,沒有顧忌的扯掉了那塊遮羞布,將人的本性完全的展現,不留余地,因為真實所以深入人心。因為內心的想法只有自己知道,才更加肆無忌憚,而日劇將其展現更加淋漓盡至。
當你感覺一切都即將在崩潰的邊緣,一切都無法挽救的時候,就像反轉劇般的感覺,意料之外但又情理之中,整部劇的氣氛又重新回暖,似乎那曾經慌張錯亂的自己已漸漸遠去,只剩一片晴空與潔白的云朵,一切似乎也沒有那么重要了。
認真的去欣賞它,感受它,來一場心靈的洗禮,日劇巧妙的拍攝手法,讓我們可以體會到情感的細枝末節,日劇偏向于不斷挖掘生活的小事,因為往往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更能反映才是事情的根源,細膩卻不矯情,我們似乎能夠感同身受,也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面對同樣的遭遇,我們是否會有同樣的想法?尖銳犀利的展開發問,惡存在與我們內心深處,如果我們擁有了可以行惡的機會,我們是否會堅定自己?再者,所謂的壞事,一定就沒有可取之處嗎?
有時候電視劇對生活的小細節進行放大,卻并不進行講述,讓我們去悟出一些東西,自己去理解,自己去反思,由劇中的人物,我們是否能夠看到自己的影子,抑或是別人的,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一句話說的在理,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每個人都有想做壞事的沖動,但我們通常不會付諸行動,大多只會在自己的心思意念當中游走。
我們中國電視劇一般都極為正能量,中規中矩。但我隨著時間的推移,那種很真實,接近我們內心的聲音,才即使它是不美好的,是負能量的,但它是真實的存在著,也一直伴隨著我們,我們不能夠去一味否認我們的不完美。
沒有什么過不去的事,生活始終要過下去。再痛苦,飯要吃,覺得睡,沒有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