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前幾天寫完在寫作中如何積累素材如何克服寫作障礙(基礎篇)、謀篇立意寫作做到這三點,讓你標新立異脫穎而出(進階篇)和裝點文章門面這樣寫文章,讓你的點贊數提升4倍(高階篇),這是我近幾天專注鉆研分享寫作技巧的最后一篇。思來想去,我最終還是決定,將最后一篇的介紹分享定為一個幾乎所有作者都繞不開的話題:如何描寫人物。
眾所周知,無論是寫小說的,寫雞湯的,寫情感文的,等等等等,都繞不開一個活靈活現的人物形象。可以說,能否把人物寫活,是一部作品能否取得好口碑的關鍵。一人坐在自習室,旁邊放著幾本書,不停地在紙上寫寫劃劃,最后我提煉總結出了這三方面的技巧方面,希望對同樣熱愛寫作渴望提升的你有所幫助。
? ? ? ? ? ? ? 寫活人物技巧支你三招
簡筆勾勒,突出特征 ?在介紹一個人物出場時,我們往往需要對人物進行一個解釋說明,就像你在大街上看到了一個陌生人,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他的著裝打扮,外貌長相。而一個好的作家就是在閱人無數后,能快速地發現這個人的特別之處。
如屠格涅夫在《表》中這樣寫道:“我的教父,臉像狐貍,有個錐形的鼻子,深棕色的眼睛透亮,也像狐貍。他老在滴溜溜轉動的那雙眼睛,鼻子也東晃晃西晃晃——好像在嗅什么氣味。”在這里,屠格涅夫寥寥幾筆,便把人物形象刻畫的生動形象,如果你到小說中的人物家拜訪,我想你會一眼就認出他的教父來。
動態刻化,活潑傳神 ?借用一句俗語:“生命在于運動。”運動展現了生命的活力,正如你在看田徑比賽時,總會感受到一種健壯之美,特別到了最后的沖刺階段,快速的視覺信息沖擊著你的大腦,讓你分泌更多的荷爾蒙,充滿了激情與活力。寫作也是這樣,要讓筆下人物時刻處于一種動著的狀態,哪怕是暮年垂垂的老人,作家不能提前判處他死刑,而要寫出他動態的一面,這樣才會激發讀者持續的興趣。
如老舍在《駱駝祥子》中這樣描寫冷風中的祥子:“天是越來越冷了,冷風搜進他的袖口,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可是他低著頭,咬著牙,向前鉆,像一條浮著逆水的大魚;他全身的筋肉沒有一處松懈,像被螞蟻圍攻著的綠蟲,全身搖動著抵御。”這要讓普通人來寫,就是:風太冷了,祥子凍得直哆嗦。畫面感太弱,人物過于僵化。名家高明的地方就在于能把死的寫活,活的寫成精。
對比映襯,形象鮮明 ?有時候,往往不能直接單一地描寫人物。有句話叫做“人比人,氣死人”,也有“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大家可以發現,這兩句話中都蘊含著非常強大的情感。因此,作為作者,我們可以利用比較這種寫作手法,激發讀者的情緒,突出人物的情感。
就像《權利的游戲》中,每個角色都讓人愛憎分明。國王喬佛里大家都期盼著他早點死,如果沒有其他人物的對比映襯,想必也是很難激發大家的惻隱之心吧。
? ? ? ? ? ? ? ?多管齊下全面展示人物
性格特點必不可少 ?上面討論了如何主觀上寫活人物,現在介紹如何客觀上表現人物。大千世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而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了區分一個人的標簽。有人溫和,有人急躁,有人優柔寡斷,有人雷厲風行。我們在描寫人物時,要站在上帝視角,賦予人物可識別的性格特點。
如巴爾扎克在《驢皮記》里面這樣寫道:“世上確有花兒般嬌嫩,花兒般脆弱的心靈,也像花兒般輕輕一揉就碎;而有些心靈卻像鐵石,任你怎樣摩擦也毫無感覺。你可以常常遇到一些外表魁梧的人,在青銅般的身軀里,有著一顆嬌嫩纖細的心。可是芙多拉,在她那脆弱嬌柔的軀殼里,卻隱藏著一顆青銅的心。”這等于向讀者表明:她是一位外表溫柔內心堅強的女子,為以后人物的經歷埋下伏筆。
精神品質錦上添花 ?在刻化人物的基本性格后,精神描寫就顯得尤其可貴。在面對逆境時,人物所展現出的超人的氣魄和膽識,往往會使讀者印象深刻。一般來說,一部好的作品,其中人物的精神總是有意無意地迎合了時代的需要,也是時代精神面貌的一種反映。
如報告文學《寫在她遠行的路上》中這樣寫:“在丁志輝的心目中,公家不是一塊肥肉,可以任意地揩油;也不是一把躺椅,可以盡情地逍遙。公家是一個湖,那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的涓涓細流,哪一滴不是人民晶瑩的汗珠!她沒有用這些水去澆自留地,相反,卻把自己的一顆顆汗珠無聲地淌進了涓涓小溪,流進了博大的“湖”中。”親愛的你讀后,是否立刻想到的是那個時代,以及那個時代人們所共有的精神特點?
身世經歷雪中送炭 ?在寫作中,矛盾的人物性格往往是受讀者們喜愛和歡迎的,但怎么把握卻是少有人掌握。高明的作家就是通過身世經歷這個補救措施,當人物性格出現急劇變化時,來進行解釋。豐富的人物經歷同樣也可以使人物的形象更加豐滿。
如馮驥才在《雕花煙斗》中這樣寫:“像他這樣一個紅極一時的大畫家,好比高高懸掛的閃爍輝煌的大吊燈,如今被一棒大落下來,摔得粉碎。曾經是五光十色、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腳下,他就像一張蓋了戳的郵票,沒有用處。”作者在交代人物身世經歷后,此后人物性格發生急劇變化,就不足為奇了。
? ? ? ? ? ? ? 三大描寫寫出人物靈魂
心理描寫:內心獨白表達人物情感 ? ? ? ? ? ? ? ?
出色的心理描寫能帶領讀者進入到人物的內心世界,讓讀者感覺作品中的人物似乎就是身邊的你我他,從而為產生共鳴定下了更好的基礎。
如作家李國文在《第一杯苦酒》中這樣描述他戀愛的感受:“這杯苦酒我第一次嘗受,這糾纏在心頭火炭般熾熱的情感,像發動機似的,吧渾身每個細胞,每根神經都開動起來,就覺得有股不可遏止的力量,在沖擊著我....”
語言描寫:話中有話展現人物性情 ? ? ? ? ? ?
“想成功,你得說話;想取得大成功,你得會說話”這句成功學的俗語也可以移花接木到寫作上,人與人之間交流的重要手段就是說話。在描寫完人物的外在后,運用語言描寫人物的內在,把人物的喜怒哀樂通過語言表現出來。
莎士比亞是語言的天才:“什么也不能阻止我去愛她。我有了這樣一宗珍寶,就像是二十個大海的主人,它的每一粒泥沙都是珠玉,每一滴海水都是天上的瓊漿,每一塊石頭都是純粹的黃金。”
細節描寫:體察入微關注蛛絲馬跡 ? ? ? ? ? ? ? ?
在生活中感動你的往往不是一些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細水流長、恰到好處的關心。一個四肢發達,充滿血性的男人在戰場上英勇殺敵,你會感受到震撼但不會感動。如果他下馬回家后,親自為自己心愛的女人下廚,這幅畫面顯得十分溫馨,十分能打動人。
共同欣賞陳立德在《前驅》中的細節描寫:“他的那雙眼睛,黑處精神、明亮,發出鉆石一般的光芒;白處誠實、坦然,就像是他自己內心的一面鏡子,讓人們一眼就能從那里看出他的心靈來。”
要想寫好文章,人物是關鍵;要想寫好人物,靈魂是關鍵;要想寫好靈魂,作家自身是關鍵。你怎樣看世界,你的作品中就會展示著什么樣的世界。
寫作不僅是為了記錄和創作,更是為了遇見那個內心深處未知的自己。越了解自己的作者,越能寫出感動別人的文章。
最后,我想對大家說的一句話:
好的作品,在感動別人前,先感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