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頒獎典禮使我下定決心去看了《愛樂之城》,實在是很久以來看愛情片都找不到感動,害怕尷尬了。
前一個小時真的蠻難熬的,我叫了三個朋友一起去,極力推薦她們看這個影片而不是《乘風破浪》。頭一個小時,多次出現的不是那么必要的群體性歌舞,套路般響起的音樂,吵得人頭疼,昏暗的光線,更是加劇了這種不適感。我知道影片是在懷舊,向經典致敬,但類似盜版光碟的效果讓我無語。
每次光線暗下來,我都要向朋友們解釋這是一種攝影風格,以彌補她們覺得浪費時間浪費電影票的心情。
等到米婭走向最低谷時二人發生爭吵,電影才稍微拉回我們的注意力。你有你的夢想,我有我的。小塞成功了,雖然不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我們無法堅持一直做自己,就像無法堅持一直在一起。放棄夢想和原則,也許會成功。這話可以看做米婭為自己的失敗辯護,等于也是在打小塞的臉。
兩人爭吵后分開,各自消沉地過著自己的日子,直到小塞接到了通知米婭試鏡的電話。愛她,就幫她成就自己。于是他找到了米婭,告訴她這個她等了很久的消息。米婭不想去,一次次的失敗已經使她失去了信心,六年了,一切該結束了,放自己一馬也許會好過點。
女主的演技令人叫絕,甚至她不那么好的皮膚都讓人越看越順眼。
劇情很老套,但是米婭說“我一次又一次把事情搞砸,我是不會成功”的時候,我還是很沒出息地流淚了。成功之前的失敗都是相似的,夢想成真總歸是小概率事件。
后來的試鏡,我們都能猜到,一定會成功的。我們以為他倆會在一起。很多重大的事情,也許就發生在普通的瞬間。不像我們見慣的偶像劇,分手一定要下雨,淋著雨走在音樂中才有悲傷。拙劣地、不遺余力地煽情。
平常的場景和平常的地方,米婭問塞:“我們之間走到哪兒了?”那是不詳的預感,雖然他們都說:“我會一直愛你。”
我們希望他們度過秋天,可是冬天來的時候卻是永遠的冬天。5年后的米婭事業有成、家庭美滿。當她再次遇到塞的時候,我們多么希望想象的才是現實啊。
如果那一刻我們的選擇了另外一種可能,今天的你我是否就能在一起?
也許我們只能這樣,相濡以沫之后,還是選擇了相忘于江湖。
愛情的感動,也許只是當我走過的時候,你恰好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