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瑟王一直都是英國相當知名的故事,在中古世界,充滿魔法、權(quán)力、貪婪的世界裡、在貧富懸殊,沒有法律,教育貧瘠的環(huán)境中,除了昏君與邪惡外,大家都在期待英雄的出現(xiàn),由他帶領(lǐng)大家走向光明,不再是黑暗籠罩與強權(quán)欺壓,而《亞瑟:斗獸爭霸》(King Arthur: Legend of the Sword)則完全聚焦了劃破黑暗、扳倒強權(quán)的層面,這次,我們不僅看到了中古世界的迷人,還有史詩的華美與壯闊。
編劇評價(普通、杰出、精湛、完美):精湛
皇室中,總會存在一則顛沛流離的悲慘故事,因為對權(quán)力的渴望、對王位的野心,一個夜晚的叛亂,王權(quán)被奪走、家族被剿滅、還在襁褓中的王子,隨著河水來到社會的基層中,王子可能會被農(nóng)夫、樵夫、漁夫收養(yǎng),在電影中,亞瑟(查理·杭南飾)則是在妓院長大。
編劇喬比·哈諾德(Joby Harold)、蓋·瑞奇(Guy Ritchie)、萊諾·威格拉姆(Lionel Wigram)聚焦了許多反派的刻劃,沃帝根(裘德·洛飾)存在一種渾然天成的邪惡氣質(zhì),對權(quán)力的渴望與野心,不惜犧牲一切取得王位的調(diào)性,使他成為了故事中的靈魂人物,他能推動故事的前進,讓我們能夠使用亞瑟的視野體驗故事。
悲劇的王子所面對的不僅僅是沃帝根,同時還必須面對自己的恐懼,他親眼看見自己的父親為了保護血派與王權(quán),而將圣劍拋向空中,插在自己的背脊變成劍座,保護了血派的延續(xù),也是亞瑟唯一的機會奪回王權(quán)。
三位編劇在亞瑟因恐懼抗拒力量的部份,也有相當鮮明的刻劃,就像我們被噩夢驚醒,再度閉上眼睛時總會出現(xiàn)噩夢的片段,讓眼睛不趕閉上,但睡意的侵襲,又會不經(jīng)意的闔上雙眼,如此就在這兩者之間來回,但最后,睡意都會成為贏家,好似亞瑟通過了精神考驗,逐漸地克服恐懼,揮舞著圣劍,對決沃帝根。
亞瑟王曾經(jīng)被翻拍過數(shù)次,但《亞瑟:斗獸爭霸》則將史詩的層面放入了人心,讓殘酷又冰冷的文字,被熱血又澎拜的綻放于故事裡,正邪的對立、王位的角逐、魔法的迷幻,皆壓縮于亞瑟與沃帝根兩個角色中,他們乃這個世界正邪集合體,但在這之中加入了人與情感的層面,史詩是將殘酷歷史美化,仍少了人心的層面,而《亞瑟:斗獸爭霸》則彌補了這項缺點,故事比想像中更加有力,難以從腦中揮去。
導(dǎo)演評價(普通、杰出、精湛、完美):完美
身兼導(dǎo)演的蓋·瑞奇,他的影像──雄壯,每一個戰(zhàn)爭與打斗鏡頭都富含扎實的力道,尤其是亞瑟揮舞圣劍爆發(fā)潛藏的能力時,影像不遺馀力地綻放,以及亞瑟面臨一對多的情況下,瑞奇則將攝影機放在亞瑟的身后,放大了亞瑟本身,也加強了打擊感。這個中古世界非常真實,就像我們親眼見證了一切,蓋·瑞奇無庸置疑地完成了一部完美的作品。
演員評價(普通、杰出、精湛、完美):精湛
裘德·洛(Jude Law)就是這則故事中最重要的反派,我曾在影評中提到:故事仰賴于角色,角色中若有反派,那他將是非常重要的關(guān)鍵,而裘德·洛則恰恰解釋了這點,渾然天成的邪惡,看著自己的哥哥登基,眼裡只有對王位的貪婪與渴望,容不下一絲地親情,甚至犧牲了自己的妻女與黑暗締結(jié)契約,就算掌握權(quán)力、坐上王位,卻似乎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他與背叛、悔恨為伍,只為了鞏固王權(quán),裘德·洛著實演繹了這項特質(zhì),如果沒有裘德·洛的帶領(lǐng),查理·杭南(Charlie Hunnam)對抗邪惡的部份不會如此突出,每一個好演員都能引領(lǐng)故事、引導(dǎo)演員,裘德·洛正是一位絕佳典范。
總體評價(普通、杰出、精湛、完美):精湛
《亞瑟:斗獸爭霸》是一部相當成功的史詩電影,鏡頭壯闊又寫實,角色與演員完美契合,紛紛展現(xiàn)了史詩的特性,電影能精準呈現(xiàn)史詩的細節(jié)與架構(gòu),只是非常困難,但《亞瑟:斗獸爭霸》做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