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完電影《春嬌救志明》,走在回家的路上。
一彎月牙,夜色正濃,晚風清涼,行人稀疏。
我邊走還在邊想關于自己寫作上的問題。
在簡書上日更了二十多天,更多的是隨意寫寫,讓自己保持對語言和文字的敏感度,沒有好好去思考自己定位的問題,也缺乏足夠的輸入,這直接導致輸出很艱難。
換了個環境之后,我想去嘗試的事情更多了,什么都想去抓住,有時把自己搞得四分五裂。
最近我也在反思自己,為什么寫到現在還是沒有什么進步。想了想,應該有以下幾點:
1.看書看少了
自從上班之后,基本沒怎么再好好看書,看書也是看得超級快,囫圇吞棗,企圖一股腦兒全吃掉。自己都消化不良的東西,怎么可以轉化輸出?
2.缺乏刻意的邏輯訓練
即便是在這篇文章里,邏輯依然是混亂的。從沒有過多去考慮每個句子之間的邏輯呼應關系,所以我遲遲還沒有動筆開始寫小說。最近老大一直在給我灌輸寫文章邏輯性的重要性,每一個句子之間的關系,都是我之前沒有去考慮的問題。
我自己都沒有想明白的事情怎么讓看我文章的人明白我想說什么?
3.想抓住的東西太多了
來到新環境之后,什么都想去嘗試一下。換了新工作,一切重頭開始,什么都要去學。像一頭八爪魚一樣,結果先把自己搞暈了。
太急躁,把自己整得很累。
現在有點想暫停一下,給自己一個緩沖。
腦袋裝了太多東西,先捋一捋,把自己捋順了先。
【無戒寫作訓練營三期第二十天,學號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