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被吳軍老師圈粉,是讀了他的那本《吳軍數學通識講義》。在那之前,我是一個對數學敬而遠之、認為數學和我這么一個文科腦袋毫無干系的人。
讀了《吳軍數學通識講義》后,我重新認識到了數學這門學科的魅力,也開始有意識地在生活中培養自己的數學意識。
之后,又陸陸續續看了幾本吳軍老師的書,《吳軍閱讀與寫作講義》《浪潮之巔》,還有一些青少年科普讀物。
最近看到吳軍老師出了新書《富足》,這個書名一下子就戳中了我。一口氣讀完后,受益匪淺。
這幾年網絡上很流行一個詞語,叫做“財富自由”。從這個詞出發,網友們延伸出了各種“自由”,什么“外賣自由”“星巴克自由”“超市自由”“車厘子自由”“出行自由”……無論是哪一種自由,都是基于物質基礎的自由。
但是,我們今天的物質生活已經足夠豐富了啊,很多時候我們擁有的其實已經遠遠超過需要的,那為什么還是有人覺得自己不快樂呢?
因為,真正的富足,并不僅僅指的是物質生活上的優渥,它還包括精神上的富有。在《富足》這本書中,吳軍老師就告訴我們,想要成為內外都富足的人,是有一定的方法的。
《富足》這本書一共有六個部分,分別是理解規律、正確決策、認知躍遷、做事方法、重塑能力和理性判斷,從認識世界的基本規律開始,提升思維,提高決策的正確度,并在不斷的實踐中積累經驗,最終通過行動來重塑思維,實現自我的躍遷。
開篇的第一章就給我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用數學思維認識世界”。
以前一直以為數學就是一門學科,研究各種定理和公式。后來,讀了《吳軍數學通識講義》,我才發現,數學是一個非常好的工具,能夠增強我們的判斷力,提高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我們應對紛繁復雜的現實世界。而數學的作用還不止于此,它還可以作為一種思維方式,來幫助我們認識世界。
為什么現在的人都覺得自己過得不幸福呢?因為大家都認為,自己擁有的太少了。這個“太少”是以“0”作為衡量基準的。
通常我們都認為,“0”就是“一無所有”,什么都沒有的話,那確實是太可怕了。然而,比一無所有更可怕的,是負債累累啊!比起那些睜開眼就要面對巨額債務的人而言,月光族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呢?
這就是負數給我們的啟示。這個世界并不是向上的單行線,還有向下的一條路。人要往上走,步履艱辛,而要往下墜落卻顯得輕而易舉。所以,一無所有并不是最差的起點,起碼我們還有出發的資本。
還有,吳軍老師說提到的“中年危機”也讓我感觸頗深,因為我自己也到了要面對中年危機的年紀了。需要考量的事情太多,想要實現的目標還有一大把,但時間和精力確實是有限的,與其“廣泛撒網”結果一事無成,不如集中精力去做好一件事,在自己擅長的事情上努力,實現乘法式的成長。
無論你處于哪個年齡段,吳軍老師的這本都非常值得一讀。他能夠幫助我們認識到這個世界的“道”,提升我們的“術”,最終實現智慧的增長,成為內外皆富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