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4.21
王君老師創意設計的《看云識天氣》一課,是將科學性與詩意智慧地融合在一起,使枯燥刻板的說明文教學,變得親切又活潑,同時,也讓說明文的課堂教學充滿了理性與溫情,給人耳目一新之感。觀后細細體味、品鑒,會不由自主發出這樣的感嘆:“想不到語文課居然還可以上得這樣雅致厚重!說明文竟然還可以上得這樣妙趣橫生!”王君老師不愧是站在講臺上的藝術家,課堂美學的建構者!余映潮老師在《給語文教師的80條建議》一書的第六章《體味好課設計》中說:好的語文課,是充分利用教材、突現語言學用的課;是關注讀寫技能訓練、特別關注精讀訓練的課;是學生實踐活動充分、知識積累豐富的課;是講究課堂教學效率、著眼于學生集體訓練的課。參照好課的標準,觀王君老師執教的《看云識天氣》這節課就是符合上述特點的好課!我從以下三個方面談一談自己對本節課的淺顯認識。一、美在教學內容合宜精準王榮生教授在《從課例中獲取語文教學知識》一文中談到:“專業的聽評課,要聽什么?不是聽這個老師的個人風格和特點,而是聽老師如何確定一篇課文的教學內容,如何組織一篇課文的教學環節,如何組織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由此,確定合宜的教學內容,或者說“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研讀王君老師《看云識天氣》這篇說明文的教學實錄,我們會理解“文本解讀能力的深度與高度,決定了這節語文課的厚度與溫度”這句話。根據課文的文本特質,王君老師將本節課定位為寫作型文本類型,接著聚焦“表達特別有條理”這一核心教學內容和目標,出示本節課的四種教學方法為:宏觀看全篇骨架、中觀識段落鋪展、近觀析層次構造、微觀鑒句內邏輯。王君老師設計的這四個教學方法也是四個教學板塊,美在明晰精巧,構建出一個簡而有序的說明文教學新范式。從宏觀瞭望篇,到中觀眺望段,到近觀分析層,再到微觀細查句,每一個步驟由“提煉歸納,學以致用”兩步組成,設臺階,給方法,顯精致。活動中,王君老師遵循學生閱讀的規律,由表及里的分析,從篇章到段落的推進,從段內到句子逐層的細究,慢慢顯示出了文本的精華之妙處。
二、美在教學活動豐富精妙
1.組織“語文”的活動,讓學生穿行在語言文字之中
有豐富的課堂活動是評定一堂好課的關鍵。黃厚江老師提出了“本色語文”的理念,強調用語文的方法教語文,即“以語言為核心,以語文活動為主線,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目的”的教學方法。王君老師在“宏觀看全篇骨架”環節,組織安排“課文提煉訓練”的語文活動:提取全文關鍵詞兩個或者5個、用標題概括全文內容、用文中的一個關鍵句概括全文內容、用幾個關鍵句概括全文內容、縮寫課文,只保留最核心最關鍵的信息。在活動中,教師有示范有點撥,學生經過有趣有效的訓練后,不僅獲得語文常識性知識,而且篩選提煉信息的能力也增強了。觀王君老師組織的四個教學環節,每一個學習任務都是由易到難、有梯度的語文活動。由課內所學,到學以致用,每學必練。因此,我們明白了確保課堂的語文味,與教師而言,就是始終立足“語言實踐”的核心,于學生而言,就是堅持與文字做親密的接觸。2.組織“立體”的活動,讓學生在文本中來來回回地走所謂“立體”的活動指的是追求活動的多層次和多角度。王君老師組織得四個環節環環相扣,逐層遞升:從全篇提煉、段落對比,到有序組合、鑒別句內邏輯,最后拓展點題,體會“無常”哲學意蘊。每一個環節的著力點不同,層次上顯現出螺旋上升的態勢,這種分層的活動設計不僅符合學生對于文本的認知規律,而且也符合思維品質培養的規律。在王君老師的課堂上,學生的語言實踐活動是豐富多彩的,閱讀、感知、提煉、品味、分析、辨析、表達等活動互為作用。“聽說讀寫思”豐富的學習形式,為學生思維方式的多維發散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通過多樣的內容,讓學生在文本中來來回回地走,保證了課堂活動在思維訓練上的張力。3.組織“讀寫”的活動,讓學生在讀寫情境中提升素養潘新和老師說:“寫作,是語文能力的最高體現和終極指向。”王君老師開課就提出將本節課作為寫作型文本進行學習,在每一個教學板塊的實施中,王君老師站在時代前沿,關注流行趨勢,緊貼學生喜好寫作,以游戲串聯,引影視明星入課堂,將理論層面的語用知識沉淀為學生的內在素養,課堂妙趣橫生。比如:游戲一,“自定分類標準給影星分類,補充總起句和總結句”是一次實實在在的語文說寫活動,落實“分類別”的語用點,訓練學生提煉核心信息,有條理表達的能力;游戲二,速讀“周迅的成長路徑”,用推進的關鍵詞引領助寫,練習落實“縱式前行看發展”的語用點;游戲三,組合要素,用活潑準確的語言介紹“香港四大天王”,訓練學生“層次構造”的語用點。王君老師通過三次寫作游戲訓練,落實三個語用點,點燃學生興趣,點亮學生思維。“讀”是“寫”的前提和基礎,“寫”是“讀”的促進與提升,“讀”與“寫”是彼此融合共生的關系,在活動中,學生不僅寫得有趣,而且寫得有效。立足于文本語言,著眼于過程的豐厚,王君老師設計的“語文”“立體”“讀寫”的課堂活動豐富精妙,真正成為了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土壤。三、美在教學細節精美精致1.歸納總結,言之有力王君老師這節課,最讓人難忘的是課中趣味詩意的總結歸納,具有概括升華、授之以“漁”的功效,便于學生掌握和積累程序性的知識,形成連貫的知識體系,實現學一篇知一類的目的。我們一起看四次“干貨”小結:宏觀看全篇骨架方法總結為“總分分總巧張弛,層層分類眉目秀,標識句子來引領,清清爽爽好結構”;中觀識段落鋪展方法總結為“橫式展開是并列,縱式前行看發展,橫縱交錯變化美,小小段落有顏值”;近觀析層次構造方法總結為“壺里乾坤造層次,微雕工藝最精絕,有章可循巧組合,錯落有致見功力”;微觀鑒句內邏輯方法總結為“天行有道,順其自然,瞻前顧后,左顧右盼”。最后一個環節是拓展點題,王君老師的課畢總結更加精彩,耐人尋味,佩服王君老師讀深文本之后的精準提煉和獨到領悟。王君老師每次小結提醒學生記筆記,注重積累的豐厚。有了學習其他說明文的方法,這種課堂上遷移能力的滲透,是很難得的。2.課堂對話,言之有味王君老師是一個光芒萬丈的人,她在課堂上的一舉手一投足一對話,看似信手拈來,其實都深藏折射著教師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智慧。如果留意《看云識天氣》的師生課堂對話,你會發現對話中,有令人拍案叫絕的點評引領值得品味學習,有了然無痕的巧妙指導值得揣摩咀嚼,有自然即時的智慧評判,都推動著學生的課堂活動向著更廣、更深處闊然前行!對話過程中,有總結提升,比如:“真好,抓住了關鍵句,這樣訓練就是把核心句子提煉出來,這些句子組成一篇小文章,我們就稱之為骨架”;有暖心的鼓勵,比如“所以小朋友你要自信,你說的很好,我還來不及幫忙,你就已經說得清清楚楚了”、“我覺得我的眼力真不錯,我不僅要選你為這節課的課代表,還要提拔你為這節課的班長,這個思維是有深度的”等,教師的機智牽引,及時評價,對于對話充分有效展開,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左右勾連,言之有術
余映潮老師說:教材閱讀的總方法是“上下求索,左右勾連”,這八個字所體現的品得美、讀得深、聯得寬的境界,是對教學、教師最為有益的閱讀境界。王君老師別出心裁的設計了一個“拓展點題”的環節,以自然界的變化聯系拓展到人生的變化,補充中國文化中的典型詩詞和相關事例,教會學生學會面對人生的無常,感悟生命之道。最后以“風來了,雨來了,云來了,生命的精彩就來了”、“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我來問道無余話,云在青天水在瓶。愿你生命中有足夠多的云翳,來造成一個美麗的黃昏”收束全文。這節課中充分體現了王君老師青春語文“創意勾連”妙不可言的課堂特色,人文熏陶春風化雨。縱觀這節課,四個知識點教與學、四個游戲做與練,注重學用融合、學思融合、讀寫融合,實現由“教”到“學、思、用、寫”,到最后的真正“學會”,讓學習真正發生在課堂上能實實在在的看見。于漪老師說:教育的質量說到底就是教師的質量。語文教師的理念、視野、格局對于學生來說,也是天然的教材。作為課堂活動豐富的第一責任人,讀書就是我們語文教師的底子,有了這個底子我們才敢教書,我們的學生才有可能熱愛語文,學好語文。“觀千劍而后識器,悟百課而后成長”,在觀課議課中修煉自己,磨礪自己,成長自己,做一個智慧的學習者,做一個理性的建設者。向課堂美學的建構者王君老師學習,修煉自己研讀教材、設計課堂活動的教學基本功,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堅持讀寫思行,學習名師,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科專業素養。努力上出精準、精妙、精致的語文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