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暴力依然是非常重要和常見的競爭規(guī)則
一個人殺了一個人,我們叫他殺人犯。一個人殺了10個人,叫連環(huán)殺人犯。一個人殺了10萬個人,那是個將軍。
暴力,只有當它失敗的時候,人們才會譴責它;當它成功的時候,人們會膜拜它。所以別小看暴力,暴力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競爭辦法,決定勝負的一種辦法。
今天有大量的經(jīng)濟資源,經(jīng)濟活動的范圍,經(jīng)濟活動的壁壘,都是由國家機器在背后支撐的。
比方說好多經(jīng)營活動,就有一個壁壘,政府有規(guī)定,別人不準經(jīng)營,只有某一些組織,某一些公司可以經(jīng)營。電信、郵政、石油、交通,好多行業(yè)都是這樣的。比方說今天滿街跑的快遞,在20年前就是不合法的,只有郵政一家可以運送包裹。
2.靠智力高低競爭資源
除了暴力,還有什么別的辦法?常見的辦法是用智力。誰的IQ高,誰就能得到那塊面包。小朋友從兩三歲開始就去讀書了。
中國有句古話,“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好多人們爭取的東西,房子、車子、票子,最后都是看文憑。你要爭奪文憑,基本就靠智力,所以考試是人們競爭的一個重要的辦法,當然它相比暴力要文明一點。
3.以論資排輩界定產(chǎn)權
除了智力的高低,還可以用年齡的大小,年紀大的多得、年紀輕的少得,論資排輩,這也是一種競爭的辦法。
在過去的中國,輩分特別重要,它其實是一種社會公認的界定產(chǎn)權的辦法。誰的輩分高一點,誰的輩分低一點,人們會在各種各樣不同的場合反復重申。吃飯的時候誰先夾菜?吃飯的時候魚頭對著誰?祭祖的時候祭品怎么分配?
這些全都有講究。講究這些不僅僅是為了講究,而是為了重申、彰顯每一個人的產(chǎn)權,他們的社會地位,他們分配社會上稀缺資源多寡的權力。
4.按社會身份分配財產(chǎn)
除了按年齡,按輩分,咱們還可以按社會的身份來做分配。你是什么官、你是什么職業(yè)等等。
喬治·梅森大學經(jīng)濟系里面有一位1986年就拿到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的教授,詹姆斯·布坎南(James M. Buchanan, Jr. )。
他的停車位就是離教學樓最近的那個位置,而且他的停車位上面還豎了一塊牌子,牌子上面寫著:“這是詹姆斯·布坎南博士的停車位”。一個禮拜七天,每天24小時,別人都不能把車停在這個位置上。
過去計劃經(jīng)濟的年代,有很多經(jīng)濟商品,不是你有錢就能買到的。比方說火車的臥鋪,那得一定級別的官員才能乘坐。
5.按照勞動時間、先到先得與隨機分配
咱們還可以按照勞動時間來進行分配,賺的工分多,能夠分配到的資源就比較多。
當然,除了這些以外,還有一種辦法就是隨機分配。你看咱們北京買車的資格,那是隨機分配的,搖號決定。搖號決定,既不按暴力,也不按智力,也不按年齡,也不按身份,完全隨機。這是一種分配資源的辦法,你看看到底哪種辦法好。
當然還有一種分配辦法,也挺常見的,那就是先到先得,誰先來誰先得到服務,誰先來誰先得到商品。這也是一種競爭辦法,看上去也挺公平的。
6.按需分配與價高者得
還有一種分配辦法,當然也是一種競爭規(guī)則,那也是被很多人所接受的,就是按需分配,誰需要給誰。
所有這些競爭的辦法,都是我們?nèi)祟惿鐣?jīng)試過的。暴力、智力、先天的稟賦,比方說你的種族,你的種姓,你的出生,你的戶籍,你付出的勞動時間,你付出的等待時間,你的社會關系,需求的高低,甚至是隨機分配的運氣等等。
還有一種競爭的辦法,就是出價的高低,有錢你就能買到,是我們今天的社會特別常見的一種競爭的辦法。
課堂小結(jié)
我來給你總結(jié)一下,我們今天把人類競爭稀缺資源的種種,曾經(jīng)嘗試過的、至今還反復嘗試的競爭規(guī)則,列了出來。
由于資源是稀缺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找到一個競爭的規(guī)則才能治亂,不然社會就亂哄哄了。你一定要找到一個規(guī)則,從而決定誰是贏家,誰是輸家。一定要的,不管是哪一種方式。
但問題是,我們發(fā)現(xiàn)選擇不同的規(guī)則,就有不同的人比較容易勝出。
比方說,如果你用暴力作為標準的話,那么身體比較強壯的人比較容易勝出;你用智力做標準的話,比較聰明的人容易勝出;根據(jù)后天的稟賦,他們的種族、種姓、出身戶籍,那出身比較好的人,根正苗紅的人就比較容易勝出;根據(jù)等待的時間來判斷,先到先得作為規(guī)則的話,那時間成本比較低的人就比較容易勝出;如果按照出價的高低,那有錢人就比較容易勝出。
所以,選擇不同的規(guī)則,稟賦不同的人機會就不一樣。
課后思考
今天留給你的思考題是,在我們列出的這些競爭規(guī)則里面,哪一個最公平?
沒有絕對的公平,每一種分配規(guī)則都不是完美的,都需要人們付出代價只是代價的大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