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接下來的三個月時間,我們進入了認知行為療法第二階段。作為工作稍微繁忙的我來說,真的就是跟著,跟下來就好。
? ? ? 開課,李老師就讓我們先來背誦一下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
? ? ? ? 遠遠的街燈明了/好像閃著無數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現了/好像點著無數的街燈/我想那飄渺的空中/定然有美麗的街市/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你看那淺淺的天河/定然不甚寬廣/那隔河的牛郎織女/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我想他們此刻/定然在天街閑游/不信/請看那朵流星/那怕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
? ? ? ? 作為一個心理咨詢師或者認知行為療法治療師,為什么要背誦這首詩呢?
? ? ? ? 因為這首詩給了我們無數的聯想和想象。而這也是讀書與咨詢相通的重要部分。
? ? ? ? 其實我覺得也不只是限于讀書與咨詢相通吧,讀書和任何技術的聯結都是通過聯想和想象來提高的,你們覺得呢?
? ? ? ? 正如李老師所說,一個人的內心充沛,離不開聯想。
? ? ? ? 接下來在我們的精讀當中,無外乎就是通過聯想和想象,來回答兩個主要的問題:
? ? ? ? 1.每一章的開始的提問與最后的總結是如何回應的?
? ? ? ? 2.試著去回答每一章的反思提問。
? ? ? ? 比如在第一章的反思提問中,我們可以問問自己:學習了哪些關于認知行為療法和康復導向認知療法的新內容?認知行為療法的技術能如何幫助我們?什么樣的想法會阻止讀者在自己身上使用認知行為療法的技術?對這些想法有什么好的回應?
? ? ? ? 要回答這些問題,我想首先我們要知道本書是為學生和臨床工作者準備的,處在任何經驗水平和技能發展水平的臨床工作者,只要還未掌握認知概念化和干預的基本內容,就能從本書中受益。本書也很適合想要將康復導向認知療法的原則整合到治療中的臨床工作者。
? ? ? 認知模型認為,功能不良的思維(影響來訪者情緒和行為)在所有心理障礙中都是很常見的。當人們學著以更現實更具適應性的方式評價自己的思維時,就會體驗到消極情緒和不良行為的減少。
? ? ? ? 在傳統的認知行為療法中,治療師可能會幫助你檢驗這個想法的有效性,然后你可能會發現自己以偏概全了。在康復導向認知療法中,治療師會幫助你評價你的自動思維,但焦點比較少放在已出現的認知上,而是更多的聚焦在未來一周可能出現的認知上,這些認識可能會干擾你達成特定的目標。
? ? ? ? 因此,在康復導向認知療法中,培養現實的,正性的自動思維以及中間信念與核心信念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說,康復導向認知療法強調的是來訪者的優勢,個人品質,技能和資源,而不是癥狀和心理病理。
? ? ? ? 另外,傳統的認知行為療法和康復導向認知療法的一個區別是時間定向。在傳統的認知行為療法中,我們傾向于談論在過去一周發生的事,然后用認知行為療法的技術應對他們。在康復導向認知療法中,我們更多地聚焦來訪者對未來的希望,他們認為什么是有價值的,以及他們每周可以做些什么來朝著目標前進。常規的認知行為療法技術可用于應對在這個過程中出現的挑戰和障礙。
? ? ? 對于認知行為療法的初學者來說,學習過程是一樣的。焦慮對初學者來說是必經之路,讓我們的目標小一點,明確一點,現實一點非常重要。給自己做一張應對卡,可以幫助初學者緩解焦慮,從而聚焦于來訪者,讓治療更有效一些。
? ? ? 對慢病臨床工作者,或許可以做一下這樣的改動:
? ? ? ? 在這里我們要強調的是,假設我們的慢病臨床工作者通過個人學習已經具備了心理咨詢的基本技能:傾聽,共情,關愛,積極關注,真誠,并且能夠做到準確的理解反思和概述。
? ? ? ? 當然,無論是作為一名慢病臨床工作者,還是一名認知行為治療師,如果能夠將所學運用到自己身上,個人的成長就會更快。通過聚焦自己的思維過程,可以提升認知行為治療技術,修正功能不良的想法。這樣,對個人的情緒(和行為)有積極的影響,從而更容易接受這樣的學習。
? ? ? 認知行為療法如今已被認為是心理治療的金標準。對于我個人來說,我想它已經在影響著我的生活,工作方方面面了。這段時間,我會時常問自己最基本的問題:我剛才在想什么?就是這個基本問題,在過去的一周里幫我解決了一起在過去我馬上就要暴怒了的麻煩,它幫我迅速找到了我的不良的自動思維,找到了潛在的功能不良的信念,及時進行了修正。事后,我將我的心理歷程分享給老公聽,他給了我短短的幾個字:有效閱讀,學習真好!
? ? ? ? 是的,有效閱讀,聯想精讀,用于個人成長,真的很棒!
? ? ? ? 最后,讓我來回顧一下第二章的反思提問:在14個治療原則中,哪些認知行為療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你已經有所了解的?哪些是你新了解到的?有讓你感到驚訝的嗎?
? ? ? 這14個原則中,認知行為療法具有教育性和注重時效性是我最為感到驚訝的。
? ? ? ? 這一點,我在這周剛開始閱讀的《親密關系》中也得到了更多啟發。無論是面對來訪者,還是面對親密關系伴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都是來幫助我們個人更加認識自己,進而療愈我們的創傷,最終找回真正更好的自己的。
? ? ? ? 錯過這樣的成長機會,沒有開始學習我們的人生功課,都是非常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