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朝生暮死原變態(tài)!絕食婚飛只為愛

紛 繁 世 界

保 持 初 心?

朝生暮死的小小蜉蝣,不僅是最最原始的有翅昆蟲,還是特立獨行的原變態(tài)昆蟲,擁有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驚異特性!快來一起揭開這位3億年前來客的神秘面紗吧~

▎蜉蝣|朝生暮死原變態(tài)!絕食婚飛只為愛

作者/張濤拉罕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乃蘇軾名篇《赤壁賦》中流傳千古的句子。

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壬戌之歲,入秋七月,恰逢明月高升,將夜照得透亮如晝,大文豪蘇軾便攜友人泛舟赤壁。

圖01 明月夜,好思量~


泛舟赤壁語蜉蝣

船行水路、緩流御風,月明星稀、波瀾不驚,蘇子與客慢舟游江,遍覽眼前山水美景,杯觥交錯、開懷暢飲,喝得那叫一個酒酣腦熱;又將船舷作鼓,詩頌明月、引頸高歌,唱得那叫一個自由自在。

當是時,一客興起,吹奏洞簫倚歌而和,其聲嗚嗚、哽咽如泣,其意綿綿、婉轉(zhuǎn)悠長,回音之裊裊、如絲縷繞梁,哀慕之切切、似秋夜悲涼。蘇子問客,洞簫之音緣何如此?

圖01-1 豪爽瀟灑的蘇東坡

客答“來到赤壁便想起三國時期的超世之杰曹孟德,那時他執(zhí)掌朝野、權傾天下,才陷荊州、又奪江陵,麾下戰(zhàn)艦數(shù)以千萬,滿布長江大河;青州軍、虎豹騎,八十萬精銳浩浩蕩蕩,欲與孫劉會獵江東,憑此一戰(zhàn)一統(tǒng)天下!

如此英雄人物今又在何方?長江滾滾東流,歷史迭代更新,威名和榮譽最終都將消亡。何況你我乎,打漁砍柴、捕蝦獵鹿,駕舟游江、詩酒高歌,縱使盡情盡興、快意人生,又能如何?

不過爾爾。若蜉蝣般生死須臾,若滄海之粟米般渺小至極,我們的生命,終不過爾爾啊?!?/p>

圖02 《赤壁賦》 立軸 掛畫

蘇子有感而發(fā),答道“君何羨長江之無窮,何嘆此生之須臾!要知道,天地萬物各有自己的生命節(jié)奏。不能以歷經(jīng)千萬年形成的山川河岳,來丈量我們一生的時間,這樣一對比,我們當然只存在了剎那一瞬。

我們要活在當下,活在現(xiàn)在,專注于自己所擁有的此時此刻。你看那清風與明月,耳得之即為聲,目觀之而成色;你看這江舟與美酒,手觸之則為物,舌嘗之即成味;聲色形味,取之不絕、用之不盡,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無限恩賜啊,我們可以一起分享——這樣一來,我們的現(xiàn)在便與萬物的現(xiàn)在水乳交融,我們的存在即世界的永恒,又有什么可悲可嘆呢?”

聞聽此言,客面露歡顏。眾對蘇子所語心悅誠服,皆舉杯相敬,個個把酒言歡、狂歌痛飲。正是:酣醺醉飲三千杯,相與枕舟同夢眠,不覺東方魚肚白,天光迎送月歸去。

圖03 來,大家都滿上,干杯~


最最原始有翅昆蟲,長長尾須卻無用

長江赤壁、笑傲行歌,文賦遺世、萬古一洗!好一個瀟灑曠然的蘇東坡啊,其言其論頗有陽明心學“心外無物,心即理”之哲學況味,又具形而上學關乎存在之探索,可謂撥云見日、發(fā)人深省。

關于蘇軾,我們在此不過多展開討論。讓我們回過頭來,看看《赤壁賦》中所提之蜉蝣,畢竟它才是今天我們要說的主角吶。

圖04 蜉蝣,立于天地之間

蜉蝣(fu二聲you二聲),亦作蜉蝤,是節(jié)肢動物門古翅下綱蜉蝣目(學名:Ephemeroptera)所有昆蟲的通稱。蜉蝣家族種群龐大、種類豐富,它們分屬42個科400多屬,目前全世界已知有超過3000多種蜉蝣目昆蟲。它們是當之無愧的世界性昆蟲,分布于除南極外的所有陸地,北美洲尤甚,約600種可見。

蜉蝣昆蟲體型細小、身軀細長,最大個體體長27mm,和乾隆通寶直徑相當,長約兩節(jié)手指;最小個體體長僅3mm,與螞蟻體長相當,不及手指甲蓋的一半,對人類來說,所有蜉蝣都非常渺小脆弱。

圖05&05-2 蜉蝣是一種超小型生物

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來看,蜉蝣是最最原始的有翅昆蟲,具有古老而特殊的體型結(jié)構。它們的頭頂生有短短觸角,兩枚黑色復眼發(fā)達突出,宛如兩顆锃亮的黑曜石左鑲右嵌,無論逆光順光,皆閃閃發(fā)光。

圖05-1 蜉蝣的復眼特寫

它們前胸厚壯背生四翅,雙前翅形若蝶翼,三角形寬展,雙后翅形似團扇,短小內(nèi)縮。休息時四翅斜豎于背,翅脈色深且呈網(wǎng)狀;飛行時四翅鋪展,但控制翼翅的關節(jié)不甚發(fā)達,振動頻率小功能較為原始,飛行能力不及蝴蝶、蛾子,與“空中轟炸機”蜻蜓相比更是云泥之別。

圖06 三種蜉蝣標本

蜉蝣六足纖細兩兩相對,前肢生于前胸兩側(cè),相對粗碩有力,用于在飛行時抓住雌蟲進行交配;二對足生于胸部中段,三對足生于胸部下段,這兩對足主要用于休息時攀附物體。它們的腹部柔軟肥碩,通常分為11細節(jié),呈深淺不一的綠褐色,腹部末端生有2條分叉的長絲尾須,部分種類的蜉蝣生有中央尾須。

這長長的尾須有時比其腹部還長,能占到蜉蝣體長的三分之二以上,然而尾須純屬裝飾,并沒有什么實際功用。雖說如此,但你千萬別小瞧了這些尾須,此乃少數(shù)原始昆蟲的獨特身份證明,只有直翅目及蜉蝣目的昆蟲才長得出來,具有鮮明的生物特征。

圖07 兩條尾須的蜉蝣
圖08 三條尾須的蜉蝣


3億年前原變態(tài),水體檢測它在行

在生物考古領域,蜉蝣化石在世界各地層出不窮,讓我們沿著出土化石的軌跡,一起追溯蜉蝣的起源。證據(jù)顯示,在又古又老的泥盆紀中晚期(距今約2.8至3.25億年前),便已有蜉蝣存在。

圖08-1&08-2 琥珀化石中的小蜉蝣

它們是跨越3億年時光的古老生物,也是極其罕見的原變態(tài)(最原始的生物變態(tài)類型,萬萬億億昆蟲中僅蜉蝣目具有此種變態(tài)類型)生物,其生活史包括:卵、幼蟲(稚蟲)、亞成蟲和成蟲四個階段。

圖09 蜉蝣是一種極其古老的昆蟲

一般來說,完全變態(tài)昆蟲要經(jīng)歷卵、幼蟲、蛹和成蟲四階段;不完全變態(tài)昆蟲則經(jīng)歷卵、幼蟲、成蟲階段。綜上所述,亞成蟲期是蜉蝣生命歷程中獨一無二的特殊存在。

幼蟲期的蜉蝣體色各異,多生活在淡水湖或溪流中,常靜臥匍匐、攀援不動,棲于石粒下或潛掘伏于水底泥沙中。蜉蝣幼蟲六足兼具、尾須已備,惟背部四翅未生,取而代之的是兩側(cè)或背面長有成對的氣管鰓,以此納氣呼吸,適應水下生活。

圖10 潛于水下的蜉蝣幼蟲??
圖11 形態(tài)各異的蜉蝣幼蟲??
圖11-1 乍一看還有點嚇人的蜉蝣幼蟲??
圖11-2 蜉蝣幼蟲脫皮后留下的軀殼

蜉蝣幼蟲取食水生植物與細小藻類,或捕食水生無脊椎動物。通常歷數(shù)月或數(shù)年,經(jīng)反復數(shù)十次脫皮后才能漸進成熟。成熟幼蟲背部長出變黑的翅芽,趁白晝浮升水面,爬到水邊石塊或植株莖上,待得落日余暉金光四射時羽化成為亞成蟲。

亞成蟲期的蜉蝣在外觀上與成蟲幾乎沒有二致,背部四翅呈不透明狀態(tài),四翅雖已全開,也習得了飛行能力,但這個時候的它們基本不飛。

和成蟲相比,亞成蟲的身體遲鈍異常,不似成蟲那般飛來飛去敏捷靈活,多攀附小石、巖壁及水流邊植物枝葉上,看眼前花落花開,它自巋然不動,仿佛才從香甜的睡夢中醒來,意識層面恍恍惚惚,精神狀態(tài)迷迷糊糊——好在這靜立不動的狀態(tài)僅僅只會持續(xù)一天左右,熬過最漫長的黑夜,待得天光大放時,它們便會最后一次脫皮,長成成蟲。

圖12&12-1 背翅翅脈呈深色的亞成蟲蜉蝣??
圖12-2 脫皮的亞成蟲蜉蝣

值得一提的是,水生階段的蜉蝣幼蟲,對水體清濁、水體溫度、水體流動性、水體富氧性,特別是對水體的酸堿性非常敏感。上述幾項硬性指標只要稍有不符,它們要么順流遷徙,要么被水體酸化折磨而死,總之難以再在此地棲息過活。

因此,某地區(qū)的蜉蝣數(shù)量多寡,可大致作為衡量該地區(qū)環(huán)境污染的標尺;而蜉蝣是否存在,則可作為檢測水體質(zhì)量的重要參照標準。

圖13 想不到吧,蜉蝣幼蟲竟然是水體質(zhì)量監(jiān)測儀


絕食斷水與婚飛,朝生暮死只為愛

成蟲后的蜉蝣生命短暫,長者數(shù)日、短者一天,但卻具有相當令人驚異的身體構造與生活習性。

首先是它們的身體構造。在幼蟲-亞成蟲-成蟲的變態(tài)過程中,幾乎所有種類的蜉蝣都將經(jīng)歷上下顎退化消失,喪失咀嚼能力和進食能力的轉(zhuǎn)變;有些種類的蜉蝣更奇,除神經(jīng)系統(tǒng)、運動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和生殖系統(tǒng)外,內(nèi)臟也全都消失不見!

圖14 什么?竟連嘴巴內(nèi)臟都沒有?!

這就好比我們一夜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的嘴巴突然長沒了,牙齒牙齦舌頭小舌頭統(tǒng)統(tǒng)消失,就連口腔也被一團肉肉填充起來,沒有了這些,還談何吃飯喝水!驚魂未定時,赫然發(fā)現(xiàn)自己全身上下輕飄飄的,這是咋回事呢?哦,原來自己胸腔里、肚子里空空如也,一心兩肺、一胃雙腸、膽囊肝臟愣是啥也不剩,唉呀媽呀,這可如何是好!

就這么著,取食進水無門路、內(nèi)臟器官躲貓貓的蜉蝣成蟲,只剩下大概幾小時到數(shù)日不等的壽數(shù)了。那么應該怎么辦,苦巴巴眼瞅著末日來臨,無限被動地束手待斃嗎?這顯然不符合蜉蝣的脾性。

浩浩蕩蕩為愛而生,這才是蜉蝣種群被賦予生命的終極意義!轟轟烈烈為愛而死,這才不枉蜉蝣們來這繁華世間瀟瀟灑灑走一回!可以說,蜉蝣成蟲生命中唯一的目的,便是和異性交尾、繁衍后代。它們的交配場紛亂繁雜,令人眼花繚亂,群體繁殖的行為更是一場視覺盛宴,所以被生物學家們冠以“婚飛”之美名。

圖15&15-1?蜉蝣早已做好了一飛沖天的準備

婚飛的時候到了!蜉蝣成蟲大喊一聲,手足兄弟、親朋好友們,認識的不認識的便一齊振翅高飛,但見薄羽四片、凌亂舞空,千千萬只蜉蝣你來我往,億億兆片羽翅漫射天光,只化作一團又一團旋轉(zhuǎn)著的黑云,時而匯聚成球、時而散開如幕,若疾風暴雨、若海嘯狂涌,呼啦啦驚天動地,烏壓壓遮天蔽日——黃沙漫土恒河無數(shù),天幕蒼穹群星閃耀,亦不足眼前蜉蝣婚飛之壯麗繁多!

圖16 蜉蝣婚飛,宛若天降暴雨,蔚為壯觀!??
圖16-1 路燈下婚飛一地的蜉蝣們

咋咋呼呼的雄性使出了死纏爛打的手段,追著心儀的雌性飛來飛去——它們在空中交尾,它們在水面交尾,它們在石塊上、植物上交尾,它們四處亂飛,不放過任何可能的交尾機會——這時雄性蜉蝣搖身一變成了獵手,而心煩意亂的雌性蜉蝣則成了犧牲的獵物。

身處如此混亂而又急切的情境之中,蜉蝣的求愛過程沒有任何浪漫可言。每只雌性平均要與20多只雄性進行交配,完成交配后,雌性會在水中產(chǎn)下卵,旋即與雄性一起成群死去,化作魚類或其他動物們的饕餮大餐,結(jié)束它們朝生暮死的短暫生命。

蜉蝣之卵入水便沒、快速沉墜,粘附水底木石碎物上,經(jīng)過一段時間便卵化幼蟲。如此這般,生死輪回形成閉環(huán),子代孫代生生不息。

圖17 愛的輪回,生生不息


結(jié)尾|自然科學的專屬浪漫

讓我們回到蜉蝣起源時。在泥盆紀,蕨類植物與裸子植物繁盛至極,遍布古代超大陸,昆蟲和兩棲類物種興起,魚類生物空前發(fā)展,多樣化的生命形態(tài)充斥海陸空,整個世界一派生機盎然、欣欣向榮之景。

圖18 泥盆紀生物假想圖

在那之后,全球生物經(jīng)歷了泥盆紀后期滅絕(全球約19的科、50%的屬滅絕)、二疊紀-三疊紀滅絕(地質(zhì)歷史已知最大規(guī)模的滅絕事件,全球約57%的科、83%的屬滅絕)、三疊紀-侏羅紀滅絕(全球約23%的科、48%的屬滅絕)、白堊紀-古近紀滅絕(全球約17%的科、50%的屬滅絕)等四次超大型生物滅絕事件。

每一次滅絕事件,都是對全球生物和生態(tài)發(fā)展,甚至對生命本身的重大打擊——但令人驚異的是,蜉蝣昆蟲,就是這些渺小脆弱又不起眼的生物,卻一次又一次奇跡般的挺了過來、活了下來,真是了不起的小家伙啊!

圖19 了不起的蜉蝣們

我不禁浮想聯(lián)翩,當蜉蝣昆蟲緩步走來,跨越3億年時光的長長長廊,最終與我們?nèi)祟愊鄷r,雙方該是怎樣的興高采烈、激動不已?。∽鳛楣爬衔锓N幸存者與新生物種幸存者的首次歷史性會面,那時間、地點、景物、色彩與聲音,究竟又會是怎樣一番美妙奇貌呢?

圖20 那將是怎樣一個夢幻的場面呢?

自然科學點燃了我心中的想象之火,我被那份只存在于一絲不茍和孜孜以求中的獨特浪漫所折服,不覺心潮澎湃、詩興大發(fā)。

最后只好引述大文豪蘇軾《赤壁賦》中千古絕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苯璐肆谋硇膽?。

圖21 寄蜉蝣于天地,縱享清風明月之無限


*本文部分圖片僅為示意之用,并非全部為蜉蝣(Ephemeroptera)

本文所有圖片皆來源于網(wǎng)絡,若侵犯所有者之權利,我在此鄭重抱歉,并將迅速刪除

本文原創(chuàng),作者/張濤拉罕丨寫作不易、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zhuǎn)載

?2021? 張濤拉罕,All Rights Reserve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119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382評論 3 41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038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853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jié)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616評論 6 40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112評論 1 323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192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cè)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355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8,869評論 1 334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27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28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467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165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570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813評論 1 282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585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892評論 2 372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