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書很薄,筆記也是做得非常精簡,書推薦去讀一下,網上都是資源,但還是希望能支持正版吧。也有說國內譯版夾帶私貨的,我看完覺得夠用,有能力的朋友可以嘗試看英文原版。
一、三大概念
結構——某學科知識的總和
模型——同類信息單元(將信息模型化)
高速公路——結構(知識)間橋,結構(知識)的聯系
二、五大步驟
獲取
理解
拓展:a)深度拓展——向內,探究背景;b)橫向拓展——同學科內拓展;c)縱向拓展——向外,廣度,學科間跳躍
糾錯——剔除錯誤聯系
應用——知識外化
三、知識類型
隨意信息——無邏輯,強記憶性信息
觀點信息——重點在于歸納內化
過程信息——經常指某種技能,需反復聯系,容易記住
具體信息——視覺化信息
抽象信息——邏輯性強
四、重點技術
1)快速閱讀
指讀法——保持注意力
練習閱讀——提高等時間閱讀效率
積極閱讀——帶著問題閱讀
2)筆記流——一邊閱讀一邊做筆記,提高邏輯性與聯系性
3)比喻法
4)內在化——將知識運用某種感官輔助記憶
5)圖表法——畫圖記憶
6)聯想法——將一系列知識通過某種場景結合記憶(頭腦小劇場)
7)掛鉤法——先建立一套自己的知識體系,再根據讀音、序列、象形等聯結記憶——常適用于有序信息
(這里中間特意斷開是因為感覺這7種方式都有類比或聯想到別的事物上的特征,故歸在一起了。)
8)信息壓縮
記憶法——將若干知識用一個詞匯或短語代替(多見于專業術語)
圖像聯系——可類比聯想法
筆記壓縮法——將筆記層層壓縮(將書讀薄)
9)實際應用——尋找知識應用機會
10)模型糾錯——通過應用,發現知識網絡中的潛在錯誤
11)以項目為基礎的學習——通過項目倒逼自己學習、實踐、解決問題,提高自主性
(我把自己覺得比較實用、易用的斜體表示了。)
五、保持高效能
1)能量管理
①保持運動(給電池擴容),健康飲食,不要熬夜
②一周休息一天
2)不要“學習”——要以應用為目的
3)絕不拖延——建立每周目標和每日目標清單以保持注意力
4)批量處理——將類似的、零散的工作集中處理
5)有組織(這里感覺和3)有混淆)
六、自我教育
養成良好習慣;
克服挫折障礙;
設定學習目標,記錄學習過程。
最后再擴展一些關于記憶的內容吧,既包括DIKW體系也有一部分“菲常記憶”的內容,更多關于記憶的內容等看完“菲常記憶”再分享了。
擴展內容如下——
①記憶的四種材料:數字、文字、聲音、圖片(一般來說記憶難度依次遞減,但是對我個人來說,倒是數字和聲音會比較敏感。)
②記憶的形成:(此處即可將DIKW體系關聯起來,也算是上文中提到的橫向拓展的一種吧。)
獲取——數據(D)
處理——信息(I)
儲存——知識(K)
提取——智慧(W)
總結成一句話就是——攝入大腦的數據經過處理形成信息儲存到你的大腦成為你的知識最后能夠提取復現的才是你智慧的一部分。
記憶的提取要注意帶著理解去攝入,信息攝入大腦后要化繁為簡(轉化為易于記憶的形式),建立記憶間的記憶線索,線索/記憶的標記要盡量清晰、生動、(夸張)、關己(內在化),以及多次記憶(艾賓斯記憶曲線)。
在我自己看來,記憶與知識之間不應該是獨立的,應該是基于現實或實踐有機統一的,你在操作一樣事物的時候不會說只動用某一個知識,而應該在操作過程中搜尋你的知識庫找到別的知識結合起來得出更優解。記憶一樣事物也不應該死記硬背,應該找到其中的規律記住規律就好,重要的不是做法,而是想法,萬變不離其宗,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我讀書都喜歡把書讀薄,內化之后通過自己的理解再將書讀厚。當然,最后這一段都是我自己的想法,僅供參考。
原本是想發一個網課的筆記的,但是又想再聽一遍再發,下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