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book 劇照
昨天和梅子去看了Green book.
優雅高傲的雪利博士聘用了一個粗暴耿直的白人混混托尼.利普作司機,一路向南,去開全國的巡回音樂會。
1962年的背景,美國南方的黑人種族歧視還很嚴重,但這個在上流社會背景出生的黑人博士,想固執地去改變,用尊嚴,用行動……
所以他寡言少語,他笑對白人,他用天賦和勤奮去演奏,他禮貌待人,他試圖用尊嚴和行動去改變白人對黑人的歧視。
但不是每一次的努力和抗爭都是有效的。
雪利博士被警察局野蠻羈押,出來后,他在雨夜里問托尼:
如果我不夠黑
如果我不夠白
如果我不夠男人
那我是誰?
我是誰
很震撼…這種探尋身份歸屬的感覺,像極了魏德圣導演的《賽德克.巴萊》。
不只是在講述歷史和種族。
也是在探索自我,身份認同。
生命這條長河里里,免不了遇到性格迥異的人。
一路向南便一路碰撞。
但是呀,這個倔強的黑色博士,絕不妥協。
面對歷史和現狀,人真的是渺小而偉大。
飾演雪利博士是曾在《月光男孩》出演的馬赫沙拉.阿里,身材修長,自帶憂郁氣質。彈鋼琴時,所有角色的情緒都恰到好處流露出來。
他既高傲,也有害怕失去的焦慮,一個一看上去,就讓人心疼的角色……
慶幸最終他們都找尋到新的東西。
一路行進 一路改變 成為朋友。
或許,這便是一路前行的全部意義了吧。
成為朋友,便是全部意義。
有人說:很多時候人也許并不需要與外界和解——只需和自己。
對個人而言,確實合理。
因為世界上那么多孤獨的人,因為他們都沒有勇氣邁出第一步。
邁出第一步
與自己和解,那么便可能邁出第一步,不再孤獨。
但是呀,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想去改變一種觀念,一種狀態,是需要足夠勇氣的。
你需要拼盡全力,按照自己意愿,對抗很多偏見,去走出第一步,甚至只能一息尚存。
但無論最終歷史走向何處,都要選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