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女生的地方就有戲,女生之間啊,玩的好就是小時代,玩不好就是甄嬛傳。大學同居四年,我們只是室友,談不上朋友。?
? 上大學前,我禱告,希望能有一群好的室友,至于這個“好”字,可能每個人的定義不同。我所理解的“好”就是:沒事互不干擾,有事說出來,尊重他人,少麻煩他人,意見不合求同存異。還是挺憧憬大學生活的,畢竟青春這么美好。
? 宿舍有六人和四人間的,未避免女生之間不必要的“麻煩”,我選擇了四人間,好像該來的還是會來。剛進大一,舍友來自天南地北,都還抱著一顆熱情的心,每個人都興奮的像發現了新大陸,興致勃勃的討論著各種有趣的事。上課會積極的幫室友占座位,下課會幫有事的室友帶個飯,女生晚上的臥談會會討論服裝和化妝品還有班里的男生哪個最帥,那時候的我們身處異鄉,卻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 人與人接觸的好感度最多維持兩個月,就在第二個月還沒過完,平靜表面下的暗涌已經藏不住了。我和室友不同專業,剩下三個同一專業也不同班。每天早上十點半才上課的我,總是會被小楊和小周吵醒,她倆關系很好,小楊每次起床晃床不說還大聲說話,在下面平乒乒乓乓,可以說,只要她安靜了,全宿舍就安靜了。另一個小研偶爾會早起但不會弄很大的動靜。
小楊和小周兩個人本來就是性格爭強好勝,不愿意服軟,從來都是得理不饒人。那天我不在,是小研給我說的。她看她倆爭執好言相勸,卻被小楊一句話懟了回去“這是我們倆的事,關你屁事,用的著你管”。小研說她當時心里很火大,但又不能發作,只好默默閉嘴選擇離開,就當她多事了,以后她倆打起來打死都和她無關。我頓時語塞,也不知道說什么,也不想說什么。因為你下一秒根本不知道誰會和誰處成啥樣。
? 一點半下午放學是三點四十,小楊也想洗澡,可是小研洗澡還沒出來,等小研出來時已經四點十五了,小楊剛進去就立馬出來了,臉色不太好看的說,小研,以后你早點洗,我洗的時候都沒熱水了。雖然語言上聽著沒什么,但我和她都能感覺到她平靜語言下的怒火。后來我在玩LOL,她對我說我點鼠標的聲音影響到了她心情,她的耳朵很難受。What? f-ck ?你在逗我,點個鼠標影響你心情?我看你這明顯是看我不爽故意找事吧,隨后就是爭吵,至于內容大家腦補吧。當然,后來我也就沒有玩LOL,我改變習慣去照顧你的感受不是本分是情分,生而為人,勸你善良。
女生就是這么敏感,女生之間的關系也是這么微妙。小楊躺在床上咳嗽不停,像是感冒了,“你需不需要喝點熱水,我給你接”,小研關切的問候從我背后傳來,“哦,謝謝,不用了”小楊明顯感覺有點錯愕,頓了一下說道。你看,女生之間的關系就是這樣。你說奇怪不奇怪。平時小研和我的關系也是平平淡淡,偶爾有點小插曲,但沒什么事。也就那次事之后,我和小楊有很久沒說話。或許是壓抑太久,越來越喜歡往文字里鉆,也一度懷疑是不是我做人有問題。我把這些事告訴了我的閨蜜,她只是說我室友事很多,告訴我真愛生命,遠離傻X。
面對平時的冷嘲熱諷,我不想再去理會,一是你會有吵不完的架,越說她越來勁,二是就隨他去吧,就這樣慣著她,今年大三,還有一年就畢業了,大家分道揚鑣,誰還認識誰。
大家年齡相仿,百花叢中總會爭奇斗艷。隨被分配在一個屋檐下朝夕相處,我們只是室友,不是朋友。她會在真心話大冒險上直白問你是不是處女;會問你的生活費為什么這么少或這么多;會讓你給她修眉毛并夸贊你下一秒就和你翻臉;會在你哭的時候關心你問你怎么了,也僅僅只是為了滿足她的好奇心,隨后在與他人討論當成茶余飯后的談資。
所以為什么很多人都說,大學不應該困在宿舍,應該奔向外面。被窩是青春的墳墓,我們的青春不應該只是充斥著這些雞毛蒜皮的爭吵,不應該只有游戲和男朋友,不應該把時間都花費在低社交上,有些人合不來就是合不來,話不投機半句多,管好自己,努力提升自己,才是最好的選擇。
朋友,是你喜歡日漫我不喜歡,你給我講我聽著,我喜歡這個明星你不喜歡,但依然會送我他的海報,我們不同的興趣愛好和價值觀并不會妨礙我們做朋友,他們不會強行要求你什么,而我喜歡的東西你不喜歡,你就得死,這是小學生思想。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好好享受青春吧,攜手并進,成就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