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作者對于中國家庭輪回之一的“結婚”的理解一針見血:“結婚時做選擇的標準,不是情欲與激情,更非愛與戀,而更多是【安全感】”,于是讓我想到在網上瘋傳的左先生和右先生的故事: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們大多數人愛的是左先生,嫁的卻是右先生!為了那個“安全感”嫁給我們不那么愛的人。書中武志紅老師這樣說:“看到安全感這三個字很刺目。我們的安全感為何是建構別人給的基礎上呢?”
? ? ? ?是啊,安全感是別人給的嗎?我記得在我看的第一本心靈成長的書《遇見未知的自己》書中有這樣的一句話,大致意思是這樣:所有的外部情境都不是恒在的,他們會變,如果我們把幸福的砝碼放在外部的情境中,一旦這個外部情境消失了,我們的幸福也就不在了!所以我看到包括我自己在之前的一段很長很長的時間里都是在不斷的尋找這個“幸福的源頭”,但是這么多年我老實說這些“外部的幸福砝碼”一直是來了又走,走了又來,而這帶給我的生命體驗就是內心越來越恐慌,無法安住在當下,即使在幸福的時候會擔心他們會失去!
? ? ? ? 心靈成長以后我發現原來我們的安全感是和原生家庭有關聯的,比如父母的焦慮,父母的不健康的婚姻模式,所有過去的成長中不愉快的體驗都會讓我沒有安全感!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看到這個事實,接納自己的命運,接納自己的父母,所有的力量都在我們生命的源頭……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就是父母讓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給我們生命,用他們的“有限”給到我們“無限”的生命旅程!我們只需要去看到這個事實,同時當我們看到了,接納了,我們可以和父母活的不一樣,但是首先你要“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