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憲宗元年間,有個叫韋思恭的書生是洛陽人,他與年齡相仿的兩個青年書生一個姓董、一個姓王的書生三人關系很好,同去嵩山的的一座寺廟中修學。
這做寺廟的東北邊一箭之地有一口山泉,在泉水口處的巖石上有個打磨好、專供寺僧人取水的大石盆。
那大水盆周長十幾米(三四丈),大概能裝下十斛水(幾立方)。
(網絡圖片)
而那里面的水面下去多少,眨眼間就又恢復到原來的位置,不過取走多少水,都會被填滿!
寺廟中吃喝用的水都是從這里汲取的。
韋思恭和這兩個書生朋友,來這里修學時是陽春三月,住了四個多月,時至盛夏,山中空氣悶熱。
這天,三個人就到這大石盆來打水沖涼。
提著水桶到了石盆邊,卻見水中忽然游出來了一條大蛇!
那蛇身形有幾尺長,黑底白花,在水中尤其顯得玲瓏剔透,它就在石盆中悠閑的蜿蜒游動!
三個人見了十分驚異,在旁邊觀察了又一頓飯的時間。
這時,王生跟董生說:“這山中野物肯定美味非常,不如我們弄回去做羹吃?”
韋思恭當即阻止道:“這怎么能行?傳說中龍須竹、漁父梭、龍泉劍都能化形成龍,說不定這名山古剎中也有能化龍的東西呢?也許就是龍在這石盆中戲水呢?你們看這大蛇身上似有鱗甲,還是不要招惹這山中靈物為好!我們走吧!”
(網絡圖片)
董、王兩書生幾個月沒吃肉,看著水中的錦蛇直流口水,也沒把韋生的話聽進去,兩人就在周圍撿了幾塊大石頭將那大蛇砸死,隨后纏起來拿回去。
兩書生還嘲笑韋思恭這人假道學,講什么歪理。
到了寺院中,兩人將那蛇剝了放進鍋中。
片刻后,又聽有人喊,石盆再次中出現了一條大蛇!
董、王兩書生覺得一條不夠兩人吃,于是趕緊又跑去水盆。
又撿了石頭,正準備砸下去,韋思恭再次勸阻兩人:“山中生靈不可亂殺!”
兩人不聽,扔下石頭,只見那條蛇已經竄出水面,騰空而去!
兩書生只好悻悻而回,等他們去看蛇肉的時候,仍舊沒有煮熟。
這時,猛然間就聽到山谷中猶如雷霆般的巨響,天地為之動搖。
只見不遠處風起云涌,砂石紛飛!
眨眼間,大片烏云攜著風沙,漫卷而來,直到寺廟上空!
霎時間,天昏地暗,幾步之內都看不見人!
(網絡圖片)
寺中的僧人們見這風云驟起,空中云氣中也似有蛟龍若隱若現,都念經禱告起來。
眨眼間,從天空的云中就落下了大火球,幾乎都是掉在董、王、韋三人所住的房子上,片刻功夫就燒了個精光!
不久云氣散去,而董、王兩書生也不知去向,韋思恭躲在走廊上躲過了這天火。
過了一天,不見董、王兩書生,寺中派人搜索,才寺門南邊山谷中找到兩人尸體。
這也許就是對于那些屠殺生靈的懲戒吧?
改編自《博異志》
后記:萬物皆有靈,善待周圍的一切,就是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