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啥都不說,先上爆照,診斷前拍的圖片,這就是我當時的辦公桌環境!嗯哼,我是一枚女漢子!
? ? 整理教練周周,關于我辦公環境的整理,我們溝通了有一個多小時時間,我開始大清掃,第一首要做的就是“扔東西”把不要的,用不上的,亂七八糟的寶貝,“古董”全部扔掉了,就是一場“寶貝與垃圾”之戰,并將戰火成功的蔓延到家里,衣服、書架、鞋子、家用品等,光衣服就先扔了近30公斤,那個心里是一個爽字.在整理術的過程中關于扔東西,我有些小小的心得體會:
01.? 整理術中為什么首要的就是扔東西?
? ? 現今物質的豐富,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很多,選擇也就很多了,天貓京東等眾多大型購物平臺,6.18、雙11,人們買得也是不亦樂乎,買買買.有些親們還或多或少患有“囤積強迫癥” .
百度百科也給出了相應的解釋:囤積強迫癥從其詞源來看是指“無節制囤積的興趣”。主要指在不停添置新東西的同時,人們還不舍得扔掉,他(她)們囤積的大量沒用的東西,有人甚至因此無法正常生活。心理學家說,這是一種心理疾病,學名叫強迫性囤積癥,俗稱“囤積狂”。
舍不得扔也是一種病!
在《改變人生的超級整理術》中說到,擅長整理的人的空間就如同流淌的水一般,有無限的生命力。讓東西“流動起來”才是整理的核心。
我們不是貔貅,只進不出,只會讓我們活成一潭死水,思維守舊、墨守陳規,毫無活力
02. 扔東西是不是一種浪費
? ? ? 節儉是中國5000年文化的智慧結晶,是一種美德!所以,更舍不得扔了!節儉不是讓你囤著一堆無用的,或者是長久都不碰的物品,在源頭上就應該控制是否要購置?而不是買來不用,這才是一種浪費!所以節儉和扔東西本身是不矛盾的,而且是一脈相承哦,需用認清楚!
03. 為什么猶豫不決,就是不想扔東西呢?
原因一:不明確扔東西的標準。最打動自己的安慰就是:唉,可能將來會有用處呢!到時候還要在買浪費……!留著吧!但是一年過去了,你用過它嗎?沒用過為什么還留著它呢?在自己有限的空間里,簡潔、高效才是正解啊。可能放到自己都忘記了!
當然非常有必要給自己制定的扔東西的標準:
1.一看到就讓你各種鬧心,心煩的物品
2.已經過了期的各種食物,保健品,藥品等
3.一年都沒穿過的衣服,穿不了的衣服,不要指望自己瘦下來就能穿l
4.小型家用電器壞了的,要么換新要么修,不可以買個新的又放著舍不得扔
5.至少1年都沒有用的東西
6.穿上以后覺得不舒服的衣物
7.真的真的沒有用的爛書
8.不用的各種筆啊紙啊本啊什么的文具
9.壞掉的電子產品·············
自己自由定制!
原因二? 某件物品有著“特殊的”情感。好吧,我想說這個是最讓人猶豫的原因。譬如自己從小穿的衣服,就特別舍不得扔掉。畢竟見證了自己的成長嘛······但是,這些衣服真地很占地方,從小到大的衣服,少說也有幾箱子了,這些東西 如果真的舍不得扔,我們可以通過分享的形式送給需要它們的人啊!沒有清理,也就不可能有多余的空間。有的時候不要猶豫不決,一旦覺得真地沒有必要留著了,就要下定決心扔掉!有個儀式感,感謝陪伴!
原因三:等哪天的,我有空整理出來沒用的物品,一起扔。親,你說這句話幾次了?你整理了嗎?嘿,得說到做到啊!如果親你真地沒時間做,那就這樣:把自己的空間切分成若干的小塊,拿出小本子作好記錄,制定計劃,每天抽出15分鐘高效整理一塊,每整理一塊都認真做好記錄,特別要記上您扔了啥!哈哈····· 堅持下來,你會養成沒用的東西必須扔掉的好習慣啦!
原因四:這東西買的時候可貴啦!唉唉唉~親,買的時候是什么時候?您用過幾次啊?
往往大件的家用電器確確實實都比較貴,買到家了,可能當時新鮮得緊,用了幾次就徹底封存了。親,好好想想吧,你現在已經多久沒用它了,而且它在那占了多大的空間您看到了沒??我想說,買的時候一定要好好問問自己,為什么要買它?看吧,現在都不好扔了吧?
? 總之,學會扔東西了,才是開啟整理第一步!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