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悟(11):
人生第一等大事到底是什么?或者說你這一輩子到底是為了什么而活?可能你一輩子都沒有思考過這個事情。
一輩子渾渾噩噩,隨波逐流,從生到死,都沒活明白,這是大多人的現(xiàn)狀。
人要活一輩子要先立志,確認正確的方向,立志別走錯了路,看看王陽明如何談立志。
王陽明曰:“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則自然心中凝聚,猶道家所謂‘結(jié)圣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馴至于美大圣神,亦只從此一念存養(yǎng)擴充去耳。”
在王陽明看來,人生第一等大事就是成為圣人,所以立志也應(yīng)該是成為圣人。他所說的圣人,無非就是此心只有天理,沒有私欲。
稻盛和夫也曾說過,人這一輩子就是要提高心性,磨煉靈魂,讓你自己在死亡時的靈魂更加純潔。
其實這跟王陽明立志所說的意思一樣,因為稻盛和夫受陽明心學(xué)的影響很深。王陽明在臨終前弟子問他還有什么遺言?王陽明說:“此心光明,亦復(fù)何言?”心沒有任何私欲,只有天理,如此純潔,還有什么可以說的呢?
由此王陽明已經(jīng)將立志講明白了,可能跟大家所理解的立志有所不同。如果你理解的立志是跟自己的私欲有關(guān),那你的人生大概率會走偏。
王陽明說:如果立志的心志夠真切,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念念存天理,發(fā)現(xiàn)私欲才能立即革除。
否則立志不堅定,遇到私欲還念念不舍,覺得放它一馬問題也不大,一念惡,念念惡,惡念就會接踵而來,想要開悟做圣人已再無可能,人生想要幸福美滿也會千難萬難。
比如利用工作之便,私自拿了公司的一件物品,沒有人知道。可能你會說這件物品放在公司也是浪費,所以自己拿回去用其實也沒什么,甚至覺得理所當然,殊不知已經(jīng)是自己的私欲在作祟,如果不能立即致良知,消除此惡念,在以后遇到類似的事情一樣會如此做,甚至?xí)萦鷩乐亍H松胄腋#胍晒永щy。
而當立志真切時,對惡念會更加重視,會把它視為洪水猛獸,只要惡念一來良知就會及時覺知,然后立馬將其革除。所以有人問王陽明:“分不清善念與惡念怎么辦?所以總感覺無法致良知”。王陽明只說:“是立志不夠真切”。
常人可能覺得開悟做圣人的志向太過遙遠,且不切實際。正如當初王陽明立志做圣人的時候,連他的老師都嘲笑他一般。但是人人心中都有一個圣人,人人本就是圣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正如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一般,道理都是一樣的。
既如此,圣人之道其實就在平常的生活中,真正開悟的圣人跟平常人一樣,你看到他時甚至都不會覺得他是開悟的圣人。之所以覺得圣人之道遙遠,是人被私欲困擾太久,以至于圣人之道彰顯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人們越來越難以體會到。特別是現(xiàn)代社會物質(zhì)欲望橫飛,各種誘惑五花八門,很難有人能真正靜下來反省自身。
即使我們不求開悟成圣,只要如此立志去致良知,革除私欲,人生也會越來越美好。且整個人會充滿正氣,人人都愿意與這樣的人交往,事業(yè)更加容易成功,人都不愿意與一心只為滿足自己私欲的人合作。逐漸氣質(zhì)會發(fā)生改變,不在容易情緒化,家庭幸福美滿,一切都會朝好的方向發(fā)展,不信大家可以去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