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9點從行里出來,坐在空無幾人的554上,刷著朋友圈,才發現原來今天是五四青年節。發現和我同屆的廈大妹子的朋友圈是“青年節 中老年藝術家們默默擦去眼淚 繼續干活”,心念一起,在下面評論“德藝雙馨”,過了幾分鐘就看到她回復我“最美不過夕陽紅”。
突然又想到了昨天圓圓在朋友圈里發的“我們認識幾年了?”我掐指一算,居然已經19年了。19年前,遇上她時我初一。初中時的我因為成績好簡直在班里橫著走,每次考試都成為全班同學家長心目中“別人家的孩子”。初中三年雖然同班但是交集很少,卻因為跟她的同桌關系好幫她給坐在我后座的大眾情人班長大人遞過情書。沒想到高二分班,兩個人居然成了同桌。開始兩人也是歡喜冤家,以致于后來我都沒有想到我見證了她生命中很多的時刻,包括讓爸爸幫忙讓她去浮中復讀,包括工作的第一個月接到她的電話,我對她說:“沒什么,有我在,只要我有一口飯吃,就會幫你!”
突然發現這些都是我的青春,飛揚跋扈,但是又熱血沸騰。
記得小時候看魯迅的文章,最喜歡他的《紀念劉和珍君》,里面有一句話“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百年前的青年人用生命和鮮血書寫了他們的青春,追尋他們理想中的自由,他們是幸福的。百年后的我們呢,面對生活的茍且,不需要他們那樣的熱血,保持一顆追夢的赤子心,不要忘記自己為什么出發,這樣的我們也是幸福的。
上學時語文作文最常用的一個句子是“歲月如梭,光陰似箭”,英語作文最常用的句式是“how time flies”。突然發現自己已經成為一個有故事的女青年,也可以很輕松地在朋友圈里調侃自詡“中老年藝術家”的另外一個有故事的女青年,也可以肆無忌憚地回憶起那一段有詩和遠方的青蔥歲月,也可以舉重若輕地和別人說起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我才發現,愛是人的軟肋,也是盔甲,原來成長中伴隨的痛苦終將涅槃,一邊流淚一邊長大。
青春的逝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忘記了自己年輕時的夢,可怕的是失去了一個青年人的狀態。
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