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整體學習與機械學習相反。機械學習類似于計算機對信息的儲存,而整體學習運用大腦已有的豐富神經元網絡吸收、整合信息,不是單純的復制,是將知識相互聯系,織成一張大網。
? ? ? 整體性學習以三種觀點為基礎。
? ? ? 1、結構,指一系列緊密聯系的知識,是處于同一個知識體系中。
? ? ? 2、模型,指簡化的結構,是壓縮的信息,將核心概念進行聯系,類似于一本書的目錄。
? ? ? 3、高速公路,指不同知識體系之間建立的聯系,這種聯系能夠激發創造力。
整體性學習有一定的順序
1、 獲取階段。從外界采集信息進入腦子,此過程中,刪除無用信息,盡量簡化,擴大有效信息容量,提高獲取信息的速度。
2、 理解階段。理解信息的表面意思,但不能止步于此。
3、 拓展階段。是整體學習的真正開始,將信息與其他信息建立聯系,主要有三種方式。
(1)深度拓展,即了解知識的背景,在信息內部創造聯系,是鎖定知識的最佳方法,但極費時間。
(2)橫向拓展,在同一個知識體系中建立聯系。例如,尋找相似的結論、同一時期的發現、同一領域的發現、同一發現者的發現等等。
(3)縱向拓展,即建立高速公路,在不同的知識體系中建立聯系,將完全不相關的事件聯系,比喻法和內化法是縱向拓展的好方法。
4、 糾錯階段。在整體性網絡中進行修建工作,添加一些特殊的例子,刪除一些不存在的聯系。
5、 應用階段。應用是進行學習的最終目的,理論運用于實際是對知識進行練習也是一個創造性的過程。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6、 測試階段。整體性學習的每個階段都需要測試,所以測試貫穿整個學習過程。
PS:與常規理解不同。可以將測試理解成每個階段的效果反饋。我以前看過或者聽過這個知識嗎?我理解知識的含義嗎?我知道知識從哪來,與其他知識的關系嗎?我是否刪除了不恰當的聯系,刪除了錯誤的結論?我是否將知識運用于實踐?
? ? ? 整體性學習不是單線性的,而是多線性的,可以往返跳躍。整體性學習中,每一步都很重要,每個人都有薄弱環節,了解自己的弱點以后需要多加練習。
? ? ? 在處理信息時,我們可以將信息劃分為五種信息結構:隨意信息(缺少邏輯的事實、日期、規則等)、觀點信息(存在爭論的信息)、過程信息(講述一系列動作、操作的信息)、具體信息(可以通過五官獲取的信息)以及抽象信息(缺少與感官聯系,邏輯性強)。過程信息和具體信息為強結構信息,在學習過程中應當將弱結構信息轉化為強結構信息。
? ? ? 嘗試將所學課程與興趣相聯系,任何知識都要發掘其實際用處,特別是運用與改進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