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或剛踏入職場不久的新人,總會揣揣不安的面對很多職場的挑戰。而這些挑戰,對于沒有受過職業教育培訓或是積累足夠經驗的人來說,無疑就像是新手開車上高速,會讓你心驚膽戰。
學校和父母都沒有教給我們足夠應對職場的生存技能,那就只能靠我們自己的學習來彌補這方面的技能缺失。在一切講究高效率的現代職場,職場人經常被要求高效率完成工作,但缺乏方法的我們,卻事與愿違,不得不低效加班加點。
所以,如何在有限時間范圍內,完成大量工作,并提交領給上司滿意的結果,是每個職場新人都要面對的挑戰。而你要想提高職場效率,就需要先提升思維的效率。也可以稱之為“效率思維”。
那什么是效率思維?
簡而言之就是,如何想盡辦法用同樣的時間,做更多的事情。同樣工作8小時,你比同事速度更快的完成任務,或是做更多的任務,不用額外再加班。或是提前完成任務,多出更多時間精力學習新技能,思考如何精進職場發展。當然,故意消極怠工,磨洋工,強行996的另算。
林肯有句名言:如果我有八可以砍一棵樹,我會花六小時把斧頭磨利。要想做事有效率,好用的工具才有效率。
“效率思維”是一種高效處理各種職場問題的思維方式,相當于是高效職場操作系統,幫助你高效的完成各種任務。
舉個例子,很多繁重且需要高度專注的工作,你放到下午或晚上做,需要完成的時間可能是早晨做的3倍以上。由于早晨是人專注度與精力最旺盛的時候,也是生產力高峰,自然要用來做更有價值的任務。但很多人并不了解這個道理,常常把寶貴的早晨時間白白浪費,然后下午才開始低效率工作。
我們為什么要提升效率思維呢?
要使車子走得快,就得給輪子勤上油。
作為職場新人的我們,要想順利度過實習期、試用期,能受到領導的重視和認可,工作能力、溝通能力、工作態度等都不可或缺,尤其是在做事上,本來就是指望你能來處理很多事情,但你卻效率低下,越幫越忙,還不如領導自己處理,如果你讓領導有了這樣的想法,你認為還能待得長久么?
所以,想要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上勝出,提高自身的效率是第一要務。提高職場效率,涵蓋了思維效率、時間效率、工作效率、學習效率、溝通效率、情緒管理。
而要提升職場效率,則需要先提升思維效率。原因就在于,要想高效的做事,高效的思考是第一位的,“效率思維”能幫助我們捋順什么事情先做,什么后做,怎么做會效率更高,遇到困難挑戰,如何去應對能更好解決問題。效率思維就是幫助我們在大腦中有建立一個上帝視角,方便全局把控。
同時又像是建立起一個底層的操作系統,在這個基礎上就可以加入時間效率、工作效率、學習效率、溝通效率、情緒管理等APP,方便我們有條不紊的進行協同作業。當然,也可以根據你的個人具體情況,增加自己特有的功能APP。
本書都是圍繞著這幾個模塊來展開講解與學習。
職場效率控:是高效率解決各種職場問題的方法論,是高效率職場各項技能的統稱,可以簡單理解為是專門解決職場效率的一個工具箱(系統)。
比如,很多人想創業、投資、賺錢,就會去找相關的書籍、課程來幫助他解決這些問題,這些相關的內容都可以理解為是一種工具。
就好比現在的智能手機就是一個多功能的工具箱,除了最常規的打電話,發短信,還可以聊語音、購物、打車、看視頻等等。
思維效率:是解決所有問題的基礎。當你遇到挑戰、困境時,不是蠻干,而是先思考如何找到好的高效方法,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完成。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是手機的操作系統。
這里借用孫子兵法里的一句話——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于無算乎! 用大白話就是說:打仗重在謀略,打仗前就要計劃好,準備越周詳勝算越大,準備不周詳勝算就不大,沒有準備,就沒有勝算!
換到我們去執行一個重要、復雜的工作任務時也是如此。思考清楚處理任務的各種方法,或結果,都有助于你高效且成功的完成任務。
如果你不具備這樣的高效系統,自然是一團亂麻,焦慮煩躁,天天瞎忙,思維效率低,各種工具方法不會用,就像你在用老舊的windows95操作系統,是無法運行最新的應用程序。
時間效率:幫助你合理的管理時間和提高專注率。松下幸之助的名言:忙碌和緊張,能帶來高昂的工作情緒;只有全神貫注時,工作才能產生高效率。
工作效率:工作做不完?關鍵不是能力,而是在方法是否得當。
學習效率:不要以為畢業后就不需要學習,學校教的很多知識,都無法用于實際的工作,所以我們才需要不斷高效學習提升我們的競爭力。
溝通效率:在職場除了工作能力,最重要的就是溝通能力,你無法與同事、領導有效的交流、協同處理任務,或是無法通過溝通展示你的閃光點,那你也無法獲得上司、伙伴的認可。
情緒管理:人是感情的動物,人不會總是處于理性狀態,總會受到各種負面情緒的影響,如果不做及時的調整,也會影響你在職場上的表現。
很多朋友,就是操作系統既很老舊,又沒有安裝各種實用APP。所以,才導致了思維跟不上,解決問題又缺乏方法。如果你沒用,你同事用了這樣的高效系統,你的績效表現自然比你同事要差。
所以本書就是幫助大家升級效率系統,安裝各種實用APP(技巧、方法),幫助你在實際工作中解決各種難題,如果你用了,你同事沒用,那就幫你默默趕超你的同事。
那我們要如何升級操作系統呢?
這就是本章以及本書都要教授給你的內容。回歸到本文的主題,要想提高職場效率,需要先從提升思維效率開始,也就是提高效率的最底層的操作系統。
“效率思維”是基于如何高效完成工作的思維方式,比如我們要如何提高時間運用的效率,就可以管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光有時間管理還不夠,在具體的工作解決上還有一些高效的處理方法。我們如果能高效的溝通,就可以避免低效的扯皮,無止境的內耗。高效的學習方法,可以反過來提高我們的思維效率,時間管理效率,工作效率,情緒管理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從低迷的狀態中解脫出來。所以我們先從提升思維效率開始。
那我們如何提高思維效率呢?
工作能力強的人,首先是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他懂得如何快速找到問題的本質,并通過選擇合適的方法或工具,來獲得最終的結果。
選擇不合適的解決方法或工具,就不能得到好的結果。這就像"殺雞焉用牛刀",或是你要攻克對方固若金湯的防線,不是要和對方正面硬剛,而是繞過 "馬奇諾防線",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勝利。
要想懂得用合適的方法,具體提高從兩個方面入手:
1.學習多元思維模型的思考模式
多元思維是由巴菲特的搭檔查理芒格提出,他說過:長久以來,我堅信存在某個系統——幾乎所有聰明人都能掌握的系統,它比絕大多數人用的系統管用。你需要的是在你的頭腦里形成一種思維模型的復式框架。有了那個系統之后,你就能逐漸提高對事物的認識。
這種思維方式簡單來說,就是要解決一些復雜的問題時,需要跨學科的知識和規律,你不一定要學得很深入,成為專家,你可以直接把已被前人驗證過有效的一個或多個思維模型拿過來運用即可。
再簡單一點講,就是用現成的工具(思維模型)就可以快速解決一些復雜問題。
對很多小白來說不用擔心這個方法很復雜,很多思維模型我們都聽過,只是沒有想過這些模型可以運用到很多場景,以及如何把很多個思維模型集合起來使用。
比如說,很多人都聽說過2080法則,意思就是一個事物的20%作為可以決定80%的結果,大部分的成果會來自少部分的關鍵因素。這個思維模型可以套在很多問題上,例如,一個公司80%的業績往往只來自于20%的客戶;當我要處理的事情非常多非常雜時,我會考慮先處理最有價值的20%的任務,因為它可以帶來80%的效益,即使沒有趕緊做完其他80%事物也不要緊。
下一個章節會更詳細講解如何學習多元思維。
2.提升學習能力
這里說的學習能力,不是指在學校里的應試教育的死記硬背、機械式的學習能力。而是,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的的快速學習方法。
比如,我們要做一個行業研究,我們不是這個專業出身,你也不可能為了研究這個行業,而要從它最基礎學科一步步學習,而是直接找已經有權威機構或大咖出具的研究報告,以及圍繞這個行業的一些重要的書籍、資料、論文等。通過短時間的研究別人的研究成果,可以幫助你快速的了解這個行業。
學習能力與思維能力可以理解為是一對親兄弟。兩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學習能力提高可以加速思維效率,思維效率提高反過來提高學習效率。
這里的提高學習能力主要是用于職場上解決各種難題。對于職場上各種問題,其實以及非常多的網絡資料,書籍,課程來解決。但如果你不懂得搜索、篩選、理解、應用,那浩瀚的資料對你來說反而是一個負擔,讓你無從著手。舉例,如果你的閱讀速度比同事高效,一天就可以吸收1,2本書籍的知識,日積月累,你的軟實力會逐漸超過你的同事。
所以,我們需要從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處理信息、閱讀理解信息、思考信息、應用信息的角度去學習。更多的高效學習方法會在第四章里講解。
總而言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高效的思維,就是幫助我們能思維敏捷,快速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通過舉一反三、融會貫通,最終學以致用。
個人首頁查看我更多文字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