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謂內卷
內卷,英文名為involution,含義為同行間競相付出更多努力以爭奪有限資源,從而導致個體“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現象。更準確學術化的解釋,是向內部的低水平的復雜的or繁復的方向演化。說人話,記就是記住幾個關鍵詞:向內的、低水平的、復雜/繁復的”。
生活中許許多多低水平重復的工作,貌似精益求精,大家都按部就班,埋頭苦干,樂此不疲,但只在有限的內部范圍施展,不向外擴張,工作方向是向內收斂的,而不是向外發散的。
比如本來一個公司是朝九晚五的工作作息,但有個員工經常每天都是晚上7點才下班,老板看到后非常高興,當眾表揚并獎勵了這個員工。然后其他的老員工因為想要這樣的獎勵,于是也都自覺改成了7點下班,后來這個工作狂為了彰顯自己的努力又改成了晚上9點下班,結果其他人也不甘示弱都九點下班了,甚至有的人開始熬夜加班。實際上大家的工作量到正常下班的點就完成了,但是大家為了獲得獎勵,都這么低效率的耗著,其實這種非理性的過度內部競爭狀態就是內卷。
有研究者把內卷的各種情況進行了總結,具體有以下幾種:
1、無意義的精益求精;
2、將簡單問題復雜化;
3、為了免責,被動的應付工作;
4、與預期目標嚴重偏離的工作;
5、低水平的模仿和復制;
6、限制創造力的內部競爭;
7、在同一個問題上無休止的挖掘研究;
二、“內卷”與“努力”的區別
實際工作生活中,有不少人把“內卷”等同于“努力”,以致于喜歡把“內卷”當作嘲諷別人努力學習的口頭禪,而在這背后其實是嫉妒心理在作祟。那么,內卷和努力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1、性質不一樣
內卷幾乎都是被迫的。你學到晚上 11點,我就偏要學到11點半,什么? 你晚上12點才睡,好,那我就熬到12點半……比來比去,都是被動地在下表面功夫,而忽視了作息規律、學習效率。
而努力則是主動的,自己明確知道缺乏什么并向其目標努力,是一個主動前進的過程,也是完善自我的過程。
2、心態不一樣
內卷的人大多對結果非常重視,畢竟自己也“付出”了很多。一日結果不如意,就會非常失落,感到萬分沮喪,自怨自艾。但努力不一樣,結果不如意,那就總結經驗教訓,尋找下次努力的方向和方法,并且不會輕言放棄。
3、目的不一樣
內卷的本質是為了表面形式上的“比”。我比別人學習的時間多、寫的題多、做的筆記多,就有了心理安慰;并且喜歡把成功寄托于外界評價。努力則是為了追求自我成長,一切行為都是為了自己。
總而言之,內卷就是無意義的競爭,過度的內卷是一種無聲的悲哀,它會讓陷入內卷的人虛度了時光,又得不到應有的回報。
三、警惕假努力,你的假努力會害了你
有的人每天都在網上吸收信息,覺得有用就收藏起來,結果一次都沒打開看過,甚至連收藏過些什么都忘了。有的人一時興起,會為了學習買各種工具或者課程,但也就第一次用比較新鮮,后面根本不會用它們來學習。
看起來表面上對一切充滿興趣,但大多數都是三分鐘熱度。
那些看起來的“很努力”其實都是對自己的自我欺騙,只是為了偽造一個自己在努力的假象,以此來緩解自身的焦慮。通俗點來說,就是躺得太心虛了,隨便做做樣子,讓自己的良心能好過一點。這種行為,除了能騙騙自己之外毫無益處,甚至會陷入內耗,焦慮的陷阱。
請堅定地改變你的懶惰、你的浮躁和三分鐘熱度的習慣吧,該認真踏實地去努力、去學習、去堅持了。你可以騙自己,可以騙他人,但是騙不了時間,因為結果不會陪你演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