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
有一家人因為舊電視影像太模糊了,就買了一臺新的,雖然新電視畫面清晰,色彩艷麗,比舊電視賞心悅目多了,但這家人看久了總覺得有點不對勁,而且開始懷念起舊電視的色調。習慣是很可怕的,看慣了不正常的色調,反而無法接受真正完美的色彩。試想如果我們的孩子整天看著那些色彩有偏差的圖片,時間久了,反而無法適應和鑒賞真正美麗和清新的色彩,那將是多么遺憾的事啊!
繪本的插畫作為孩子最早接觸的圖畫,色彩是選購時最首先要考慮的。
小心得:
在接觸到的一些國外原版書中,我普遍發現無論從圖畫色彩,印刷細膩度,以及紙張質感方面,進口書確實普遍優于國產書,但價格呼呼呼......五六十一本應該算便宜的吧?,F在很多繪本館提供了免費借閱服務,非常經濟實惠。
《I am a bunny》是我早期接觸到的印象深刻地原版書之一,畫面逼真、色彩明亮,語言簡潔而富有詩意。作為大人,忍不住期待每次翻開畫頁時,自己置身于叢林中觀看四季更迭的美好感覺,何況孩子呢?
松居直:生活的節奏與色彩保持著微妙的調和。我開始重視繪本的插畫,因為這是孩子最早接觸的繪畫和藝術作品。如果大人做了正確的選擇,孩子可以接觸到最美的事物,相反,孩子將失去這個重要的機會。
趣味性
繪本就像用放大鏡來看日常的東西一般,好書用趣味盎然的方式,呈現孩子喜歡的事物,讓孩子可以清楚地看見,并且深深感動。先有樂趣,再有興趣,松先生一直在貫穿這個理念,在孩子幼小的階段,培養樂趣是最大的重任。制作繪本的人、買書的人和念書的人,如果能真正體會到這一點,就能與孩子心靈相通,獲得孩子的信賴并擁有與孩子在情感上的共鳴。
松居直:繪本對孩子而言,不只是有用或有益的東西。就像大人享受讀書的樂趣一樣,孩子讀書也應該是一種享受。因此,在想通過繪本教育孩子之前,讓他們獲得樂趣是非常重要的。當孩子喜歡的書,大人也能樂在其中時,你就進入了孩子的世界。讓孩子喜歡繪本的捷徑就是父母自己先去喜歡。父母愛看書,孩子耳濡目染,在好奇心的驅動下一定想知道書里寫了什么。這樣我們在引導孩子看書這件事上就占了主動性。
表現真實事物
一開始給幼兒看繪本,主要是幫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確認事物的本質。通過繪本上的畫,清楚的認識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蚴怯谜鎸嵉氖挛铮瑏泶_認在繪本中所看到的。比如在書上看到大象,到動物園再看到,印象就會格外深刻。或是見過的孩子,再看到書上的,就可以回想并確認自己已有的經驗。
這類認知類繪本,主要是讓實物與圖畫在孩子心中形成一個完整的體驗。因為是幼兒,所以更要讓他們看到真實的東西。有些繪本把動物刻意畫的像玩具一樣,過于卡通可愛,完全感覺不到動物充滿生命力的姿態及真實的外形。其實這樣的書并不適合初級正處于認知期的幼兒翻看。
動物繪本是非常適合幼兒階段寶寶的一類書。孩子對動物有種天生的好奇心,接近動物能讓孩子樹立尊重生命,愛護動物的觀念。
如何選購動物書呢?
1.能讓人感受到生命力的的存在,而不是死圖一張
2.讓人看了圖畫想去親近動物
松居直推薦:小林厚撰文、藪內正幸繪圖的《動物的媽媽》,他們兩人分別是日本最負盛名的動物學家和動物畫家。這套書一共七冊,圖像非常生動寫實,栩栩如生,配上最簡單的文辭,非常適合兩歲以下的小朋友。在重復相同形式的詞句時,相繼加入銜、抱、摟、背、騎、跟等和身體接觸有關的單字。陪孩子看時,如果一邊講一邊做動作演示,應該會讓孩子覺得趣味橫生。
大人看字 孩子看畫
識字的大人和不識字的孩子看繪本的方式截然不同。我們打開繪本,粗略的掃過圖就開始看字,通過文字看畫。但是對于不識字的孩子來說,字是無意義的符號,翻開書時孩子會直接進入圖畫的世界,通過畫來了解故事,他們仔細觀察畫里面的每個細節,試圖以此去理解畫里的含義,從而很快發現故事的主角是誰、其他人物有誰、事情發生地點、和下一幅畫有什么關聯等。幼兒是通過圖畫進入語言世界的。
繪本是讓人先看圖,而不是先看文字。孩子一邊看圖,我們一邊把字講給他們聽,孩子的腦海中就會清楚地浮現出對故事的整體印象。這是使用繪本書最理想的方式。也反復印證了前面提到到觀點:圖畫書是請別人講的用來聽的書,而不是自己看用來認字的書。
歷歷在目
確認好壞繪本的最好方法,不是用眼睛看文章,而是用耳朵去聽。我們可以請別人來讀,自己聽,如果故事中的畫面一幕幕自動浮現在眼前,那就是容易理解的文章。由于孩子們是用耳朵聽繪本的,因此大人有必要站在孩子的立場,以相同的方式來解除繪本。
以繪本《小貓》為例,讀者只要專心的跟著小貓咪行動,故事中的情景就會歷歷在目地浮現在眼前。誰、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結果如何,都一目了然。有節奏感,夠緊張,故事一幕幕地發展,幾乎讓人喘不過起來。毫不矯飾的簡潔語句,不但符合幼兒的閱讀心理,而且使文章更生動有力。
小貼示:
千萬不要強求讓孩子們通過繪本去識字和念書,否則就是大材小用了。
大人看書主要看字很少看圖,但孩子相反,孩子都是先看圖不看字的... 但這僅僅是兩種不同的理解方法而已,我們看書的目的不是為了認字,而是為了理解內容!
豐富的想象力不是天賦,而是經直接或間接的體驗得來的,體驗越多,想象力越豐富,而繪本正好可以提供給孩子們更多的機會去體驗。