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運動員,也不是專家,甚至沒跑出過一個像樣的成績。但我跑得很快樂,我感覺就可以這樣跑一輩子,我愿意把這份心得與你共享。
所以本文適合剛接觸跑步的朋友,只談如何避免受傷和持續這項運動,沒有專業的技巧,數據分析。
我是2015年為了改變病懨懨的身體,挑了個自以為最容易的運動:跑步。一開始其實就想錯了
我上面三點都完美做到了,飯后休息會就去樓下小區跑,一開始一公里,后面二公里,三公里,我每天暗示自己,鼓勵自己,雖然每次腰酸腿疼,跑得頭暈腦漲,氣喘吁吁,我居然咬牙堅持跑了十五天,慢慢能跑到五公里了。我覺得我開始離成功越來越近。有一天,我覺得狀態不錯,我飛快的跑了六公里,對自己的成績非常滿意,覺得只要有毅力只要堅持就會做到。是的,我當時就是這么認為的,我小時候受的教育就是這樣,跑步不就是跑嗎?耐力上去了,速度上去了,不就可以了。然后我就這樣堅持的努力的把自己跑廢了,有一天就覺得膝蓋位置痛,去醫院拍片,還算幸運,不是膝蓋磨損,是骨折。沒錯,我努力把自己跑骨折了。只能休息,休息過程中,我還得知我的腳疼還有一個名字叫足底筋膜炎。難道跑步不能帶來健康?只有傷痛?
我在這段修養期間買了很多關于跑步的書,還參加了姿勢跑法的訓練,加入跑團,終于得出一套自己的訓練方法,在今年參加了半馬,而且跑得很輕松,很享受。
不多廢話了,開講:
一。跑前十分鐘熱身,必不可少,你可以少跑十分鐘,也不要省了這十分鐘熱身。熱身可以讓你的身體各部位發熱潤滑,能很好的接受接下來的劇烈運動,這是避免受傷的關鍵一步。
跑后拉伸,你跑完步不拉伸,我勸你還是不要跑,白跑。拉伸不光可以讓你放松,對充血肌肉也是一次維護,所以我這樣跑,沒有什么肌肉酸痛一說,我的拉伸可以排除這些代謝產物。
二。一開始跑走結合,不用咬牙堅持,累了就休息。這周走一分鐘,跑一分鐘,不要急。覺得可以走一分鐘跑十分鐘,沒必要,給身體適應的時間。每周加強,一直到走一分鐘跑二十分鐘,速度要慢。每次盡量運動不少于半小時。我基本用了三個月就可以輕松跑十公里了。這過程中有任何不舒服,就停隔天再補,一周沒補,對不起,請你重新開始,是的,我們的身體就是這么任性。
三。每個個體都有差異,所以我可以給你個參考值,沒有多少配速,沒有多少距離,只有多少心率和多少時間。什么是運動心率上面圖片的公式比較簡單,網上還有復雜的,但我們是興趣愛好者沒必要要求很精準,畢竟人家的成績都是按提高多少秒來算的。比如我就180-38=142 就是說我跑步的時候絕對不會讓自己的心跳超過每分鐘140以上,超過這個心率,其實對身體是有傷害的。我就會控制住120-130之間,太慢了也不好,運動效果不明顯。買個心率機還是便宜的,還是必要的,不然每次跑還要自己搭脈叔心跳還是有點麻煩。一個抬手一看就知道自己現在的狀態了,可以決定再快點還是再慢點。所以大家不要看朋友圈別人配速多少多少,也咬著牙要這么快,跟他pk,沒必要,人家是人家,你要跑出自己的節奏。
關于時間你不想跑了就回家,沒有必須半小時,一小時的,不舒服了,不想跑了就停下來做拉伸,就是這么任性。
初期只要你出現,哪怕穿好鞋,下樓做個熱身就上樓都可以,只有這樣你的習慣才會養成,后期,你不跑自己都覺得不自在,為什么?因為跑步時大腦會產生多酚胺,讓人心情愉悅,有些夸張的跑友還會有高潮出現,真的,你沒看錯,是高潮一般的快感。所以你看跑步的很少得抑郁癥,有什么不開心的,一炮就沒了。
如果加入社群社團,跟跑友交流,參加一些活動,讓跑步更加融入你的生活和社交圈,你就會覺得你根本不會把她當成任務當成鍛煉,她已經是你的一部分了。有些app也有相關訓練計劃,會讓你更科學的向半馬全馬甚至越野跑,鐵人三項,你會根本停不下來。
天氣不好的時候也可以選擇跑步機或加強大腿肌肉。因為光跑沒肌肉也不行,肌肉加強了,傷痛就更少了。
以上幾點都是結合我自己本人的經歷,看了幾十本關于跑步的書,適合本人自己的一些經驗,希望你可以參考,可以少些彎路,少些傷害,最后也能得出適合自己的方式。歡迎加入跑友俱樂部,我相信自己可以跑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