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中提到的第二個思維就是登月思維。
什么是登月思維?找一個看似不可能的大目標,集中力量及其所能把這個目標做出來,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1962 年 9 月,美國總統肯尼迪突然發表演說,宣布美國要在 1970 年之前,人類實現登月。
這大概是美國歷史上最大膽的一次總統講話。當時美國的登月條件和航天水平可是比今天差太多了。連最起碼的給宇航員穿的宇航服都不知道該怎么設計,更別說對月球表面能否登陸這種復雜情況的深入了解。
然而肯尼迪放了話,就是要登月。結果過了短短的七年,阿姆斯特朗成功登月了。
這樣看“登月思維”就是定一個宏大而高的目標。Aiming high! 你為一個高目標而努力,就算失敗了,你可能得到的至少是中等水平的副產品;但要是一開始就選擇一個中等目標,可能結果就是一堆低水平的東西。
這種事情可能作為中國人覺得有些不可思議。聽起來像畫大餅。我們向來就是謙虛謹慎,腳踏實地,少說多做。但是登月思維可以說是跟所有思維都不一樣,并不是國人和西方人的觀念的不同。
宏大的目標提出來了,一個最重要的好處就是可以倒逼人想著法子實現它,改革創新,回歸第一原理。當大家最開始都覺得不可能的時候,探討分析提出各種問題,跳出平時的慣性思維,研究各種可以實現的可能性。
另一個好處就是高目標高維度的競爭并不是那么激烈,畢竟做大事的人少嘛!如果總是在較為舒適的領域里找突破,競爭也是很激烈的。我們時常說要做自己擅長的事情,這個有可能是個思維偏誤,真正勇于做大事難事的人并不多,如果真的去做了,可能會發現并沒有很多人跟你競爭。
我自己理解,具有登月思維的本質并不是說大話,樹立假大空的目標。而是aim high ! 然后朝那個高的標準不斷努力!最重要的就是要跟肯尼迪似的,大聲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