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今天的章節有句話我很認同:“個人的內心,被家族、社會、乃至文化所塑造,可以說個人的內心就像是家族系統、社會系統與歷史文化的投影。”書中舉了兩個武志紅老師咨詢的案例,在這個案例中有個詞叫“投射性認同”。案例的內容我就不分享了,但是在這兩個案例中我看到了自己從小受這種“投射性認同”的影響,這也就是前面的那句話“個人的內心就像是家族系統、社會系統與歷史文化的投影”。
? ? ? ?講講我自己是如何“投射性認同”的,我的很多觀念是來自于我的家庭,比如在“性“觀念上,在“女性操守”方面,父親從小就灌輸我:一個女孩子要穩重,不能這樣,不能那樣......的觀念,關鍵是我認同了,
我記得我從小穿裙子、父親就告訴我不要穿太花的、不要在班級里第一個穿裙子,會被別人說沒有家教。女孩子不管在哪里要穩重,樸素不要招搖,不要給人不莊重的印象。在我上初中的時候,爸爸又給我灌輸:不要隨便和男生講話,女孩子要知道羞恥心,特別是聽到“羞恥”這兩個字,讓我很刺心!我還記得上初中第一年,我無意聽到爸爸跟媽媽說,問媽媽我有沒有來例假?讓媽媽叮囑我,不要丟丑。這個話讓我聽到了,媽媽跟我說的時候,我都覺得很丟臉,還有憤怒的感覺,每次我都不要聽,我還祈禱自己不要來例假。我潛移默化認同了父親的教導,在我的潛意識里,性就是羞恥的,女孩子就是要低調的,要樸素,不要受到關注。一切會引發性的聯想的事物都是羞恥的,一切高調的行為都是不穩重的,違反“女性操守”的。
? ? ? ?我記得青春發育期,我都不好意穿文胸,我覺得那是羞恥的。第一次來例假,我也很羞恥的告訴媽媽,因為那是我藏不過去了,沒有辦法了,我清楚的記得那是一個暑假的一天,我們當時還大哭,沖媽媽發脾氣,我很埋怨自己為什么不是個男孩?那時我14歲,我很清楚我在家里把有沒有用過的紙和衛生棉扔了一地(廁所),以泄憤。我覺得骯臟,我當時就是憤怒、煩躁、緊張。我覺得這就是羞恥的。我討厭來例假!有幾次我身體不好,不能上體育課,我也不好意思告訴老師,我怕同學笑話說我例假來了,在我的思想意識里這都是羞恥的,讓我不能接受的部分。我覺得會讓班里同學笑話,這會給我帶來羞恥感。直到我工作了以后,我才慢慢接受這些我以前不能接受的東西,但是還沒有全然接納,內心還是有羞恥感的!
? ? ? ?工作后我還是比較低調的,雖然我很愛美,雖然我長得也很美,但是我絕對不張揚,因為我不想被“關注”。對于“性”的觀念我內心深處還是覺得是羞恥的。甚至我都拒絕談戀愛。我的丈夫是我第一任男友,而且我是經人介紹認識的,我不會主動去結交男性朋友,那讓我覺得就是父親說的“不穩重”。第一次談戀愛,我把男朋友帶到家里,我告訴男朋友(也就是我的老公),我說你不能在家里拉我的手,你也不能跟我太親密,我爸媽會不高興的,老公當時很無語,但是也順從了,我記得吃好飯,我送老公回去的時候,老公在家門口輕輕的摟著我的腰,結果父親在老公走后,直接說我這樣成何體統?沒把父母放在眼里。后來老公在我家都是很“穩重”,我們不會牽手,不會摟腰,很規規矩矩的。
? ? ? ? 一直以來我的內心很認同父親的觀點,后來學習了心理學也知道了這種家族集體意識對我身心帶來的影響,很多都是負面的。這些觀念對我的思想是禁錮的,讓我無法做自己!我回想起來,我長久以來都是在掙扎矛盾糾結的中度過,心里總是有一股怒火。當我走到社會,我又會被新的觀念影響,同時我也會形成一些新的觀念,這些新的舊的觀念會在我的內在進行激烈的沖突打架,雖然我很想做自己!但是我的身體里還有一個聲音讓我痛苦不堪:不聽父母的,就是不孝!所以在行為上我也是進行了平衡,我一方面想按照自己認同的觀念衣食住行,比如我會買很多好看的衣服,好看的化妝品,在戀愛的年齡,我也會適當的裝扮自己,希望被異性關注,但是我絕對不會主動搭訕,我也絕對不會買性感的招搖的衣服,都是很普通大眾化的衣服,買彩妝也不會太招搖的顏色,但是內心里也會很欣賞哪些穿的性感,妝化的美美的,那些敢展示自我的女人,有時我會做夢,在夢里也像那些女人那樣自信的裝扮和展示自己,會幻想有白馬王子來牽我的手,我穿著公主裙。但是,但是,我很多但是,現實中我還是會很低調,心里會不舒服,會有遺憾。我還是怕被人關注,當有人贊美我的時候我會不好意思,會躲閃,內在就是會認同父親的觀念:羞恥感!我不能被贊美!!!這就是那時的我。
? ? ? ? ?這種內在的各種糾結讓我知道這些觀點也是父母的祖輩傳下來的,其實就是系統排列里說的“代代相傳”,我看到父母的模式,很傳統保守,會有各種“這樣不行,那樣不行”,我看到父母其實也是很糾結的活著,但是他們還是會去認同那些觀點,有時看到我和他們不一樣的生活方式,雖然他們也覺得我這樣生活也挺好,但是他們會用這樣的話安慰自己:我都這樣活了幾十年了,也挺好的!其實這就是他們對家族觀念的認同,他們覺得反抗就是不忠于自己的家族!其實在我父母身上又何嘗看不到“巨嬰”的影子呢?
? ? ? ?身心靈成長后我陸續看到了這些“觀點”對我的身心健康的影響,對自己的女性身份的接納度的影響,對“性”的正確認知,對兩性關系的態度,對我與人的連接帶來的影響這些影響都是極大的,我感覺自己就像武志紅老師說的手腳被綁著,無法動彈的,內心又很渴望沖出牢籠,接觸心理學的這幾年,讓我開始從新去看自己的內在模式,重新進行梳理,我花了三年多的時間從“心”去學習這些“新”的觀念!從新看到自己,接納自己!其實像我這樣的家庭,在我身邊不少。我也看到自己身上“巨嬰”的影子,過去是,現在都還有,同時我不怪罪我的父母,他們有他們的局限,對于父母的活法我能夠理解。因為我也那樣的生活了幾十年!我看到自己比他們幸運,因為我有機會接觸心靈成長,接觸心理學,但是我相信“幸運”也是我內心那個“真我”召喚來的,因為我很想很想很想沖出思想禁錮的牢籠,這是我的信念,很強烈,我要活出自己,所以我會用我的思想去吸引那些比我高能量的人來到我的身邊,吸引那些我能去模仿的對象,跟他們不斷學習,不斷成長!生活是我們創造出來的,用我們的思想創造出來的,你又給自己創造了怎樣的人生呢?其實我們不是真的被束縛,而是“成人的?”被束縛。但同時,我們長大了,我們不是“巨嬰”,我們有了思想辨別能力,有原則和承擔的能力,我們能夠為自己的人生做選擇,雖然在這過程中我們會內疚、自責、痛苦,但這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的必經之路,就像“鷹的蛻變”,我們要選擇自己活得更好的方式和活法,讓我們的未來和父母不一樣,這也是對父母的孝,要用這樣的方式完成我們的英雄之旅,讓我們的子孫后代從我們這一代開始不再痛苦的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