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歐體楷書間架結構習字帖》011(北京出版社)

《歐體楷書間架結構習字帖》精讀筆記


  • 書名:歐體楷書間架結構習字帖
  • 作者:柳溥慶、柳倫 編
  • 出版:北京出版社
  • 來源:七零藏書
  • 完成:2017-06-19
  • 更新:2018-07-16

《歐體楷書間架結構習字帖》

楷書的間架結構和學習方法

一、有關楷書主要術語的含義

學習楷書,須先弄清幾個主要術語的含義,然后對書法才易于領會。
  用筆筆勢筆法:這三個屬于的含義相同,都是指用毛筆書寫有筋有骨有象有勢的正楷字,講究各種筆畫、間架、結構所必須的技巧方法,也是用以說明毛筆在紙上或升或降(即用筆的提、按、頓、蹲)或縱橫運動(即用筆的過、挫、回、扭、轉、折)等運筆方法,使所寫的筆畫方圓兼備,能隨心所欲地寫成工整美觀的楷書。明代趙宧(yi)光說:“何謂用筆?正鋒起伏,下筆有意是也。”宋代姜夔說:“筆正則鋒藏,筆偃則鋒出,一起一倒,一晦一明,而神奇出焉。”這說明用筆先求規矩入巧,精熟之后,自能美觀
  間架結構結字的含義也基本相同,都是指每個字的組織形式及其美化的構成方法,用以說明依照歷代書法家開辟出來的途徑和美術圖案構成的原則,寫成工整美觀的楷書所必須的方法。趙宧光說:“何謂結構?疏密得宜,聯絡排偶是也。”漢代蔡邕說:“凡落筆結字,上皆復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勢遞相映帶,無使勢背。”明代李淳說:“字之形體有大小、疏密、肥瘦、長短,字之點畫有仰復、屈伸、變換,嘗患其浩瀚紛紜,莫能盡于結構之道,……勾撇點畫皆歸間架,有相應相送照應之情,無或反或背乖戾之失。雖字形有千百億萬之不同,而結構亦不出乎此法之外也。”所謂結構的美化,是用以說明書寫楷書盡力依照圖案構成的法則。
  結體體裁風格風神所說的含義也相同,都是說明楷書的結構在美化的原則基礎上,使其進一步變為獨特的風神品格。比如唐代的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等體的筆畫和間架結構的方式基本上是相同的,但是體裁風格各有不同,即有方圓、肥瘦、剛勁、遒媚、渾厚、瘦硬、峻整、飄逸等等區別。趙宧光說:“何謂體裁?格制裁益,不拘繩墨是也。”明代項穆說:“欲書必舒散懷抱,至于如意所愿,斯可稱神。書不變,匪足語神也。”

二、楷書結構的學習方法

怎樣才能寫成公證美觀的正楷字呢?我們知道,漢字的構成主要是從自然的形象演化而來,所以稱為象形字。每個字象一幅圖畫,尤其像一幅裝飾圖案,因此我國歷代書法家都說“字”和“畫”屬同一來源。所以要學好工整美觀的楷書,最好仿效繪畫的學習方法:先學習基本功,鍛煉自己的手,即先學習使用毛筆書寫各種基本筆畫的技法;當基本筆畫的形態臨摹學習達到相似程度,再進而臨摹學習楷書的結構及其書寫的技巧方法
  每個漢字的結構是經過歷代無數書法家的研究,逐漸創造、改革完備而定性的。我們學習楷書結構,要求在原有結構的基礎上,研究布置如何美觀,使人看了產生一種整齊優美的感覺。因此,學習結構,在下筆以前要在腦中先有一個理想的字形,然后下筆書寫晉代王羲之說:“結構者,謀策也。”又說:“夫學書之法,先乾研墨,凝神精慮,預想字形……意在筆前,然后作字。”這是說,學習書法應把結構當作計劃加以重視,否則隨筆行動,盲目書寫,一定不能寫成美觀的楷書。
  學習楷書的結構還要循序漸進、分步進行,各有重點:開始先學習每字的筆畫、偏旁、部首,力求平正、平穩;其次學習每一筆畫之間的關系,力求均稱、平衡;第三步要求每一筆畫之間的分間布白,力求疏密均勻,肥瘦調和;第四步學習每一筆畫、間架之間的連續和反復的變化;第五步學習每一字的形態,力求內外相稱,向背朝揖,形象自然,氣象生動;最后著重學習每字、每行前后相應連貫,注意體裁、風格的統一、調和等書法。如此反復進行,不斷學習,達到熟練程度,就能寫出工整美觀的楷書。
  本帖根據現代工藝美術圖案構成法則并參考歷代有名書法家關于楷書結構和用筆的書法論著,編成如下十二個楷書美化的構成原則,即整齊平正、上下平穩、左右均稱、輕重平衡、分布均勻、對比調和、連續各異、反復變化、形象自然、氣象生動、相應連貫及格調統一。每一原則選用八種有關書法和歐體正楷標準字,具體說明這一原則美化的書寫方法。
  這十二個原則是工整美觀的楷書構成的必要條件。學習楷書的方法是,先研究、認識、掌握楷書美化的理論知識,作為書寫實踐的指導思想,當然僅有理論知識而無具體的方法和實踐的經驗是不行的,自己的手和筆是不會聽從使喚的,還必須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學習的恒心,才能由熟練而達工整美觀的目的。

三、學好楷書的中心環節

學習楷書,能否達到工整美觀的目的,主要取決于自己對各種筆畫的用筆技法是否十分熟練,楷書結構的構成原則是否正確掌握;因為所寫楷書的工拙、美丑,完全是由每字的構成原則及其書寫方法來決定的。
  結構和運用筆畫兩者有密切的聯系,它同戰略和戰術的相互關系是一樣的。結構必須照顧全局,為筆畫創造有利條件;筆畫必須服從結構,聽從指揮,全力以赴。所以學好楷書的中心環節,在于正確認識和掌握楷書結構美化的原則,同時熟練地掌握用筆書寫的技巧方法。如能這樣反復進行學習而達到熟練程度,是一定能夠寫成工整美觀的楷書的。

楷書結構美化的原則、方法和標準字帖

一、整齊平正

這是楷書結構的第一個原則。唐代孫過庭說:“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歷代書法家所寫篆、隸、正書的結構都是整齊平正的。不過行書、草書則不然,它們的筆畫、結構,有時從局部看來并不平正,但從整體來看,也是平正的。由于整齊平正的物象,人們看后必產生安穩、舒適的感覺而知其美;若見傾斜不穩的物象,必產生驚險危懼的感覺而知其丑,所以學習楷書首先要求平正。所謂平正,并不是強求每字的橫畫必平,豎畫必直,而是要求每個字穩立在支點上勿失重心。項穆說:“書有三戒:初學分布,戒不均與敧;繼知規矩,戒不活與滯;終能純熟,戒狂怪與俗。”因此學習楷書既需研究平正,又須研究變化

  • 平正:間架布置要平正,筆畫長短要參差,要求平正為主。
  • 中正:中豎要寫在正中,上點和下豎應垂直,力求保證平正。
  • 橫斷:左右二橫雖中斷,但應力求平正安定,不失重心。
  • 豎斷:上下二豎雖中分,但應垂直,以求平正,避免偏側。
  • 讓橫:橫畫多者,務求長短各異,宜使中橫較長,求其平正。
  • 讓豎:豎畫多者,中間直豎要長,并應垂直勿斜,才能平正。
  • 偏正:結構正者,橫畫不易過平,應稍傾勿側,所謂正者偏之。
  • 偏側:結構斜者,務求斜中取正,勿失重心,所謂偏者正之。

二、上下平穩

這是楷書的結構的第二個原則。王羲之說:“字之形勢不宜上闊下狹,如此則重輕不相稱也。……分間布白,遠近宜均,上下所得,自然平穩。”假使一個字寫成上面過重,下面過輕,或上面過小,下面過大,那一定不美。比如:“宀”字為帽,上部宜較下部為大,務使上面復蓋下部之上才能好看。又如:“走”、“辶”字為旁,則應使下部較上部為大,俾能承受上部。歐陽詢說:“字之承上者多,惟上重下輕者頂戴欲其得勢。如曡、驚、聲之類。八訣所謂如人上稱下戴,又謂不可頭輕尾重是也。”顏真卿說:“欲書先預想字形,布置令其平穩,或意外生體,令有異勢,是之謂巧……”

  • 天復(上廣下狹):天復者,要上面蓋盡下面,宜上廣下狹,求其平穩。
  • 地載(下廣上狹):地載者,要下畫載起上畫,宜下重而上輕。
  • 上寬(上大下小):上占地步者,要上寬而畫清,下窄而畫濁。
  • 下寬(上小下大):下占地步者,要下寬而畫輕,上窄而畫重。
  • 二段(上下均分):二段者,分為兩半,校其長短,微加調整,力求上下平穩。
  • 三停(上下三分):上中下三部等分者,上下宜略寬,中部宜略窄,以求平穩。
  • 中寬(中占地步):中寬上下窄者,中間略寬,上下宜略窄,使其均勻平穩。
  • 中窄(上下占地步):中間窄而上下寬者,上下宜略大,中間宜略小,以求平穩。

三、左右均稱

這是楷書的第三個原則。歐陽詢說:“初學之士,先立大體,橫直安置,對待布白,務求其均齊。”均齊(即均稱)的原則分別有四種:一、絕對均稱,如非、林、開等;二、相對均稱,如輔、兆等;三、部分均稱,如禁、鶯等;四、不規則均稱,如繁、贏等。漢字形狀很多,凡是有左右兩個或三個以上間架配合而成的字,必須左右均稱,才能美觀。如左右兩邊的筆畫多少不等,間架簡復不同,書寫時,如欲左右均稱,則應當采用化密為疏化疏為密的方法,使左右疏密均衡,輕重相當。

  • 平分(又名分疆):左右平分者,如兩人并立,左右宜均,盡力避免寬闊。
  • 三均:左中右三部合成者,中間部分要平正,左右務求均稱。
  • 左右占(左右占地步):中窄左右寬者,左右兩部宜略寬而長,中部宜略窄而短。
  • 中間占(中占地步):中寬左右窄者,中間宜較寬大,左右宜較疏而略小。
  • 長方:字形長方者,四角要齊平而稍長,并使左右均稱。
  • 短方:字形偏方者,兩肩要上開而下合,力求左右均稱。
  • 四方:字形四方者,上兩肩要平,下兩角宜齊,力求左右均稱。
  • 渾圓:字形渾圓者,上下左右,四面八方都應力求均稱。

四、輕重平衡

這是楷書結構的第四個原則。陳繹曾說:“一切偏旁,皆須令狹長,則右有余地矣。在右者亦然。……審其輕重,使相負荷,計其大小,使相副稱為善。”這里所講的“使相副稱”用現代繪畫術語來說就是“平衡”。漢字的結構有很多左小右大的字,如佳、清、騰等;也有很多左大右小的字和偏斜不正的字,如刪、尉、乙、勿等。因其結構左右寬窄不同,輕重不等,書寫時則應采用大小平衡、輕重平衡的原則,掌握字的重心,把較大較重部分的位置移近中心,而將較小較輕部分遠離中心;使筆畫較多部分的地位放寬,較少部分的地位變窄;或使較大較密部分移近中心,而使較小較疏部分左而齊上,如鳴、喻等,或者移右而齊下,如知、孰等,俾使左右達到輕重平衡狀態。

  • 左占(左占地步):左寬右窄者,要左大而畫較瘦,右小而畫較肥,使能輕重平衡。
  • 右占(右占地步):右寬左窄者,要右大而畫較瘦左小而畫略肥,如此即可保持平衡。
  • 讓左:左重右輕者,要左高而右低,右邊應讓左,使其平衡。(郡勅勤欲勅動)
  • 讓右:左輕右重者,要右高而左矮,左邊應讓右邊,使能平衡。(臻城接時鉅踰)
  • 左上平:左小右大者,應使小者齊上,大者重心移左,使能保持平衡。
  • 右下平:左大右小者,應使小者較矮而與左部之腳齊平,如此即能保持平衡。
  • 偏右:上部偏左者,應使下部偏右,如此才能保持平衡。
  • 偏左:上部偏右者,應使下部偏左,以便保持平衡。

五、分布均勻

這是楷書結構的第五個原則所謂分布均勻,是指每字之中所有筆畫的分間布白,字與字間的空白距離,行與行間的遠近距離是否均勻。王羲之說:“分間布白,遠近宜均。”《書法八訣》說:“分間布白,調勻點畫是也。”蔣和說:“布白有三:字中之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間之布白。初學分布,皆須停勻,則求變化,斜正疏密錯落其間。”至于如何書寫才能達到分布均勻的目的,陳繹曾說:“疏處捺滿,密處提飛;平處捺滿,險處提飛;捺滿則肥,提飛則瘦。”其意是使每一字的所有筆畫之間的空白間距力求疏密均勻。為此書寫時筆畫粗細務求肥瘦適宜,并使間距空白疏密均勻。

  • :分間寬者,筆畫宜肥,形態宜短勿長,力求布白均勻。
  • :分間窄者,筆畫宜瘦,形態宜長勿瘠,俾使布白均勻。
  • :間架疏者,筆畫不宜瘦而宜豐,分間布白,寬窄宜均。
  • :間架密者,筆畫不宜肥而宜瘦,分間布白,遠近宜均。
  • :結構孤單者,筆畫宜肥勿小,橫畫要長而遒勁。
  • :部首重疊者,宜瘦勿過大,分間布白,遠近宜均。
  • :筆畫少者,宜肥勿瘦,間架要正,直畫宜短,點需近上。
  • :筆畫多者,宜瘦勿肥,粗細輕重,分間布白,疏密宜均。

六、對比調和

這是楷書結構的第六個原則。所謂對比調和,是指每個字內部各種筆畫之間的長短、肥瘦及疏密對比是否調和美觀。王羲之說:“分均點畫,遠近相須;播布研精,調和筆墨;鋒纖往來,疏密相附。”點畫分布必須力求肥瘦適宜;空白間距必須力求疏密相當。間距疏則筆畫宜肥;反之,筆畫宜瘦。項穆說:“人之于書,得心應手,千形萬狀,不過曰中和、曰肥、曰瘦而已。若書宜長短合度,輕重協衡,陰陽得宜,剛柔互濟,猶世之論相者不肥不瘦、不長不短為端美也。”因此,學習楷書,務求各種筆畫之間的長短、肥瘦及疏密對比符合調和的原則,才能給人們以美感。

  • 長短合度:筆畫排疊要疏密停勻,參差不齊,力求長短合度。
  • 肥瘦調和:筆畫排列應有陰陽之分,粗細之別,務求肥瘦調和。
  • 大小合宜:兩字相合,小則化疏為密,大則化密為疏,力求大小合宜。
  • 疏密停勻:兩字相合,疏者宜小,密者宜大,力求疏密調和。
  • 避密就疏:筆畫排列要隨字形變換,力求避密就疏,避遠就近。
  • 穿寬插虛:字畫交錯者,欲其疏密長短大小停勻,務求穿寬插虛。
  • 左右相應:左右簡復不同者,要相生相讓,避險就易,力求左右相應。
  • 補其空處:字欲四滿方正,空處宜補,使與整體相稱。

七、連續各異

這是楷書結構的第七個原則。漢字楷書有許多結構使用同一基本筆畫構成的,這些同一筆畫在同一字中書寫時不可筆筆相同,而應力求各異。包世臣說:“原釋廬字一例,乃變換之法,如‘廬’字之撇,初婉轉而次斜硬;‘愛’字之撇,初斜硬而次婉轉;‘逢’字上點下捺;‘奏’字上捺下點。又如三四橫、三四豎、三四撇、三四點及諸口、田、乂、人之疊用者,俱宜變換,不宜相同。”又如“烈”之四點,“氵”之三點都宜各自立勢,不可相同,否則必然使人覺得呆板厭煩。所以學習楷書對于同一字中的同樣筆畫務求筆筆各異。

  • 連點:各點相連,力求上下相應意連,切勿似棋子。
  • 連挑:各挑先后連續,力求互變各異,切勿相同。
  • 連橫:各橫上下連續,長短要參差,間距要均勻,形態要各異。
  • 連豎:各豎左右連續,高低要參差,形態力求各異。
  • 連撇:上下兩撇連續,形態應有不同,下撇之首,宜置于上撇之胸。
  • 連捺:上下兩捺先后書寫,務變其一,以反捺代正捺。
  • 連鉤:各鉤先后書寫,形態務求各異,如果相同,則必形俗。
  • 連厥:各厥前后書寫,形態務求各異,如或相同,則必形丑。

八、反復變化

這是楷書結構的第八個原則。漢字楷書有許多結構是用若干相同的間架、偏旁部首重疊并合而成的。凡用同一間架重疊或并排書寫時,其形狀不可完全相同而應變其一。隋僧智果說:“重并仍促:謂呂、昌、爻、棗等字應上小下大;林、棘、絲、羽等字應左促右寬;森、磊、淼等字則應兼用之。”張懷瓘說:“偃仰向背:謂兩字并為一字,須求點畫上下偃仰有離合之勢。”“鱗羽參差:謂點畫編次勿使齊平,如鱗羽參差之狀。”王羲之說:“二字合為一體,重不宜長,單不宜小,復不宜大,密勝乎疏,短勝乎長。”

  • 重并:左右重復并列者,彼此應有區別,宜左促而右舒。
  • 重疊:上下重疊者,應上小而下大,三疊者上大而下小,各有不同。
  • 重橫:橫畫重復者,上下不可相同,一般上短下長。各不相同。
  • 重豎:豎面并列者,左右不可相同,而應左瘦右肥。各有不同。
  • 四橫:四橫重復者,上下二橫要異向,中二橫宜相順。
  • 四豎:四豎并列者,左右二豎要上開而下合,中二豎宜相向。
  • 排點:四點并列者,要各有變化,不可排列呆板如棋子。
  • 聚點:點挑相聚者,要互相照應,力求生動,不可像砌石。

九、內外相稱

這是楷書結構的第九個原則。漢字正楷有許多結構是由內外兩部分筆畫間架配合而成的,書寫每一字,在腦中應先有簡要概念,而后下筆。趙宧光說:“欲作署書,先想一字,體裁所得,然后拈筆。落中筆時即作全體。落左筆意在右,落右筆意在左,上下同之。”其意,書寫外圍邊框時,先考慮內包結構的簡復而定寬窄高低;書寫內包結構時,先考慮外圍形勢而定高低寬窄,務使內外相稱。并應注意外圍形勢,不可橫平豎直,避免方正呆板。楷書的特點,橫畫和外圍一般是左稍低,右稍高。若外圍是扁方形,則要上肩開而下腳合,切忌直腳下肩。如外圍是二面抱左型,勹字用斜抱或豎抱,應視內包結構的簡復而定,務使內外相稱。

  • 四面合抱(四圍包裹):口字寫時,應據內包簡復,決定外圍高低寬窄,力求內外相稱。
  • 三面抱上(即下包上):凵字寫時,先考慮外圍形勢,而后寫內包,務使內外相稱。
  • 三面抱下(即上包下):冂字寫時,如內包簡,要上開而下合,內包復,則旁宜直。
  • 三面抱右(即左包右):匚字寫時,左旁用向豎或背豎或垂直,應視內包形勢而定。
  • 二面抱左(即上右包):勹字寫時,如內包簡單用斜包,若內包繁復用豎包。
  • 二面抱右(即上左包):廠字寫時,應依據內包簡復大小,決定外圍寬窄高低。
  • 左下抱右(又名橫腕):乙字寫時,橫腕不宜短,如太短不能容物,務求內外相應。
  • 右上抱左(又名縱腕):乙字寫時,縱腕宜長,但不可太寬,以免散漫,務使內外相稱。

十、形象自然

這是楷書結構的第十個原則。漢字多以自然的形象為基礎,故稱為象形字,所以書寫時可以摹仿自然物體的形象而成字。衛夫人論書法說:“‘丶’畫如高峰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一’畫如千里陣云,隱隱然其實有形;‘丨’畫如萬歲枯藤;‘丿’畫如陸斷犀象;‘?’畫如崩浪雷奔;‘?’畫如百鈞弩發;‘??’畫如勁弩筋節……每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書道畢矣。”這是說學習楷書必須力求形象自然,如果完全橫平豎直、形方體圓如幾何圖案,則必呆板而無美感了。

  • :間架疏而筆畫肥者,勿露肉而應力求遒勁豐艷。
  • :間架疏而筆畫廋者,須勿露骨,而應力求流麗清秀。
  • :字形長者勿瘦,務求豐艷秀雅,力避長似春蚓秋蛇。
  • :字形矮者勿肥,務求精悍秀勁,力避短矮如踏死蝦蟆。
  • :字形大者,不可過大,宜促令小,力求自然,疏密得宜。
  • :字形小者,須略放大,力求自然寬綽豐滿得宜。
  • :字形偏者,形勢力求平穩,不失重心,使其自然。
  • :字形正者,四面不可呆板,形態務求自然。

十一、氣象生動

這是楷書結構的第是一個原則。正楷書法有形象和精神兩方面,研究間架結構是為表現每字的基本形態;研究用筆書法是為表現每字的精神氣象。楷書的精神氣象不能離開結構,所以要寫成氣象生動、風神飄逸的楷書,一方面應注重研究間架結構的形象,同時又當練習用筆書法。姜夔在《續書譜》中說:“風神者,一須人品高,二須師古法,三須紙筆佳,四須險勁(書以骨干為先),五須高明(英爽之氣,有骨而后有氣),六須潤澤,七須向背得宜,八須時出新意。自然長者如秀整之士,短者如精悍之徒,瘦者如山澤之癯(音渠,瘦也),肥者如貴游之子,勁者如武夫,媚者如美女,欹斜如醉仙,端楷如賢士。”

  • 相向:左右相迎者,應各回避,各不妨礙,力求生動。
  • 相背:左右相背者,應各照顧,氣勢貫通,力避呆板。
  • 順背:左右順背者,應順勢排列,各不相倚,以求生動。
  • 俯仰:上下相闔者,應彼此照顧,各自蓋藏,力求生動。
  • 剛勁:剛勁的字,點畫要體圓而筆方,力求遒勁。
  • 圓潤:圓潤的字,點畫要圓渾無棱角,力求姿態妍媚。
  • 秀麗:秀麗的字,點畫要體方筆圓,形短而書長,使風度英俊。
  • 端莊:端莊的字,點畫要方正,結構要精密,氣魄大方。

十二、格調統一

這是楷書結構的第十二個原則。文字書法以結構體裁為格,用筆鋒勢為調。如果所寫的字格調不統一,則必雜亂、粗野,使人見了產生不愉快不舒適的感覺。張紳說:“古人寫字,正如作文有字法,有章法,有篇法,終篇結構,首尾相應。”孫過庭說:“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通篇之準。”所以每寫一字或寫一畫,必須上下管束,前后照顧。王世貞說:“法成之后,字體有管束;一字管三字,如此管一行;一行管兩行,兩行管三行,如此管一紙。凡此皆學者說當知也。”

  • 風格一致:筆畫的起止和轉折,必須體式相同,風格一致。
  • 前后均勻:分間布白,上下、左右、大小、疏密,力求前后均勻。
  • 彼此顧盼:一筆為一字的規范,上下、前后,力求彼此顧盼,互相呼應。
  • 首尾相應:一字為終篇的準則,上下前后力求首尾相應。
  • 前后管領:一行之間,要以上領下,以前領后,力求前后管領,不失位置。
  • 上下相當:下一字應受上一字管束,肥瘦、大小,力求上下輕重相當。
  • 左右相稱:下一行應受上一行管束,寬窄疏密,力求上下左右相應相稱。
  • 神氣一貫:每字結構體裁、用筆鋒勢,力求神氣一貫。

后記

一、楷書結構和用筆的關系

結構和用筆兩者是有密切聯系的。趙宧光在《寒山帚談》中說:“凡用筆如樹,結構如林;用筆為體,結構為用;用筆如貌,結構如容;用筆為情,結構為性;用筆如皮膚,結構如筋骨;用筆如四肢百骸,結構如全體形貌。”但也不可把兩者混為一談,在學習時應該分清主次。元代趙孟頫說:“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由于楷書每字、每行及全幅的結構、結體究竟是工是拙、或美或丑,都是依靠用筆技法表現出來的,所以古代書法家都很重視用筆。他們把用筆看作四肢五官、血肉筋骨;把結構、結體看作衣服裝飾、外貌風格。由此可見,結體是可變的,而用筆是不變的。正如歐、顏、柳各體的結構和結構各有方圓、肥瘦、剛柔、風格、神韻等不同,但用筆則基本相同。

二、楷書構成原則和書寫方法的結合

工整美觀的楷書是由筆畫、間架結構、體裁風格及用筆技法四種要素構成的。這四種要素如何結合,依據什么原則,采用什么技法才能寫成工整美觀的楷書?編者認為,工整美觀的楷書,應該具備上列十二個原則。因為如果每個正楷字的筆畫、間架結構既不整齊平正,又不上下平穩;左右既不均稱,輕重又不平衡;筆畫分布既不均勻,疏密對比又不調和;連續既不各異,格調又不統一,則當然不能成為完善的工整美觀的楷書。不過如果只缺少其中一兩個原則,雖然是美中不足,但是還能稱為工整美觀;要是缺少三五個原則,那就不能算為工整美觀了。所以學習楷書時必須認真學習這十二個原則,更應切實臨摹每一原則具體的書寫技法,而達到熟練程度,就能寫成工整美觀的字了。不過如要整篇文字的結構也能寫得工整美觀,尚須進一步研究學習最后一個格調統一的原則;尤其應切實學習這個原則的具體表現方法,盡力把每個字寫成:風格一致、前后均勻、彼此顧盼、首尾相應、前后管領、上下相當、左右相稱并神氣一貫。這樣學習如能做到筆筆用心、字字有意,則每個字的結構和整篇字的結構都能成為真正的完善的工整美觀的楷書了。

柳溥慶 遺稿

思維導圖總結

楷書間架結構思維導圖

【完結】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533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55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365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61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46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89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78評論 3 43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18評論 0 28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637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58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39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46評論 5 35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80評論 3 34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62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19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47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02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