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子
三天前,2015年9月20日,北京,奧體中心。
當我赤腳沖過北馬賽道的終點時,計時牌顯示4小時20分,我提前計劃10分鐘完成了人生第一個赤腳馬拉松。
過了終點,領完東西,坐在地上休息的時候,我還為剛才終點前一公里沖刺超過幾十人而有點小興奮。今天的狀態(tài)不錯,最后十公里,雖然腳底火辣辣地疼,但賽后檢查,腳底沒有起泡,這說明,本次赤腳挑戰(zhàn)全程馬拉松圓滿成功。
我是今年東馬之后,開始練習赤腳跑的,從3公里起步,然后7公里,10公里.....本打算用多半年的時間,在年底最后兩個月挑戰(zhàn)赤腳全程的,后來為了把赤腳首馬獻給首都,臨時改變計劃,但由于訓練時間短,純赤腳跑量不足,赤腳最多只跑過25公里一次,擔心全程下來很辛苦。
賽前各種預測,最好430完賽,腳底若干血泡,或者5小時以后關門前安全完賽,不過那成績就會打破首馬的最差成績記錄了,對于穿鞋跑成績還說得過去的我來說,這成績總有點心不甘,所以決定無論任何,都要保底500,爭取430。
還好,賽事結果比我預想的都好,沒有起泡,沒有抽筋,全程該吃吃,該喝喝,最后還超人若干,唯一缺的是,沒有像首馬那樣把自己感動一次。
我是個感性的人,記得第一次在上海跑全程,當歷經(jīng)千辛萬苦熬到終點的時候,感覺人生不會比跑一次全程馬拉松再難熬了,所以,在到達終點的那一刻,我為自己完成了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一個挑戰(zhàn)還是酸鼻子了。
賽前曾想過,畢竟我的純赤腳跑量不是很充分,如果最后十公里起血泡,還能按計劃完賽的話,一定又是一次賽中罵娘賽后竊喜說不定還再來一次自我感動的生命體驗。
不過,賽后我至始至終都很平靜,我想這種平靜應該來源于這兩年里十多場全程馬拉松的磨練吧。
記得海明威說過一句話:我們的人生總是傷痕累累,但毫無疑問的是,若干年后,這些傷口愈合的地方總是你身體最強壯的地方。
是的,在經(jīng)歷過多次最后十公里身心極度疲憊考驗和磨難之后,無論身體和心理的韌性和忍耐度都有所提高,我已不再會因為一次受傷亦或一次順利而或悲或喜,我想,這就是馬拉松給予我的最寶貴的東西吧。
【二】赤腳夢的由來
跑步圈里有一句話:不跑步的人說跑步的是瘋子,跑步的說跑馬拉松的是瘋子,跑馬拉松的說跑越野賽的是瘋子,跑越野賽的說赤腳跑馬拉松的是瘋子。
那我為什么想成為瘋子里面的瘋子呢?————
時間回溯于兩年前——2013年,北京,長安大街。
當我正氣喘吁吁地煎熬在21.075公里漫長的半程馬拉松賽道上時,耳后傳來了叮叮當當悅耳的鈴聲,轉眼間,一位腳系紅繩小銅鈴的跑者從我眼前經(jīng)過,并迅速穿插在人群中消失不見了。
當時的我,剛剛接觸馬拉松,只是一名小小的菜鳥,現(xiàn)在看不上眼的21公里,在當時那絕對是一次挑戰(zhàn),感覺只要不走,能全程跑下來一場馬拉松,在身邊的親友圈內(nèi)絕對是可以作為吹牛的資本的。在我心里,穿鞋跑馬已經(jīng)是很牛B了,沒有想到,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居然還有人光腳去完成這樣的挑戰(zhàn),五體投地地佩服啊!
那個時候,赤腳馬拉松跑者對于我來說還不是夢,因為我覺得這樣的人太牛B,這樣牛B的事不是一般的人干的,而我只是一個普通的人,這樣的夢我哪里敢做。
何曾想到,人生唏噓,兩年后,我居然也可以作為一名赤腳跑者順利跑完42.195公里。
話說,我從一名跑一公里就氣喘吁吁的人到赤腳完成全馬,也是各種因緣巧合。
其實在跑馬之前,我是一個很頹廢很抑郁每天渾渾噩噩的人,但跑馬兩年來,我發(fā)現(xiàn)自己活的更加自信了,之前有許多看不開的事情也看開了,不敢想的事情也敢想了,赤腳跑全馬是其中之一。
當然這個夢也需要一個過程。
如果說2013年的半馬,讓我對赤腳跑者有了感性的認識,那么2014年《天生就會跑》這本書讓我對赤腳跑者有了理性的認識,書中對于墨西哥銅峽谷那個極具跑步天賦的民族做了神奇的描寫:他們吃的最落后,穿的最落后,居住環(huán)境最落后,不懂得跑步訓練計劃,沒有人指導跑步技術,但跑步的水平卻是讓諸多越野好手都望塵莫及,這其中很主要的一條因素就是赤腳跑。另外書中還講了赤腳跑的很多好處,比如校正跑步姿勢,減少下肢受傷率,解放天性等等。
關于赤腳跑,日本NHK在《馬拉松最強軍團——挑戰(zhàn)耐力的極限》中也對非洲選手為何總是穩(wěn)居馬拉松頭把交椅的秘密做了揭示:自小的赤腳跑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但理性認識,畢竟是理性認識。從知到行看似近在咫尺,但如果你不去實踐,卻是天上人間的距離。夢想再偉大,不去實踐它,就只能是空想,所以,雖然我對那種赤腳跑法很好奇,但畢竟幾十年穿慣了鞋的腳,你要讓它去征服42.195公里的距離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所以2014年上半年《天生就會跑》雖然給予了很多理性的認識,但我依然只是個空想家。
不過,也巧,后來無意間碰見跑吧論壇廣州小溪關于自己從一名穿鞋跑者到赤腳跑者的一篇心得體會讓我動了心,而且她用行動證明了天生就會跑里面描繪的事實,赤腳跑不比穿鞋跑遜色,小溪就是用赤腳跑PB了自己穿鞋跑的賽事成績。如果說塔拉烏馬拉人是一個書中的傳說,那么小溪同學卻是生活里的實證。后來我也陸續(xù)地看到了一些赤腳跑客的事跡,雖然他們目前在國內(nèi)跑馬的人群里是很少數(shù)的一個群體,但他們打赤腳親吻大地的跑法還是吸引了我。
好吧,既然有人已經(jīng)開始了,并做成功了,我又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還怕螃蟹毒死不成?人生短暫,喜歡就嘗試。于是今年東馬之后,我開始了我的赤腳全馬的訓練之旅。
【三】赤腳百天
話說,雖然跑步現(xiàn)在在國內(nèi)風生水起的,不過在我們這個小縣城,常年堅持跑步的人并不多,大部分人都是天熱的時候出來溜溜腿,天一冷就不見人了,跑馬拉松就別提了,我在這個縣城知道的跑馬拉松的人十個手指頭都能數(shù)過來,所以別說赤腳跑步了,跑馬拉松的人也是鳳毛麟角。
因此,在我赤腳跑步過程中,總有各種人好奇地問你跑步為啥光著腳啊?難道不怕石頭玻璃嗎?居然還有問是不是把鞋跑丟了,或者是買不起鞋啊。對于大多數(shù)好奇的人,我是本著想善意地回答他們,不過要和他們解釋塔拉烏馬拉人或者是《天生就會跑》這本書卻又很麻煩,所以我一般會半敷衍半調(diào)侃地說,赤腳國外很流行啊,或者說赤腳養(yǎng)身,你試一下就知道了,不過,對于那些懷疑我把鞋跑丟的人,我只能面帶微笑地在心里對他們百爪千撓。
從五月份決定赤腳跑到此次的北馬比賽,中間除去各種跑休,我大約也就赤腳跑了不到一百天,當然,這一百天也是循序漸進逐漸增加跑量的。我深知跑步也是個技術活,不是腦袋一熱就能跑出成績來的,看到很多人赤腳跑者剛開始跑,腳底起泡,足弓發(fā)腫,韌帶受傷等等,我起步也是小心翼翼的,因為我每天一般是10公里的跑量,如果一下子赤腳這么多擔心受不了,所以剛開始是穿鞋和赤腳交叉跑,穿鞋7公里,然后脫鞋3公里,之后穿鞋和赤腳的比例逐漸調(diào)整,直到可以赤腳10公里,即使這樣,我也不是每天都赤腳,只要感覺腳底不舒服就適當休息一下,即使這樣,七月份首次挑戰(zhàn)赤腳半程后,足底筋膜還是有點輕傷,中間休息了半個月基本沒有見效,后來慢慢地赤腳跑,卻慢慢地康復了,之后從網(wǎng)上的一個帖子看到,所謂的足底筋膜炎其實并不是炎癥,只是韌帶微纖維斷裂而已,停跑休息,康復效果并不好,只有通過慢跑或者腳底筋膜拉伸的刺激下康復愈合的效果才好。事實證明我的作法是正確的。我身邊也有一個跑友練習赤腳,他的性子就是比較急的,直接上10公里,起泡,后來泡好了,上15公里,腳腫,康復后,沒有跑兩天,又是15公里,腳又腫了......反反復復折騰了好幾次,想起赤腳群一個跑友說的還是比較對的,赤腳跑就是磨練你的耐性,急性子肯定會受傷。所以鑒于之前穿鞋跑受傷的經(jīng)驗,結合赤腳跑友的建議,我控制的還是比較好的,赤腳跑的四個月里,就在剛開始那會起過一次泡,這次北馬賽前因為之前最多只跑過25公里,所以也擔心比賽過程中會起泡,不過賽后證明,只要基礎打好了,跑步姿勢正確了,受傷是可以避免的。所以,從我個人的經(jīng)驗來看,赤腳和穿鞋跑,甚至其他任何一項體育運動都一樣,循序漸進,科學訓練是避免受傷的不二法寶。
【四】北馬圓夢
此次北馬,我和中華赤腳群大約150多名赤腳跑者一起參加了比賽,加上群外的赤腳跑者,我初步估計比賽中有200來名赤腳跑者吧。
賽前,在惠新西街領取參賽團服的時候,和國內(nèi)的多名赤腳跑者第一次謀面,感覺非常親切,不但遇見了國內(nèi)女子赤腳全馬第一人雨朦朦老師,還碰見了我的精神導師廣州小溪同學,另外稍微年長的魔幻,一頭虬發(fā)個性十足,還有一些和我一樣剛剛開始赤腳跑的新手,在吃飯聊天的過程中,我了解到他們中很多人不僅純素食,無論是三伏天還是數(shù)九天,長年都赤腳,聽魔幻前輩說,他每年都在元旦赤腳登長城,我的天,元旦北京一般都是零下,這種玩法,不服不行,可見赤腳功力非同一般,還有幾位赤腳的跑友全馬能跑到三小時,真是不服氣不行。
目前全國穿鞋的業(yè)余跑友能跑到三小時也就三四百人,而全國能赤腳跑下全程的也差不多三四百人,這么一個小群體里居然能有好幾名跑到三小時的赤腳跑者,的確證明赤腳跑并不遜色穿鞋跑的水平。另外,在吃飯過程中,我還感覺到這些赤腳跑者待人接物都很客氣和藹,中午聚餐的整個過程中,大家以禮見長,待人溫婉爾雅,那位魔幻前輩居然主動給我要拉面還給我夾菜,作為入門的菜鳥來說的確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我當時想到我之前看的一本書《素食、跑步、修行》,看來這些跑者他們不僅僅是在赤腳跑,而是在用赤腳跑修身養(yǎng)性。
比賽過程中,我采納了群里青島雪峰跑友的意見,前30公里一定穩(wěn)住,并沿著賽道上的白線跑,他赤腳首馬就是因為前30公里跑的快,腳底磨掉了皮,并扎了一個圖釘,最后十公里基本是走下來的。
比賽途中,雖然我們這些不到200人的赤腳跑客被當天全國各地近30000名跑友淹沒地蹤跡全無,但還是有些眼亮的觀眾看見我們時,給我們加油,記憶尤新的是有幾名兒童觀眾,看見我后,會驚訝地大呼:媽媽,快看,還有光著腳丫子跑的。童顏有趣,雖然沒有過多的鼓勵性語言,但語氣中的驚訝和驚喜會讓你感覺到英雄般的榮譽形象。當然,給我們加油的也不僅僅是觀眾,還有從身邊經(jīng)過的一些跑友,他們有的用激勵性的語言給予鼓勵,也有的是直接在你面前豎起大拇指。此次,赤腳全程得到的沿途鼓勵和點贊是之前跑了十多個馬拉松不曾有的,我的虛榮心也得到了大大的滿足。
前20公里跑的比較輕松,半程之后,碰見一名赤腳大叔D3090,他聽說我是第一次赤腳跑,就讓我跟著他,他說,30公里后讓我再自由發(fā)揮。我想,30公里后,我能跟著不掉隊已經(jīng)是萬幸,自由發(fā)揮就不想了。之后我就緊緊咬著這名赤腳大叔,一起沿著路牙子跟前的白線一路跑了下去,還好,當天狀態(tài)比較好,一直沒有掉隊,不過,在將近30公里的時候,因為人多,和那名帶我的大叔跑散了。
30公里后,也可能是路面太粗糙,也可能是我的腳底沒有跑過這么多路程承受不了沖擊壓力,腳掌開始疼痛感加劇,白線之外的路面基本都是吸著氣咬著牙彎著腰蝸牛爬過,有的時候為了找白線,我從路這邊跑到路那邊,再從那邊繞到這邊,所以我按照跑步軟件最后記錄,我估計至少得多跑600多米,當然有時候不小心與個別急于趕路的跑友有身體接觸也會被嚷:你這人是螃蟹啊!
最后十公里,超過幾名赤腳跑友,一名赤腳跑友已經(jīng)穿上襪子,我之前也備用了襪子以防不測,不過感覺腳底雖然火辣辣地,但還能堅持,35公里左右,碰見了赤腳跑友寧夏土豆,看他精神狀態(tài),感覺不大好,給他加油后,我超過而去,后來聽說,他30公里后,左腳三個血泡,右腳兩個血泡,最后幾公里基本是走下來的,雖然很煎熬,但也算是圓了赤腳夢,為他的這份堅持一定點贊。不過,賽后了解到,他賽前只赤腳訓練了一個多月,就來赤腳全程,的確不是很科學,不建議一般人模仿,畢竟我們的腳穿鞋了幾十年,不能在短期內(nèi)適應硬化的路面,這樣受傷幾率很大。
最后幾公里,雖然速度有所下降,但沒有走,都是跑下來的,最后進入奧體中心景觀大道,因為都是人造石板路,腳感改善了很多,我感覺體力尚有盈余,便邁開腿開始沖刺,跑馬十余次,以前臨近終點的最后幾百米都有在地獄里煎熬的感覺,而這次不同,真正體驗了超人無數(shù)的快感。
終點之后,我感覺身體狀態(tài)還是不錯,除了腳底比較疼之外(當時以為右腳會起泡,不過終點之后檢查了一下,沒有發(fā)現(xiàn)泡),沒有過度疲憊感,我想這可能是赤腳跑速度稍微慢的原因吧。
終點之后的景觀大道,人潮人海,大部分完賽的跑友都在休息,有的拍照,有的說笑,有的或躺或臥或拉伸,大家雖然都身體疲憊不堪,但大部分人臉上洋溢的笑容卻都是幸福的,此情此景一如腳底疼痛而內(nèi)心甜蜜的我,回首剛剛跑過的42.195公里,我居然是用純赤腳完成的,想想還是有點不可思議。人潮洶涌中,沒有人知道,一名普通的跑者剛剛圓了一個兩年前不曾想過也不敢想的夢想。
夢,永遠在路上。只要你勇敢的邁出第一步,夢想其實已經(jīng)向你招手了。
2015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